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 > 第96章 学术圈起风波

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 第96章 学术圈起风波

作者:大气辰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9:11:56

祁天佑的指尖在键盘上悬停片刻,光标在邮件发送框前静静闪烁。

他没点下回车,而是将页面最小化,顺手调出后台监控面板,

三个学术平台的流量曲线正悄然爬升,其中一条陡然跃起,来自某中央级研究机构内网Ip对一篇论文的连续访问。

邮箱提示音响起。

郑归转发了一条匿名链接,

标题是《政策执行中的权力嵌套:以汉东近十年生态治理为例》。

发件人备注写着“教学参考”,但用的是学生邮箱后缀。

他点开pdF,页面加载的瞬间,

目光扫过摘要便已了然。

文章通篇未提赵字,却把“资本介入行政许可”“项目审批与资源开发绑定”“环保验收流于形式”三大症结剖得通透。

案例部分引用的数据,正是当年京西矿区整改时被压下的原始报告。

讲真,这丫头胆子不小。

更妙的是笔法,

用历史学视角解构现实政治,引《盐铁论》谈利益博弈,

借明代“火耗归公”类比当下财政返还机制,

既规避了直接指控,又让懂的人一眼看穿弦外之音。

他合上笔记本,从抽屉取出一部旧手机,通讯录里翻到一个标注为“张-社科院”的号码。

“老张,最近有没有关注青年学者对区域治理的研究?”他语速平稳,像随口闲聊,

“有篇论文我觉得可以放进下季度‘政策反思’专题研讨名单。”

对方问哪篇。

“汉东大学的,题目挺学术,叫《权力嵌套》。”

祁天佑靠向椅背,左手无意识摩挲着右手小指的翡翠扳指,

“不是那种情绪化批判,是拿制度变迁当主线,案例选得也克制。

你们那边要是组织闭门会,不妨议一议。”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说知道了。

挂断后,他打开另一个浏览器窗口,登录一个极少使用的账号,

这是早年参加国家智库课题时注册的学术协作平台,实名认证信息至今有效。

上传动作很轻:拖入pdF,填写标题、作者(留空)、分类标签。评论栏只写了一句:

“建议纳入研究生政治经济学拓展阅读,案例极具现实启发性。”

点击发布。

不到十分钟,系统提示收到三条站内回复。一位南方高校教授留言:“已转发教研室群,下周安排 seminar 讨论。”

另一条评论带附件,是篇两千字的解读稿,题为《被遮蔽的治理成本》。

他将链接复制,粘贴进三个微信群。

群名分别是“公共管理前沿”“政策史研习社”和“央地关系读书会”。

每条消息都配上同一句话:

“今天看到的学生作业,有点意思,供各位参考。”

午后两点十七分,

微博热搜出现话题#青年学者揭地方治理潜规则#,配图是论文首页截图。

五分钟后,《南方治理评论》官微转发并附言:“有些声音虽边缘,却值得倾听。”

祁天佑正在批阅一份关于碳汇交易试点的汇报材料,钢笔尖顿了一下。

他放下笔,调出教育部直属学术平台的检索界面,输入关键词“权力嵌套 汉东”。

结果显示:无匹配内容。

再试几次,均被拦截。

他又拨通林华华的备用线路,信号接通后只说了一串数字。

那是境外学术存档库的上传指令编码。

“文件已打包,加密方式按老规矩。”他对听筒说,

“存进去之后,生成永久doI,反向同步到oRcId账户。”

对方应了一声便挂断。

他知道,这一操作意味着这篇论文将获得国际学术身份认证,

哪怕国内平台全面删帖,也无法彻底抹除其存在痕迹。

三点四十六分,某市场化媒体公众号推送长文,标题直白:

《一篇论文背后的政商暗流》。

文中质疑该研究“以学术之名行影射之实”,称其“缺乏一手数据支撑”“结论预设立场明显”。

祁天佑看完,嘴角微动。

这种反击来得越快,说明越慌。

他翻开牛皮笔记本,在空白页写下三行字:

联系纪检系统内关注文化**的干部,推送摘要;

明日例会引用文中观点,制造高层认知锚点;

保持静默,不露痕迹。

写完,他撕下这页纸,折成小方块塞进烟灰缸,划火柴点燃。

火焰升起时,他盯着火苗看了几秒,直到纸片蜷曲成灰。

六点十二分,办公室只剩他一人。

窗外暮色沉落,百叶窗缝隙间透进最后一线余晖。

他没有开灯,任键盘背光映亮桌面。屏幕上开着六个窗口:

两个学术平台实时访问统计、境外存档进度条、微信群聊弹窗、舆情监测雷达图,

以及一封未发送的邮件草稿。

邮件收件人是三位司局级领导,正文只有一句话:

“今日多所高校就一篇青年学者论文组织专题研讨,

其核心命题或可为当前政策评估提供新视角。”

附件为空。

他移动鼠标,将刚才燃烧过的烟灰轻轻拨散,露出底部尚未完全熄灭的火星。随即按下回车。

发送成功提示跳出的瞬间,桌角录音笔的指示灯由红转绿,

被动接收模式仍在运行。

祁天佑摘下眼镜,用中指推了推鼻梁,右手小指缓缓滑过翡翠扳指的棱角。

他的视线落在日历上,明天上午十点,政策例会。

他低声自语:“制度空转的温床,往往是信息不对称。”

话音落下,电脑右下角弹出新消息提醒。

是一条来自陈河渠道的加密短讯,内容只有八个字:

“材料已送至三号信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