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五日,叶展颜并未立刻开拔。
一方面需要时间让并州拨付的三万兵马完成集结与初步整合。
另一方面,他也需要等待河西走廊的确切消息,以及关凯、赵劲等部的归来。
这几日,他与乐平郡主李云韶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白日里各自处理公务,夜幕降临后,叶展颜时常留宿节度使府。
两人之间的关系,在权力交织、利益捆绑与私人缠绵中,变得愈发复杂难言。
李云韶似乎在这段扭曲的关系中,找到了某种对抗孤独与压力的方式,而叶展颜则借此进一步稳固了对并州的影响力。
第四日傍晚,就在叶展颜准备次日誓师北上之际,行辕外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风尘仆仆的赵劲,带着一身征尘与疲惫,却难掩脸上的振奋之色,大步踏入书房。
“提督!末将回来了!”
赵劲抱拳行礼,声音洪亮。
“赵将军辛苦了!”
叶展颜放下手中的兵册,目光灼灼地看向他。
“河西情况如何?”
“禀提督!”
赵劲语气激动,表情有些激动。
“河西大捷!”
“李勋将军与张兴将军里应外合,我军士气如虹!”
“盘踞在河西走廊的鞑靼人已被彻底击溃!”
“负隅顽抗者皆被歼灭,余者四散逃入漠北,短期内绝无再犯之力!”
随后,他详细禀报了战果。
“此役,共计歼敌三万有余!”
“缴获的粮草、军械、帐篷等辎重堆积如山,难以计数!”
“最重要的是,缴获了完好无损的鞑靼军马两万三千余匹!”
“好!好!好!”
叶展颜闻言,抚掌大笑,连说三个好字。
多日来的沉稳也被这巨大的喜讯打破,脸上露出了由衷的喜悦。
“李将军、张将军果然没有辜负朝廷厚望!”
“赵将军,你与陈靖将军亦是功不可没!”
河西之围得解,意味着大周西陲的威胁暂时解除,他可以更加安心地应对北疆战事。
而且,这两万三千匹军马,简直是雪中送炭!
叶展颜立刻想到了并州之战中的缴获。
关凯部扫荡鞑靼据点,陆陆续续也缴获了一万五千多匹战马。
再加上河西这两万三千匹,以及并州边军本身拥有的部分马匹。
他心中迅速计算着,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出来。
“赵将军!”
叶展颜看向赵劲,眼中闪烁着精光。
“我军此次北上,路途遥远,贵在神速。”
“如今我们手中马匹充裕,本督欲令全军,包括步卒在内,人手配马一匹!”
“你以为如何?”
赵劲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叶展颜的意图。
这不是要组建纯骑兵,而是要打造一支拥有超强机动性的“骑马步兵”!
士卒平日骑马代步,节省体力,急速行军,遇敌时下马结阵作战!
这在长途奔袭、转战千里时,将占据巨大的优势!
“提督高见!”
赵劲由衷赞道,脸上满是兴奋。
“如此一来,我军行军速度至少可提升数倍!”
“更能出其不意,打匈奴一个措手不及!”
“只是……马匹的调配、管理,以及士卒的骑术……”
“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
叶展颜当即拍板,笑着说道。
“你熟悉骑兵事务,又与并州边军相熟。”
“即刻起,清点所有可用马匹,统一调配,优先保证北上之三万并州军,及关凯所部人手一匹!”
“至于骑术,不求他们能如骑兵般冲锋陷阵,只需能驾驭马匹代步即可!”
“给你一日时间,可能办妥?”
赵劲感受到叶展颜的信任与重托,胸中豪气顿生,抱拳铿锵应道。
“末将领命!一日之内,必让将士们皆有马骑!”
“好!”
叶展颜满意地点点头。
“去办吧。明日辰时,校场点兵,誓师北上!”
赵劲领命,雷厉风行地转身离去,开始忙碌起来。
整个行辕和并州大营,因为这道命令再次高速运转起来,马匹的嘶鸣声、军官的吆喝声、士卒兴奋的议论声交织在一起。
叶展颜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校场上开始集结、领受马匹的军队,心中豪情万丈。
有了这支高度机动的力量,北疆的战局,或许真的能出现转机。
匈奴人,恐怕做梦也想不到,一支能够日行数百里的“步兵”,会突然出现在幽州城下吧?
万事俱备,只待明日,挥师北进!
日月轮转,风雪疾驰,三日之后……
幽州城外,匈奴大营。
连绵的营帐如同灰色的云团,将孤城幽州围得水泄不通。
中军大帐内,匈奴左贤王挛鞮冒顿麾下的大将,左大都尉呼衍灼,正与几名裨王、当户等高级将领商议着下一步的攻城计划。
幽州城防坚固,守将韩信泽又极其顽强。
他们围攻月余,伤亡不小,却始终未能破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