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中的曼哈顿像一座刚从海底升起的古城。
摩天大楼的尖顶刺破淡金色的雾霭,在地面投下细长的影子,仿佛远古文明遗留的图腾。
丹尼尔站在重建中的世贸中心观景台,风从东河吹来,带着潮湿的水汽,拂过他鬓角的白发。
他望着阳光在玻璃幕墙上折射出七种色彩,那些光斑随着云层流动缓缓移动,竟像是某种神秘的倒计时。
他胸口的怀表安静地走着,表壳是磨损的青铜材质,边缘刻着模糊的战地纹路。
那是二十年前在车臣战场,维克多用弹壳为他亲手打造的。
此刻,秒针每划过表盘内侧那句烫金的“真正的时间,现在开始”,就会在刻度上激起细小的涟漪。
维克多的新装甲表面流动着青铜色波纹,每一道纹路都对应着λ核心的能量波动,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不是金融系统的数据流异常,更像是某种时空结构的扭曲。”
维克多的话顿了顿,装甲的传感器发出急促的蜂鸣。
“力场中心在自由女神像附近,能量特征和我们在巴比伦废墟发现的泥板完全匹配。”
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钟声打断。
那钟声低沉而悠远,不像是任何已知教堂的钟声,反而带着青铜氧化后的厚重质感。
丹尼尔猛地转头,看向曼哈顿南端。
自由女神像手中的火炬不知何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的青铜钟摆。
钟摆表面刻满楔形文字,正以每分钟37次的频率缓慢摆动。
每一次钟摆划过空气,空气中则会浮现出一段全息记忆,像是被时光封印的碎片,短暂停留后又消散。
第一个全息记忆是上海钟楼的场景:
外滩百年钟楼里,早已锈迹斑斑的齿轮正在融化。
液态的金属在空中重新组合,发出清脆的声响,比当年的钟声更显清亮。
第二个记忆出现在巴黎:
地下墓穴深处,散落的尸骨从泥土中升起,股骨、颅骨、肋骨在空中悬浮,自动拼回完整的骨架。
骨架的胸腔还在微微起伏,仿佛下一秒就要呼吸。
第三个记忆来自遥远的巴比伦:
废墟之上,刻着楔形文字的泥板碎片腾空而起,文字从泥板上剥离,在空中排列成新的句子,传递出“平衡”与“等价”的意味。
凌晨一点十七分,曼哈顿下城的街道开始经历奇异的返祖现象,像是时间在倒流,又像是城市在回溯文明的源头。
最先变化的是摩根大通大厦。
这座以钢铁和玻璃为主体的现代金融建筑,外墙开始生长出深绿色的藤蔓。
藤蔓上开出蓝蝶形状的花,花瓣薄如蝉翼,呈现出渐变的蓝色,从浅蓝到深蓝,边缘还带着银色的光晕。
当花瓣飘落时,在空中分解,变成无数发光的数字“0”,组成了一片数字星河,缓缓流向证券交易所的方向。
被蓝蝶磷粉覆盖的证券交易所,也开始发生惊人的变化。
建筑的外墙不再是冰冷的石材,而是长出珊瑚般的分支。
交易大厅的落地窗内,原本闪烁的电子交易终端屏幕变得透明,里面游动着全息鱼群。
金色的沙丁鱼群、银色的金枪鱼、带着斑纹的鳕鱼,它们在屏幕里穿梭,激起一圈圈涟漪。
而涟漪扩散的方向,恰好对应着不同的金融指数波动。
联邦储备银行的变化更为震撼。
金库厚重的钢铁大门正在变形,金属表面隆起,逐渐变成一棵青铜树的形状。
每一根枝头都挂满了果实,上面刻着不同文明数字符号的金属球。
有古埃及的象形数字、古罗马的字母数字、中国的算筹数字、玛雅的点线数字,还有现代的阿拉伯数字。
果实表面还刻着对应的文明名称,在灯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
最惊人的变化发生在哈德逊河。
原本浑浊的河水突然变得完全透明,河底的泥沙、石子清晰可见,甚至能看到游过的小鱼。
但更令人震惊的是,河床上生长着一片巨大的水晶森林。
每棵水晶树的树干里都封存着一个历史瞬间,像是琥珀里的昆虫,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第一棵水晶树里封存的是1929年的场景:
股市崩盘当天,华尔街的银行家穿着笔挺的西装,从摩天大楼的窗口跳下,身体在半空中凝固,脸上还带着绝望的表情。
第二棵树里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画面:
会议室里,西装革履的金融高管们围坐在桌前,有人愤怒地拍着桌子,有人低头沉默,有人拿着文件大喊。
桌上的咖啡杯还在冒着热气,仿佛下一秒就要溢出。
第三棵树里是2020年疫情时的交易大厅:
原本热闹的大厅空无一人,电脑屏幕闪烁着红色的错误代码,椅子随意摆放。
地上还散落着口罩和文件,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消毒水的味道。
维克多的λ芯片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装甲表面的青铜波纹变得急促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