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 > 第4章 破题

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 第4章 破题

作者:大气辰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9:11:56

走廊里的人流渐散,阳光移到了三楼转角的玻璃幕墙上,映出祁天佑修长的身影。他抬手看了看表,九点五十八分,秒针转得平稳。

就在这时,一个穿白衬衫的年轻助教快步跑过来,手里攥着个牛皮文件夹,额角还沾着汗:“祁天佑同学?”

“是我。”

“高书记让您课后去趟他办公室,说有份材料要跟您对一下。”

祁天佑点头,把公文包换到左手,右手轻轻抚了抚袖口。

那枚青铜袖扣在光里闪了一下,上面刻的甲骨文 “治” 字,忽然变得清晰,像某种无声的回应。

侯亮平独自走出教学楼,手里还攥着那份案例汇编,指腹把封面都蹭热了。

他站在台阶上,望着对面行政楼的轮廓,眉头锁得紧。校园广播里在播天气预报,说今天风速三级,空气质量良,可他总觉得心里闷得慌。

他翻开材料第一页,一行蓝黑钢笔字忽然撞进视野,是手写的批注:

“监督若不能落地,便只是挂在墙上的空中楼阁。 看得见,用不上。”

字迹清峻,笔锋里带着股韧劲,力透纸背。侯亮平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直到风卷着落叶吹过脚边,才轻轻叹了口气,把材料抱得更紧了些。

祁天佑推开行政楼三层东侧的门时,走廊里的声控灯刚灭了两盏。

尽头那扇深褐色木门虚掩着,缝隙里漏出半道暖黄的光,像刻意留给他的信号。

他抬手理了理熨帖的袖口,银质甲骨文袖扣在廊顶冷光灯下掠过一丝锐芒 。

那是父亲生前最爱的藏品,此刻却像在提醒他这场谈话的分量。

茶几上摊着的《基层治理案例汇编》还带着油墨味,正是半小时前他亲手交到侯亮平手里的复印件,纸页边缘已被指尖捏出浅浅的折痕。

高育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始终没抬头。

指节分明的手悬在一份红头文件上方,指腹轻轻敲击着纸面,节奏不紧不慢,却像敲在祁天佑的心尖上。

桌上并排放着两杯茶,青瓷杯里的龙井早已凉透,叶片沉在杯底蜷成一团;

另一杯白瓷杯还冒着细烟,水汽在杯壁凝出蜿蜒的水痕,顺着杯沿缓缓往下淌。

“坐。”

他终于开口,声音里没带任何情绪,却让空气瞬间绷紧。

祁天佑依言坐下,黑色公文包稳稳搁在膝上,背脊挺得笔直,像随时待命的哨兵。

窗外传来学生们的笑声,却被厚重的隔音玻璃滤得模糊不清,只剩一团朦胧的喧闹,衬得室内愈发安静。

高育良这才抬眼,镜片后的目光像精准的探照灯,牢牢锁在祁天佑脸上:

“你今天在《行政法学》课上说的‘嵌入式监督’,我听了录音。”

祁天佑没接话,只是微微垂了垂眼睫。

他知道接下来的话,才是这场谈话的核心。

“很多人以为,制度设计就是搭架子,把条文拼起来就算完事。”

高育良把红头文件往桌角一推,文件与桌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

“但你提到了执行成本、行政效率,还有基层执行者的实际承受力,这说明你不是只会死读条文的书呆子。”

他顿了顿,指尖在凉透的茶杯沿上摩挲着,目光陡然沉了下来:

“讲真,现在谈土地改革的论文多如牛毛,可真正踩着田埂去看过的有几个?”

“征地公告一贴,满纸法律条文,农民连补偿标准都看不懂,村干部拿着喇叭念一遍,就让人签字画押。你说说,这种政策,能落地吗?”

祁天佑右手小指轻轻摩挲着无名指上的玉扳指,那是母亲给的传家宝,温润的触感能稍稍压下心底的波澜。

他面上依旧平静,却悄悄记下了高育良话里的每一个字。

“给你三天时间。”

高育良突然抽出一张空白稿纸,钢笔在纸上划过的声音格外清晰,写下一行力透纸背的字:

新时代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综合分析报告。

“要理论深度,更要实操路径。别写那种‘建议加强监管’‘完善机制’的废话,我要看到具体怎么破局,怎么解决真问题。”

祁天佑双手接过纸张,指尖划过字里行间的压痕,能清晰感受到笔尖落下时的力度。

“老师,您想要什么样的‘破局’?”

他终于开口,声音平稳得不像在提问,更像在确认一场硬仗的规则。

“三个要求。”

高育良伸出三根手指,目光锐利如刀,

“第一,不准照搬中央文件原话,要把条文嚼碎了,变成能落地的办法;第二,必须回应城乡接合部的实际矛盾,别拿偏远农村的案例凑数;第三……”

他往前倾了倾身,语气骤然加重,

“要有预判性。下一步政策往哪走,你要比正式文件早半步看见,而不是等政策出来了再解读。”

祁天佑郑重点头,将纸仔细折成四方,塞进西装内袋,紧贴着胸口的位置。

动作依旧稳当。

“我明白什么叫‘见血’的政策。”

他说完起身,转身时脚步没乱半分,只有衣角在空气中轻轻晃了晃。

图书馆三楼北区自习室的灯亮得均匀,暖白色的光铺在桌面上,像一层薄雪。

祁天佑拉开椅子时,特意选了靠窗的位置。

从这里能看见楼下的梧桐树,叶子正一片片往下落,像在数着时间。

他放下包,从夹层里取出那本磨了边角的牛皮笔记本,扉页上的钢笔字早已干透,却依旧锋利:

“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被历史车轮碾过的,一种是开车轮的。”

他翻开最新一页,笔尖顿了顿,落下三个加粗的关键词:

失地农民的身份焦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瓶颈、地方政府财政依赖症。每个词后面都画了个圈,像等着被解开的结。

手机调成飞行模式,耳机里传来淅淅沥沥的白噪音,把周围的翻书声、键盘声都隔了出去。

他点开省统计局官网,下载近三年城镇化率与耕地减少数据对比表,表格里的红色下降箭头刺眼得很;

又翻出汉东省已公布的三个试点县改革方案,用红笔在 “实施难点” 那栏逐条标注,密密麻麻的批注爬满了纸页。

凌晨两点十七分,祁天佑停下笔,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面前摊开的五份材料被整理得整整齐齐:

一份卷了边的国务院《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两篇画满波浪线的核心期刊论文,

一本泛黄的地方志摘录(里面记着十年前的征地纠纷),

还有他自己走访整理的七起典型案例,每起案例后面都附了当事人的访谈摘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