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 > 第60章 政策研究室探秘,风向预判精准

祁天佑将手机背面朝上撂在窗台,金属壳子映着四合院灰瓦的影子。

起身时指尖勾住主控台的物理锁扣,“咔嗒” 一声扣紧 ,

这动作他练过无数次,慢一分怕留痕,快一分怕失手。

半小时后,他站在部委政策研究室机要档案区门外。

门禁面板亮着冷光,权限组 “环评政策演化课题组” 几个字格外刺眼,有效期截至今晚十八时。

这是高育良三天前签批的星标临时通道,全汉东只此一个权限码,

仅限本人单次使用 , 连审批单上的墨都还带着点新印泥的腥气。

值班管理员姓周,四十出头,衬衫领口松着颗扣子,袖口磨出了毛边,指节上还沾着点未擦净的墨渍。

他抬头扫了眼祁天佑,手指顿在键盘上:“hb-1988-07-Et?” 语气里带着点诧异,

“这文件早废止十年了,电子目录都封进历史库底层,你查它做什么?”

“不是查现行标准。” 祁天佑递过一份打印件,纸边被手指捻得发毛,

山水庄园的安保系统昨晚遭境外 Ip 撞库,技术组溯源时发现,对方反复调取二十年前的环保豁免案例 ,怀疑是想钻旧政策的漏洞做文章,我得拿原始草案做比对。”

周管理员皱着眉摇头:

“网络安全的事该走技侦流程,你们课题组只有政策研究权限,调不了实体档案 , 这是规矩。”

祁天佑没急,从公文包抽出审批单副本,纸页上的红章还透着点油光:

“我刚提交了‘新旧环评逻辑修订对比’的专项申报,理由栏写得明明白白:

验证历史文本是否存在被伪造的可能,避免有人拿假文件规避现行监管。

你要是觉得不合适,我现在就打内线给政策法规司王处长,让他跟你说?”

管理员盯着审批单看了五秒,指尖在桌沿蹭了蹭,终于点头:“得双人认证,你等另一位课题成员来。”

“不用等。”

祁天佑打开手机相册,屏幕里是张模糊的截图,

孙连城区长今早发的光明区环保否决制试点报告,其中一段手写批注的字迹,和目标文件上的如出一辙,

“孙区长让我核实出处,这份草案的批注要是对不上,他没法向上级解释政策依据。”

管理员犹豫片刻,还是刷了自己的工卡,又让祁天佑把拇指按在指纹仪上。

“嗡” 的一声轻响,铁门解锁时带着股陈年铁锈的味道。

档案柜 hb-1988-07-Et 藏在第三排最底层,拉开柜门时扬起的灰,在灯光下像细小的金屑。

祁天佑戴上白手套,指尖捏着文件夹边缘抽出, 封面印着《关于加强重点区域工业排污治理的若干意见(草案)》,落款日期 1988 年 7 月 12 日,纸页已经发脆,指尖一碰就能感觉到纤维的纹路。

翻到第十三页右下角,那行熟悉的批注赫然在目:“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无署名,无印章,只有墨色在纸页上晕开的浅痕。

他不动声色地用拇指轻压纸面,鼻尖微微抽动。

一股陈年油墨混着蜂蜡的气息钻进来, 浓得发滞,还带着点焦苦,像是老墨在砚台里磨久了的味道。这种印泥配方早在上世纪末就淘汰了,

但高育良曾跟他提过一嘴:“老领导批密件爱用特调印泥,说普通盖章容易被扫描替换,只有蜂蜡混的墨,能留着点人味。”

祁天佑从西装内袋摸出一支钢笔式扫描笔,笔身是磨砂黑的,看起来和普通签字笔没两样。

他假装记录笔记,笔帽边缘轻轻蹭过批注区域,微型采样器在暗处无声运转,将微量残留物封进笔尾的胶囊里。

蓝牙信号悄无声息地连上身侧的终端,屏幕上的气味图谱比对模块开始跳动,绿色的进度条爬得很慢,像在数着时间的秒数。

三分钟后,结果跳出来:

成分匹配度 89.6%,参照样本是1993年某内部纪要的复印件。虽不是铁证,但结合字体特征, 起笔时的顿挫像被什么东西顿了一下,

末笔拖长时又微微上挑,像根没绷直的线 ,已经足够拼出个大概。

他合上文件夹,往登记台走。周管理员抬头问:“看完啦?”

“还差一步。” 祁天佑递过查阅记录单,笔尖指着 “存档方式” 那栏,

“想拍几张关键页,回去写报告方便。”

“不行。” 管理员头摇得干脆,“纸质原件禁止拍照,要存档只能申请电子版复印。”

“那我现场扫一页,保证不把文件带出档案区。” 祁天佑的语气没松,手指却在桌沿轻轻敲了敲, 这是他跟父亲学的习惯,越是紧要关头,越要沉住气。

对方还在犹豫,祁天佑忽然压低声音,像怕被监控听见:

“你们科上周是不是有人被纪委叫去谈话?我听说是…… 给赵家那边调过一份旧土地审批记录。”

管理员的脸色 “唰” 地白了,手指攥着笔杆,指节都泛了青。

祁天佑及时收了话头,语气又软下来:

“我不打听闲事,只是提醒你 ,现在每一份流出的历史文件,将来都可能成为问责依据。

我是来做合规研究的,全程留痕,你配合我,其实是在保护自己。”

五分钟后,祁天佑拿着张扫描件走出档案区。

纸上盖着 “内部资料?严禁外传” 的水印,墨色浓得发暗,像在纸上压了块沉甸甸的石头。

走廊尽头有间附属分析室,门上的灰尘厚得能画出印子, 显然空置了不少日子。

祁天佑刷卡进去,关顶灯、拉遮光帘,动作一气呵成。

笔记本电脑开机时亮着微弱的蓝光,他插入枚黑色加密 U 盘,外壳磨得发亮,边角还缺了块小口 ,

这是柳小叶去年给他的,说是 “能防住汉东最厉害的技术组”。

上传扫描图像的间隙,他发起一段端对端加密通讯,附言只有八个字:

“调赵德汉近期签批文件,做字体重合分析。”

发送对象:柳小叶。

十分钟后,回复传过来。

“九份样本平均重合度 97%,尤其是‘准’字的竖钩角度、‘办’字的末笔折角,几乎分毫不差。”

后面附了张叠加比对图,赵德汉去年十二月签发的矿产审批意见书,

和 1988 年草案的批注并列排着,两处 “办” 字的末笔折角像用尺子量过似的,连弧度都一模一样,像是从同一个模子里拓出来的。

祁天佑盯着屏幕,右手小指摩挲着扳指内侧,那里有道细微的裂痕,是父亲当年跟人争档案时摔的。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赵立春虽退了,可他的权力还像根看不见的线,牵着汉东的笔杆子。

赵德汉不是决策者,只是个执笔的,真正的指令从来不在正式文件里,只藏在那些没署名的批语中,像埋在土里的雷。

他翻开牛皮笔记本,纸页上已经记了不少字,字迹工整得像打印的。他写下三行推演,笔尖在纸上顿得很重:

近期恐有针对环保督查的反制文件,大概率是 “紧急情况临时处置通知” 这类模糊性文本,好留着余地;

汉东人事调整将向 “听话干部” 倾斜,重点岗位替换会卡在三季度末, 赶在年底考核前换完班;

新区规划审批或重启 “特批通道”,突破口在国土厅下属的评审委员会,那里有赵家的老关系。

写完,他打开邮件系统,把扫描件和比对报告打包加密,发往三个邮箱:

一个给陈河所在的纪委案管室,

一个转给林华华的反贪局专用账户,

最后一个投到孙玉晓负责的学术备案平台,三个渠道互不关联,却能把消息递到该看的人手里。

每封邮件的主题词都一样:“历史文本异常流转预警”。

刚关了发送界面,敲门声就响了。

“祁博士?” 是周管理员的声音,带着点不自然的紧绷,“主任刚来说,让你去趟高书记办公室。”

祁天佑没动,手指仍搭在 U 盘上。他太清楚这是什么路数, 不是召见,是试探。

高育良今早去了省委开会,这个点根本不可能在办公室见他。

真正想见他的,是那些闻着味过来的人,想看看他到底查着了什么。

他低头翻了翻笔记本,确认推演内容都做了脱敏,才拔下 U 盘塞进西裤内袋,

那里有个暗兜,是母亲当年给他缝的,能藏住半张银行卡。

起身时顺手开了灯,荧光灯管 “嗡” 地响了声,光线一下子灌满房间。

灯光亮起来的瞬间,他看见玻璃窗的倒影里,自己的嘴角微微扬了下,那是父亲教他的,越是危险,越要笑着。

这个表情没撑过半秒,就被他用中指推眼镜的动作掩了过去,指尖在镜片上蹭出个淡淡的印子。

走出分析室,走廊的灯光很稳,监控探头的红灯一闪一闪,像在数着步子。

经过档案区门口时,他看见周管理员正低头接电话,声音压得很低,左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指节上的墨渍蹭到了衬衫上,留下个黑印子。

祁天佑没停,径直走向电梯间。

按下下行键,数字从 “10” 往下跳,每跳一下,走廊里的回声就重一分。

他盯着金属门板的反光,看见自己的影子绷得笔直,像当年父亲站在档案柜前的样子。

远处楼梯口传来脚步声,节奏平稳,像是例行巡查,可那脚步声里藏着点急,像是在赶时间。

电梯到九楼时,祁天佑突然转身,朝档案区走了两步。周管理员抬头看他,眼神里带着点慌。

“对了,” 祁天佑的语气很平,像在说件平常事,

“明天我还得调份 87 年的水利项目备案,你提前把审批流备好,省得耽误时间。”

管理员愣了愣,忙点头:“好,好,我今晚就弄。”

祁天佑走回电梯,按下关门键。

门缝收窄到一半时,他眼角的余光扫到 , 周管理员正低头按着手机,指尖飞快地戳着屏幕,脸色比刚才更白了,连嘴唇都没了血色。

电梯门合拢,将走廊的灯光和脚步声都关在了外面。

祁天佑靠在轿厢壁上,指尖摸着扳指内侧的裂痕,忽然想起父亲当年说的话:

“档案里藏着的不是纸,是人心。你得学会看那些没写在纸上的字,才能走得稳。”

轿厢里的灯很亮,照得他的影子贴在墙上,像张绷直的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