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 > 第1章 林羽归影山林

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 第1章 林羽归影山林

作者:三万英尺之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06:17:29

第一章

云深不知处晨雾像一匹被揉皱的素纱,懒洋洋地趴在青黛色的山峦间。林羽推开竹扉时,露水滴在石阶上的声音格外清亮,惊飞了檐角栖息的灰雀。他赤着脚踩在微凉的苔藓上,指尖划过竹篱上挂着的野菊——这些黄灿灿的小生命总在无人问津的角落开得热烈,倒比京城里精心培育的牡丹多几分倔强。“吱呀——”身后传来木轮碾过碎石的轻响。林羽回头,看见阿婆背着竹篓站在晨光里,银丝在鬓角绾成松松的髻,沾着些许草屑。她是山下最后一户人家的老人,三年前林羽初来时,便是她塞了半袋糙米和一坛自酿的梅子酒。“今日要去采些石耳?”阿婆的声音像浸过溪水的鹅卵石,温温软软的,“后山崖壁滑,莫贪多。”林羽弯腰接过她递来的藤编手套,指尖触到老人掌心的老茧——那是常年握柴刀、编竹器磨出的痕迹,比他过去佩过的任何一把剑都更有力量。“知道了,阿婆。”他将手套别在腰后,顺手摘了片紫苏叶,“正午用它蒸鱼,给您留半条。”阿婆笑起来,眼角的皱纹挤成两朵菊花:“你呀,总把自己当厨娘。”她顿了顿,目光掠过林羽手腕上那道浅浅的旧疤——那是三年前逃亡时被流矢擦伤的,如今已淡得像一道月光,“昨夜山下有马蹄声,往南去了。”林羽摘野菊的手微微一顿。指尖的花瓣被捏得变形,黄色的汁液渗出来,带着清苦的香气。他想起三年前那个雪夜,也是这样密集的马蹄声,踏碎了相府的琉璃瓦,也踏碎了他二十年来的人生。“许是赶路人吧。”他将残花抛向竹篱外,声音轻得像雾,“山里的路,绕。”阿婆没再追问。她只是从竹篓里捧出一把晒干的金银花,塞进林羽怀里:“泡水喝,败火。”转身时,木轮碾过石子的声音渐渐远了,只留下空气中浮动的草药香。林羽站在原地,看着那把金银花在掌心蜷成干燥的金黄色。他想起京城里的太医曾说他心火旺,需用天山雪莲配伍,可那些名贵药材,竟不如这山野间的草木更能让他安睡。第二章 松涛煮雪日头爬到半空时,林羽已站在云雾缭绕的崖壁前。石耳像一片片墨色的耳朵,紧贴在湿漉漉的岩石上,须得用竹刀小心剥离。他腰间系着藤蔓,赤脚踩在岩缝里,冰凉的泉水顺着脚踝往下淌,激得他打了个寒噤。三年前他还是锦衣玉食的相府公子,出门有八抬大轿,入席有山珍海味。可此刻,指尖触到粗糙岩石的触感,竟比当年抚摸玉玺时更真切。“扑棱棱——”几只雨燕从头顶掠过,翅膀扫过他的额角。林羽仰头,看见更高处的悬崖上,一丛野杜鹃开得如火如荼,像谁把胭脂盒打翻在了石壁上。他忽然想起妹妹林薇,她最爱用这种颜色的胭脂,说像极了江南三月的桃花。“哥,等你做了宰相,要在相府后园种满杜鹃。”“傻丫头,相府哪有地方种这些?”“那就辞官!我们去江南,买一座带院子的小房子……”林羽的心脏猛地一缩,竹刀“当啷”一声掉进崖下的潭水里。水花溅起,惊碎了水面上漂浮的云影。他慌忙抓住藤蔓,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已经很久不敢想起妹妹了。那个总爱跟在他身后的小姑娘,最终没能等到江南的春天。潭水很深,墨绿色的,像一块凝固的翡翠。竹刀沉下去时,水面泛起细密的涟漪,渐渐又恢复了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林羽望着那圈涟漪,忽然觉得自己像这潭水——表面上风平浪静,底下却藏着深不见底的暗流。暮色四合时,他背着半篓石耳往回走。路过山神庙时,看见香炉里插着三支新的香,青烟袅袅地缠着门楣上挂着的红绸带。林羽驻足片刻,从怀里摸出颗野山楂,放在供桌上——这是他唯一能给神明的供奉了。“吱呀——”竹扉被推开时,屋里已飘起米香。林羽将石耳倒在竹匾里,看见灶台上炖着一锅南瓜粥,旁边的陶碗里盛着切好的酸笋。他愣了愣,转身看见阿婆正蹲在火塘边添柴,火光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跳动。“今日山下张屠户家杀猪,送了块五花肉。”阿婆头也不抬,往灶里塞了根松枝,“炖了酸笋,你小时候……”她忽然停住,像被什么噎住了似的,半晌才低声道,“山里湿气重,多吃点肉好。”林羽走到灶边坐下,往火塘里添了块松木。油脂燃烧的噼啪声里,他听见自己的声音有些发紧:“阿婆,我以前……”“以前的事,莫再提了。”阿婆打断他,用锅铲轻轻搅动锅里的粥,“人这一辈子,就像这粥,熬着熬着,米就烂了,味儿也就出来了。”她盛了碗粥递给林羽,白瓷碗边缘还带着柴火的焦痕,“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喝了。”林羽捧着碗,热气模糊了视线。粥里的南瓜甜得恰到好处,酸笋的脆嫩中和了五花肉的油腻,是他从未尝过的味道。他忽然想起京城里的御厨,能用一百种方法烹饪一只鸡,却煮不出这样一碗让人心安的粥。第三章 雨夜故人来入秋后的第一场雨来得猝不及防。午后还是晴空万里,傍晚时分,乌云就像被打翻的墨汁,迅速染黑了半边天。林羽刚把晒在竹架上的草药收进屋里,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噼里啪啦地打在竹叶上,汇成一片喧嚣的白噪音。他点起松明,昏黄的光晕在墙上投下晃动的竹影。案几上摊着半张地图,是他根据记忆画的——上面标着京城的街巷、江南的水路,还有那些他曾以为永远不会再踏足的地方。此刻,松明的火星落在“长安”二字上,烫出一个小小的黑洞。“咚咚咚。”敲门声在雨声中显得格外突兀。林羽猛地攥紧了手中的狼毫,墨汁滴在地图上,晕开一朵黑色的花。这三年来,除了阿婆,从没有人会来敲他的门。“谁?”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警惕。门外沉默了片刻,然后响起一个沙哑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似的:“林相……公子,别来无恙?”林羽的心脏骤然停跳。这个声音,他化成灰也认得——那是父亲当年的贴身侍卫,赵虎。三年前,就是他拼死将自己从尸山血海里送出来,临别时说:“公子,活下去,给相爷报仇。”他缓缓拉开门帘,雨幕中站着一个浑身湿透的男人。赵虎比三年前苍老了许多,头发花白了大半,左眼上蒙着块脏污的布条,空荡荡的眼眶周围,狰狞的疤痕像蜈蚣似的爬满了脸颊。他手里拄着一根断裂的长枪,枪尖上还沾着暗红的血迹。“赵叔……”林羽的声音有些发颤,“你怎么会……”赵虎踉跄着走进屋,身上的雨水在泥地上洇出一片深色的痕迹。他扑通一声跪在林羽面前,声音哽咽:“公子,属下无能!没能护住相爷和小姐……”林羽扶住他的胳膊,指尖触到他冰冷的甲胄——那是禁军的制式,三年前那场兵变后,这种甲胄就成了朝廷通缉的对象。“起来说话。”他将赵虎拉到火塘边坐下,又找了件干净的麻布衣裳,“阿婆的屋子空着,先去换下湿衣。”赵虎却不肯动,只是死死攥着林羽的手腕,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公子,朝廷在找您!新帝登基后,李将军一直在暗中调查相爷的旧部,属下……属下是逃出来的。”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层层打开,里面是半块玉佩——那是林家的传家宝,上面刻着“忠”字,另一半,原本是在妹妹林薇身上。“这是在小姐的……墓前找到的。”赵虎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李将军说,只要您肯出来指证当年的事,就能……”“指证什么?”林羽打断他,声音冷得像屋外的雨水,“指证父亲通敌叛国?还是指证妹妹与反贼私通?”他将玉佩紧紧攥在掌心,冰凉的玉石硌得掌心生疼,“赵叔,你走吧。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赵虎猛地抬头,独眼死死盯着林羽:“公子!您忘了相爷是怎么死的吗?忘了小姐是怎么……”“我没忘。”林羽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可我现在只想守着这片山,守着阿婆,守着这些花花草草。”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被雨水冲刷的竹林,“京城的恩怨,与我无关了。”赵虎看着他的背影,那个曾经鲜衣怒马、立志要匡扶社稷的少年,如今穿着粗布麻衣,背影单薄得像一片随时会被风吹走的竹叶。他忽然笑了起来,笑声里带着无尽的悲凉:“好……好一个与你无关!相爷若泉下有知,定会……”“父亲若泉下有知,”林羽转过身,眼底的平静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寒潭,“只会希望我好好活着。”赵虎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他踉跄着站起身,将那半块玉佩放在案几上,然后一步一步地挪到门口。拉开门时,风雨裹挟着寒意灌了进来,吹得松明的火焰剧烈摇晃。“公子多保重。”他最后看了林羽一眼,然后消失在茫茫雨幕中,只留下一串渐行渐远的脚步声,很快被雨声吞没。林羽走到案几前,拿起那半块玉佩。玉石的冰凉透过指尖传遍全身,他仿佛又看到了妹妹的笑脸,听到了父亲的教诲:“羽儿,无论何时,都要守住本心。”他将玉佩揣进怀里,紧紧贴着胸口。窗外的雨还在下,松涛阵阵,像一首永不停歇的挽歌。而案几上的地图,此刻已被雨水打湿,那些熟悉的地名渐渐模糊,最终,只剩下一片空白。第四章 霜叶红于二月花重阳节那日,天难得放晴。阿婆一大早就挎着竹篮去采茱萸,说要给林羽缝个香囊辟邪。林羽则在院子里支起陶罐,准备酿新的梅子酒——今年的梅子格外饱满,是个酿酒的好年份。他蹲在灶台前,将青梅一颗颗放进陶罐里,指尖沾着酸涩的汁水。忽然,眼角的余光瞥见竹篱外站着一个人。那是个穿着青色长衫的书生,手里摇着一把折扇,腰间挂着块玉佩,一看便知是从城里来的。他正好奇地打量着院子里的竹架,上面爬满了紫色的扁豆花,开得热热闹闹的。“请问,这里可是林羽先生的住处?”书生的声音清亮,带着几分书卷气。林羽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水渍:“我就是林羽。阁下是?”书生眼睛一亮,连忙拱手作揖:“在下苏幕遮,从江南来。听闻先生隐居在此,特来……”他顿了顿,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特来讨杯酒喝。”林羽挑眉。这三年来,除了阿婆和赵虎,从未有外人知道他的名字。他上下打量着苏幕遮,见他虽然穿着考究,却面色蜡黄,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像是长途跋涉的样子。“我这里只有自酿的梅子酒,辛辣得很,怕是不合公子口味。”林羽侧身让他进来,“不过,若是不嫌弃,可进来喝杯热茶。”苏幕遮喜出望外,连忙跟着林羽走进院子。他好奇地看着竹架上的扁豆花,又摸了摸墙角的野菊,嘴里啧啧称奇:“先生这里真是世外桃源!不像我们江南,处处是喧嚣。”他忽然指着院角的那棵枫树,“这枫叶红得真好看,比二月的花还要艳。”林羽顺着他的目光望去,那棵枫树是他刚来时种下的,如今已亭亭如盖。秋日的阳光透过枫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一幅流动的画。“枫叶本就该在秋天红。”林羽给苏幕遮倒了杯热茶,“就像人,到了该成熟的年纪,自然会沉淀出自己的颜色。”苏幕遮端着茶杯,若有所思地看着林羽:“先生说得是。只是……”他话锋一转,“在下听闻,先生曾是京城的大人物,为何会隐居在此?”林羽握着茶壶的手微微一顿。他想起赵虎的话,想起朝廷的通缉,想起那些永远无法忘却的过往。他将茶壶放在案几上,淡淡道:“过去的事,不提也罢。”苏幕遮却不肯罢休,追问道:“先生难道就不想报仇吗?我听说,当年林相是被冤枉的……”“够了!”林羽猛地打断他,声音冷得像结了冰,“阁下若是来喝酒的,我欢迎。若是来探听是非的,就请离开!”苏幕遮被他突如其来的怒气吓了一跳,手里的茶杯晃了晃,茶水洒在衣襟上。他看着林羽眼中一闪而过的痛楚,忽然叹了口气:“先生,我知道您心里苦。其实,我这次来,是受了一位故人之托。”林羽的心猛地一跳:“故人?”苏幕遮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林羽:“这是李将军让我交给您的。他说,只要您肯出来作证,他就能为林相翻案,还林家一个清白。”林羽接过信,指尖触到熟悉的字迹——那是李将军的笔迹,当年父亲最信任的部下,也是三年前兵变时,唯一没有参与围剿林家的将军。他拆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纸,上面写着:“若欲报仇,速来京城。若欲安稳,此生勿见。”林羽将信纸揉成一团,扔进火塘里。火苗舔舐着纸片,很快就将那几个字吞噬殆尽,只留下一缕青烟,飘向窗外。“告诉李将军,”林羽的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死水,“我选择安稳。”苏幕遮看着他决绝的眼神,知道多说无益。他站起身,拱手道:“既然如此,在下告辞。只是……”他看着院角的那棵枫树,“这枫叶虽美,终究是要落的。先生若有一日改变主意,可去江南找我。”苏幕遮走后,林羽独自站在院子里。秋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打着旋儿飘向远方。他想起父亲的教诲,想起妹妹的笑脸,想起赵虎的绝望,想起李将军的期盼。他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他知道,此刻,他只想守着这片山,守着阿婆,守着这些花花草草。夕阳西下,枫叶被染得通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林羽蹲下身,继续酿他的梅子酒。酸涩的汁水沾在指尖,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第五章 归隐心安处冬雪初落时,林羽去后山砍柴。山路被积雪覆盖,走起来咯吱作响。他穿着阿婆缝制的棉鞋,踩在雪地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转过一道山梁,他看见阿婆正站在一棵松树下,手里拿着一把柴刀,似乎在犹豫着什么。林羽连忙跑过去:“阿婆,这么冷的天,您怎么上山了?”阿婆回过头,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看你柴房里的柴不多了,想着帮你砍点。”她指了指松树下的一捆柴,“只是这树太粗,我……”林羽接过她手里的柴刀,看着她冻得通红的手,心里一阵温暖:“以后这种事交给我就好。您快回去烤火,别冻着了。”阿婆点点头,却没有立刻走。她看着林羽熟练地砍柴,忽然叹了口气:“羽儿,你是不是还在想以前的事?”林羽的动作一顿。他抬起头,看见阿婆眼中闪烁着关切的光芒。他放下柴刀,走到阿婆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阿婆,我没事。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阿婆拍了拍他的手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傻孩子,想通就好。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心安。你看这山,这水,这花,这草,它们从不计较过去,只是安安静静地生长,多好。”林羽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雪花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三年的隐居生活,虽然平淡,却让他找到了久违的心安。“阿婆,我们回家吧。”林羽搀扶着阿婆,慢慢向山下走去。雪地上,留下两行深浅不一的脚印,一直延伸到云雾深处。从此,云深不知处,只闻松涛阵阵,不见故人来。林羽就这样在山里住了下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阿婆相伴,与山水为邻。他再也没有离开过这片山,也再也没有提起过过去的事。只是偶尔,在寂静的夜晚,他会站在崖边,望着京城的方向,想起那些逝去的亲人,想起那些未了的恩怨。但很快,他就会转过身,回到温暖的小屋,喝一杯阿婆酿的梅子酒,听着窗外的风雪声,安然入睡。因为他知道,心安之处,便是吾乡。

--------------

喜欢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