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脉深处的这片谷地,异常寂静。与之前穿越的丛林不同,这里的树木更为高大,树冠层层叠叠,几乎完全遮蔽了天空,只有些许斑驳的光点透过缝隙洒落,在地面厚厚的腐殖层上投下变幻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植物腐烂和湿土混合的沉闷气息,连鸟鸣虫嘶都稀疏了许多,仿佛这片土地本身正在沉睡,或者说,在刻意隐藏着什么。
收音机里的节奏码信号此刻变得异常清晰、稳定,仿佛发射源就在百米之内。林墨和李静伏在一丛茂密的凤尾蕨后面,屏息凝神,仔细观察着前方。
谷地中央,地势微微隆起,形成一个小丘。小丘上,几块巨大的、布满苔藓的岩石以一种看似自然、细看却略显突兀的方式堆叠着,仿佛一个古老的祭坛,又像某种人为的标记。岩石周围,缠绕着异常粗壮的藤蔓,如同绿色的巨蟒,将岩石紧紧包裹。
“信号源……很可能就在那堆石头下面,或者附近。”林墨压低声音,几乎是在用气声说话。他的目光锐利如鹰,不放过任何一丝细节。多年的刑侦经验告诉他,越接近目标,越需要谨慎。这里太安静了,安静得有些不正常。
李静点了点头,她的视线同样在快速扫描着周围环境。她指了指岩石堆侧面一处藤蔓尤其浓密的地方,那里似乎有一个不易察觉的、向内凹陷的阴影。
两人如同狩猎的豹子,借助树木和灌木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那堆岩石靠近。每前进一段距离,就停下来观察片刻,确认没有陷阱或埋伏。
靠近岩石堆,那种人为的痕迹更加明显。岩石的堆叠方式并非完全自然崩塌所能形成,底部几块岩石之间有明显的缝隙被 smaller的石块和泥土填塞过,只是岁月和植被将其伪装得天衣无缝。
林墨的目光锁定在李静之前指出的那个藤蔓后的阴影。他小心地拨开层层叠叠、湿滑冰冷的藤蔓,一个仅容一人弯腰通过的、黑黢黢的洞口显露出来。洞口边缘有人工开凿的痕迹,虽然已被苔藓覆盖,但仍可辨认。
一股混合着霉味、尘土味和某种金属锈蚀气息的冷风从洞内吹出,令人汗毛倒竖。
就是这里!“哀牢岔”的秘密据点!
林墨和李静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与决然。里面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是“泥鳅”藏匿的证据,还是一个早已设好的死亡陷阱?
林墨从背包里(用树叶和藤蔓临时制作的)掏出最后一块用于照明的、从园区带出来的萤光棒,折亮。幽绿色的光芒勉强驱散了洞口附近的黑暗,照亮了一条向下延伸的、粗糙的石阶。
“我先进。”林墨再次主动担当先锋。他将萤光棒探入洞内,仔细观察了片刻,确认入口处没有明显的机关,才小心翼翼地弯腰钻了进去。李静紧随其后,手中紧握着匕首,警惕地注意着身后的动静。
石阶不长,向下延伸了大约三四米,便进入了一个不足十平米的人工开凿洞室。洞室四壁粗糙,布满凿痕,顶部有简单的木梁支撑,看起来年代不近,可能曾是战争时期的避难所或储藏点,后来被“泥鳅”这类人利用。
洞室内空气浑浊,阴冷潮湿。借着萤光棒幽绿的光芒,可以看清里面的情形:角落堆着几个空的罐头盒和矿泉水瓶,一张简陋的、用木板搭成的床铺上铺着早已腐烂发黑的草席,旁边还有一个熄灭已久的篝火堆灰烬。
显然,这里曾有人短暂居住过。
林墨的心跳加速,目光快速扫视,寻找着可能藏匿东西的地方。“泥鳅”临死前拼命传递出的信息,指向的绝不只是一个废弃的避难所。
李静的行动更为直接,她开始用手仔细敲击洞室的墙壁和地面,倾听声音是否有空洞。她的动作专业而迅速,仿佛受过相关训练。
“这里。”很快,李静在靠近床铺的一块地面石板旁停了下来。她敲击的声音与其他地方沉闷的响声不同,带着一丝空响。
林墨立刻过去,两人合力,用匕首和随手捡来的坚硬石块,小心翼翼地撬动那块石板。石板比想象中要沉,边缘与周围的契合处也用泥土做了伪装。
费了一番力气,石板终于被撬开一条缝隙。一股更浓重的霉味涌出。下面是一个不大的暗格。
林墨将萤光棒探入,暗格底部,静静地躺着一个用厚实防水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巴掌大小的物体。
他深吸一口气,伸手将那个油布包取了出来。入手沉甸甸的,形状方正。
就在他拿出油布包的瞬间,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暗格角落里还有一样东西,似乎是一个小小的、金属的反光点。他再次伸手摸索,指尖触碰到了一个冰凉、细小的物体。他将其捡起,那是一个比小指甲盖还小的、形状不规则的金属片,像是从某个 larger设备上断裂下来的碎片,边缘参差不齐,看不出原本的用途。他下意识地觉得这可能有点用,便将其与油布包一起收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