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 > 第71章 京洲战场硝烟弥漫

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 第71章 京洲战场硝烟弥漫

作者:大气辰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9:11:56

祁天佑推开省厅东翼会议室门时,指腹刚触到金属门把手,指纹识别灯就从暗红跳成浅绿,“嘀” 的一声轻响,像在确认他的身份。

他没看前排攒动的人影,径直走向后排靠窗的位置,牛皮笔记本在桌面上铺展开时,

封页那句 “这世上有两种人” 的烫金字体,被指尖轻轻蹭过,棱角硌得指腹微麻,是他多年来攥惯的触感。

会场已坐满三分之二,三台摄像机架在后方角落,镜头像沉默的眼睛,牢牢锁着主席台。

高育良还没来。

十分钟后,门口的低语声突然收了尾。

高育良走在最前,深灰中山装的料子挺括,每一粒纽扣都扣到领口,没留半分褶皱。

身后跟着两名秘书,提保温杯的那个指节沾着圈茶渍,抱文件夹的肘弯里,还夹着支没拆封的黑色钢笔。

他在主位坐下,指尖先碰了碰杯沿,目光慢悠悠扫过全场,最后落在祁天佑脸上,极轻地点了下头,

那弧度小得像错觉,却让祁天佑攥着笔的手松了半分。

会议刚过五分钟,赵家代表就站了起来。

四十出头的年纪,深蓝西装熨得发亮,抬手翻手稿时,袖口的金表链晃了晃,表盘反射的光扫过前排桌角,亮得刺眼。

他声音平稳,却裹着软刺:

“当前京州工业增速刚稳住,民间投资意愿本来就弱。若贸然把环保设成一票否决,企业迁去邻省怎么办?

几万工人的饭碗,谁来接?”

他顿了顿,指尖在稿纸上敲出轻响:

“绿色发展我们认,但不能拿稳定换。试点范围得卡死在三个区以内,审批权也必须留在省里 ,底下人没这个把控力。”

话音还没落地,高育良就端起了保温杯。

瓷杯盖与杯口碰撞,“笃、笃、笃” 三声,轻却脆,像在人心尖上敲了三下。

全场瞬间静了。

“讲真,” 高育良放下杯子,目光直逼过去,没带半分笑意,

“你说的‘稳定’,是让十三家企业把污水直排护城河的‘稳定’?

还是让环评章变成交易筹码、干部拿乌纱换分红的‘稳定’?”

空气像凝了冰,连翻文件的手都顿在半空。

高育良从秘书手里接过文件夹,抽出一张 A3 纸,展开时指尖按平边角,稳稳贴在投影仪上。

主屏骤然亮了,京州地图的轮廓里,十三枚红点像嵌在肉里的刺,缓缓旋转时,边缘泛着微弱的警示红光。

“这是祁天佑同志牵头建的模型数据。” 高育良的声音没拔高,却能穿透会场的寂静,

“图上这十三家企业,近三年逃了两千三百二十七万环保罚款 ,精确到个位数。

它们的法人,一半都和省内八家矿产公司有关联,而这八家,有七家注册在开曼群岛。”

他指向屏幕右下角的关联矩阵,线条密密麻麻缠成网:

“更巧的是,这些企业的环评通过率,和当地干部的晋升速度,像绑了绳。

光明区那个化工项目,环评报告早上交,下午就走了‘应急绿色通道’, 签字的人,根本不是环保局局长。”

赵家代表的脸色白了半分,却还撑着语气:“数据来源能保证吗?会不会是筛选过的?”

“来源是环保局的实时监测系统、税务局的开票记录,还有国土厅锁在保险柜里的五年审批档案。”

高育良淡淡开口,指尖敲了敲桌面,

“原始数据包已经上传到纪检内网隔离区,编号 ht2014-68-01,你们现在掏手机查,都能看见。”

他转头看向祁天佑,目光里带着确认:“祁主任,说说模型逻辑。”

祁天佑站起身,没看屏幕,目光直直对着赵家代表。

右手小指无意识摩挲着翡翠扳指, 那是父亲留下的老物件,绿得发沉,此刻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三层验证。

第一层算排污量和治理投入的反比,

第二层查法人变更频率和处罚周期的关联,

第三层对审批窗口和干部调动的时间点。

三个维度叠在一起,误差率低于百分之三点二。”

话落他就坐下,扳指还在指节上轻轻转着。

赵家代表还想张嘴,高育良却抬手拦住了。

他翻开一份红头文件,纸页翻动的声响格外清晰:

“省委常委会昨天刚过的决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天起试行。

第十条写得明白:地市党政主官年度考核,生态指标占比不低于百分之四十,连续两年排末位,组织上不会给第三次机会。”

他环视全场,声音里多了层分量:

“也就是说,从今天起,你们的乌纱帽,和京州的 pm2.5,绑在一起了。”

会场静得能听见呼吸声。有人悄悄把笔电合上,有人低头翻文件,纸页摩擦的声音里,藏着掩饰不住的慌乱。

赵家代表坐在原位,手指捏着笔帽,指节泛白,连金表链都忘了晃。

二十分钟后的自由讨论环节,再没人提 “经济压力”,也没人质疑试点范围。

议题表决时,同意票压过反对票一大截,京州正式成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

散会铃响得突然。

人群陆续起身,祁天佑把笔记本往公文包里塞时,高育良刚好经过。

左手搭在他肩上时,指腹轻轻按了按他的肩胛骨,顺势将一个牛皮纸袋滑进他外套内袋,袋口的折痕蹭过肋骨,轻得像片羽毛,在外人眼里,不过是老领导帮他理了理歪掉的衣领。

“小心赵立春的‘特别行动组’。”

高育良的声音压得极低,语气和平时聊天气没两样,“他们办事,不走程序。”

祁天佑没说话,只是微微点头,手往公文包里按了按,把纸袋压在笔记本底下,夹紧在腋下。

他看着高育良被秘书簇拥着走出门,背影依旧挺拔,每一步都踩得稳,像在走一条早勘过的路。

走廊的灯光是冷白色的,照在地面上,映得人影发淡。

祁天佑没跟人流去乘电梯,拐进了政策协调办公室。

屋里还留着前同事泡的菊花茶味,凉透了。

他刷卡进内间,密钥卡插进加密打印机时,机器 “嗡” 了一声,声音压得很低,像怕惊扰了什么。

七张污染分布图的副本逐页吐出,纸边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

他拿起回形针,别在每份文件的页脚空白处,笔尖蘸了墨,写 “特别行动组” 四个字。

横平竖直,墨色浓得发亮,没半点潦草,像在纸上刻一份战书。

接着他走进隔壁资料室,保险柜打开时 “咔嗒” 一声,在空屋里格外响。

六份副本被放进 “生态改革专项” 卷宗,档案盒上的红色标签被手指蹭了蹭,

最后一份揣进公文包,边角顶住腰侧,像揣着块刚从冰里捞出来的铁。

翻到第一页时,他盯着那十三枚红点,突然抽出钢笔,在最西侧的光点旁写:

“西矿区暗渠,水流向大风厂生活区”。字迹小却清晰,像在补一个早该说破的秘密。

走出办公室,他站在十六层走廊尽头的窗前。

夜色已经沉透,京州市区的灯火铺得满地都是,高架桥上车流像串流动的光,可远处三座烟囱还在吐着灰白烟雾,与流光拧在一起,像给城市套了层脏纱。

他掏出手机,拨通技术组的号码。

“祁天佑。” 他的声音比夜色还沉,

“启动【烛照】计划二级响应,目标:近三个月所有标‘应急通道’的矿产审批案卷,一份都不能漏。”

电话那头传来 “明白” 的应答,干脆利落。

挂断后,他没动,目光落在对面大楼纪委办公区的一扇窗上。

灯还亮着,窗帘半掩,隐约能看见一个人影在桌前走动,手里攥着份文件,像在急着赶什么。

他抬起左手,中指推了推眼镜框。

镜片反光闪了一下,刚好遮住眼底的神色。

突然,公文包里传来一阵轻颤。

不是手机的嗡鸣,是那种微型读取器碰到信号源的颤,贴着肋骨传过来,细得像虫爬。

祁天佑没动声色,把包换到左手,右手悄悄滑进内袋,触到牛皮纸袋的边缘 , 纸是凉的,却比体温略高一点,像裹着什么活物。

他垂眼盯着地毯接缝处的折痕,高育良刚才的眼神突然冒出来:

那不是警告,是确认。

确认他已经踩进了这场局,确认他再没退路。

转身走向安全出口时,脚步稳得没半点偏差。

楼梯间的感应灯逐层亮起,暖黄的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贴在墙上,又被下一级台阶的灯截断。

走到十二楼转角,他停下,从公文包里抽出那份标着 “特别行动组” 的文件,撕下页脚那行字,叠成小方块,塞进衬衫内袋 —— 贴着心口,能感觉到纸边的糙意。

继续往下走,十楼的指示牌亮着,数字 “9” 中间缺了一格像素,黑黢黢的,像被刀剜了个洞。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袖口摸出一枚 U 盘。

黑色磨砂壳,没任何标识,攥在手里刚好卡进掌心纹路,

昨天祁同伟塞的纸袋里,这东西压在文件最底下,标签纸写着 “赵立冬与境外医疗基金三次结算记录”,

字迹是祁同伟特有的,末尾总带个小勾。

指腹蹭过 U 盘边缘,凉得像块冰。

八楼的安全门推开时,迎面撞见个保洁员。

蓝色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帽檐压得低,左手戴的露指手套缺了小指那截,切口齐整,不像磨损,倒像刻意剪的。

他推着清洁车,抹布在地上擦得 “沙沙” 响,可右手却在往工具箱里塞什么 , 巴掌大的扫描仪,还亮着微弱的绿光,机身沾着点白色粉末。

祁天佑脚步没顿,只是余光扫过那工具箱。

金属扣上的粉末很细,像复印机里的碳粉,又像某种加密设备的残留。

他继续往下走,楼梯间的灯在身后逐一熄灭,把刚才那道戴手套的影子,埋进了黑暗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