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 > 第107章 孙连城环保政绩光芒四射

祁天佑早上七点二十三分走进办公室,公文包里多了个U盘。

他没开灯,直接坐到工位上,把U盘插进主机。屏幕亮起,文件名是“光明区环保试点执行日志_V3”。

这是孙连城发来的。

昨晚十一点半,高铁京州—京华线到站。

祁天佑没去接,只回了句“材料到了再说话”。

现在他点开文档,一条条时间轴跳出来:

第1天,发布环评预警;

第3天,三家重点企业提交整改计划;

第7天,技改资金拨付到位;

第15天,首台脱硫设备进场安装……

每一步都有签收记录、会议纪要、现场照片做支撑。没有一句空话。

八点整,晨会开始。

会议室长桌两侧坐满司局干部,有人翻材料,有人刷手机。

祁天佑坐在后排,笔记本打开着,其实没写东西,只是等时机。

议题是“近期环保政策落地情况”。

前两个发言人讲得四平八稳,说成绩也提困难,最后归结为“需要上级进一步指导”。

第三个开口的是王建国那边的人,姓李的司长。

他说:“最近有些地方搞试点,动静不小。但咱们得冷静看,这种成果能不能复制?

比如京州光明区,听说区长以前是个‘躺平干部’,怎么突然就发力了?

是不是靠个人突击,不是制度发力?”

话音落,好几个人点头。

祁天佑抬眼扫了一圈,慢慢拿出打印好的日志副本,一共九份,轻轻放在桌上。

主持会议的副部长看了他一眼:“小祁,你有什么补充?”

“讲真。”祁天佑站起来,“京州的成果不是突击出来的,是按流程走出来的。”

他把日志推给身边人传阅,接着打开投影。

屏幕上出现一张甘特图,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任务项。

从政策发布到企业响应,再到监管核查,每个节点都标了负责人和完成时间。

“这不是人治,是链治。”祁天佑说,“所有动作留痕,所有责任可追。

企业知道不改就得停,部门知道不查就会被问责,谁都不敢拖。”

副部长盯着图看了十几秒,问:“这套流程能搬吗?”

“能。”祁天佑答,“我们已经拆解成七个标准模块,包括预警触发机制、技术评估通道、财政补贴申领流程等等。

任何地区拿到文件包,三个月内都能跑通。”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李司长又开口:“可环保抓太紧,经济受影响怎么办?中小企业压力大,工人失业风险高,这账怎么算?”

祁天佑没反驳,直接切下一张ppt。

数据看板出现:空气质量优良率↑27%,pm2.5浓度↓34%,工业废水排放量↓61%。

与此同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新能源配套产业新增就业岗位4127个。

“这些数字来自统计局直报系统。”祁天佑说,“不是我们编的。”

他往下翻,放出一段企业访谈录音文字稿。一家冶炼厂老板说:“原来靠高耗能拼产量,现在订单反而多了。

为什么?客户要绿色供应链认证,我们改造完设备,拿到了出口资质。”

还有企业提到政府组织银企对接会,技改贷款利率打七折。

“环保不是成本,是倒逼升级的开关。”祁天佑说,“关掉落后产能,腾出资源给新动能。

这不是牺牲,是置换。”

副部长终于点头:“这个模式值得推广。”

散会后,祁天佑回到工位,邮箱弹出新消息,孙连城到了单位,正在准备正式汇报材料。

十点十五分,专题汇报会开始。

孙连城穿着那件皱衬衫,站上讲台时手有点抖。但他一开口就很稳。

“我先说结论。”他说,“环保不是负担,是机会。只要政策落得实,执行盯得紧,就能既保蓝天,也保饭碗。”

他演示动态看板,实时调取企业排污数据、在线监测曲线、整改进度条。

有干部当场提问某家企业为何延迟开工,他直接调出该企业负责人约谈记录和延期申请批复。

全程无卡顿。

问答环节结束,副部长当场表态:“京州经验要总结,要提炼,要尽快形成可复制的操作手册。”

中午十二点四十分,祁天佑在茶水间遇见两位外省厅官。

一人端着纸杯咖啡,低声说:“你们这试点搞得猛啊,上面真要全国推?”

祁天佑笑了笑:“不止推。中央已经在准备专项督查,下半年启动。”

两人 交换 眼神。

另一个问:“材料能不能给我们一份?回去先学起来。”

“已经在整理。”祁天佑说,“下午发内网共享盘,标注‘参考模板’。”

回到办公室,他打开邮件系统,新建一封。

收件人:三位副部级领导。

主题:关于推广“京州模式”的初步建议。

正文很短:

“京州市光明区环保治理试点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验证了《绿色转型引导意见》核心机制的可行性。

建议将其纳入下半年全国生态改革试点目录,优先向中西部工业城市输出经验。

附件为执行日志、数据看板及操作手册初稿。”

他勾选附件,点击发送。

电脑右下角弹出提示:邮件已成功送达。

祁天佑没动,盯着屏幕看了几秒,然后双击打开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是另一份文档,《赵家利益链暴露节点预测表》。

他在“土地复查”那一栏打了钩。

又在“劳工审查”旁边标了个星号。

这时手机震了一下。

是孙连城的消息:“汇报完了,他们让我留下交流经验。晚上高铁回去。”

祁天佑回:“安全第一。”

对方没再回复。

他合上电脑,从抽屉取出一枚牛皮笔记本,翻开扉页。那行字还在:

“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被历史车轮碾过的,一种是开车轮的。”

他用笔在下面加了一句:

“现在,轮子动了。”

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桌角那枚翡翠扳指上。绿色沉静,像深潭底的一块石头。

祁天佑摘下手套,把扳指戴回右手小指。

指腹摩挲过表面刻痕,那是祁家祖传的“掌权戒”。

电话突然响了。

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

他接起来,声音平稳:“喂。”

对方沉默两秒,说:“祁研究员,听说你在推一个很厉害的模式?”

祁天佑没应,只轻轻推了一下眼镜框。

他的手指停在镜腿上,没再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