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蓝图:投标立规聚人心,星际暗记善意章
清晨的阳光刚漫过城郊2023-08号地块的铁丝网,银河就踩着露水到了。他穿了件耐磨的卡其色工装裤,手里攥着卷设计草图——是昨晚跟辰阁主一起画的,上面用红笔圈出了集散中心的仓库区、分拣区,还有预留的货车通道。风里裹着附近农田的麦香,远处传来村民赶牛的吆喝声,他蹲下身摸了摸脚下的土,松软却不粘手,心里忍不住想:“这地好,适合建仓库,下雨也不怕积水。”
身后传来脚步声,辰阁主拎着个黑色公文包走过来,公文包侧面别着支银色钢笔,看着像普通文具,实则是改装过的星际通讯器。“早啊,”辰阁主笑着递过来一瓶水,“刚跟李警官通了电话,王海涛的案子已经移交检察院了,他名下的资产正在冻结,不会再有人来捣乱。”
银河接过水,刚拧开瓶盖,就听见远处传来三轮车的“突突”声。抬头一看,是张婶骑着三轮车过来,车斗里装着两筐刚摘的黄瓜,车后座还载着她孙子小石头。“银河!辰先生!”张婶老远就打招呼,把车停在铁丝网外,拎着一塑料袋黄瓜递过来,“刚从地里摘的,脆得很,你们先垫垫肚子。”
小石头从车上跳下来,跑到银河身边,盯着他手里的设计草图:“银河叔叔,这是要建大房子吗?能卖我奶奶种的黄瓜吗?”
银河蹲下来,指着草图上的“分拣区”说:“对,建个能帮大家卖东西的中心,到时候你奶奶的黄瓜,还有木家寨的茶叶,都能从这儿卖到城里去。”
正说着,又有几个人朝这边走过来——有帮木家寨送过茶的老陈,还有之前在镇上卖水果的刘叔,老陈手里还拿着个笔记本,看样子是特意过来的。“银河啊,”老陈走到跟前,开门见山,“昨天听村里老人说你要建‘卖东西的中心’,我跟你刘叔商量了下,我们俩都会开拖拉机,清场地的活我们能干,不用找外人,白天干完农活,晚上来帮你弄,一分钱不要!”
刘叔也跟着点头:“就是!你帮我们想着卖水果,我们帮你干点活不是应该的?再说清场地也不是啥重活,我们几个老伙计凑凑手就办了。”
银河放下手里的草图,站起身认真地看着他们:“陈叔、刘叔,谢谢你们的好意,但这不行。你们种地、开拖拉机都是凭本事吃饭,这工程是正经事,该给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要是真想出力,不如让家里有手艺的人,跟专业建筑队一起投标,把‘清场地’‘平地基’这些活分成小块,按正常价格接活,这样咱们既放心,你们也能多份收入,这不比白干活强?”
张婶在旁边听着,愣了愣:“银河,你这孩子咋这么实在?我们都没想着要钱……”
“婶子,正因为大家把我当自己人,我才不能让你们吃亏。”银河笑着说,“要是这次让你们白干活,下次再有别的事,大家还怎么好意思跟我开口?咱们按规矩来,该给钱给钱,该办事办事,这样才能长久。”
辰阁主在旁边没说话,只是悄悄从公文包里拿出“手表”——表面看似普通,实则是星际通讯器,他指尖在表冠上轻轻点了两下,屏幕上跳出一行淡蓝色的字:“目标主体拒绝‘无偿劳动’,强调‘合理报酬’,初步观察其具备‘公平协作’意识。” 他快速回复:“后续将跟踪‘村民投标’流程,记录本地人类对‘规则与利益’的态度。”
这时候,远处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小周骑着辆旧自行车赶过来,车筐里装着笔记本电脑和一叠文件。“银河哥!辰阁主!”他停下车,擦了擦额头的汗,“我早上跟住建局的同学打听了,他们说像咱们这种民生项目,允许把劳务部分拆分成小项目,让本地村民组队投标,只要流程合规就行。我还查了临州本地的工程劳务市场价,都整理在这上面了。”
小周说着,从文件袋里掏出几张纸,上面列得清清楚楚:“你看,清场地按平方算,每平方8块钱;平地基按小时算,挖掘机每小时150块,跟城里的价格一样,咱们不压价也不抬价,就按这个参考价来。” 他又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个表格:“我还做了个投标报名表,需要填队伍名称、成员技能、能承接的项目,到时候咱们跟专业建筑队一起审核,选又靠谱又划算的。”
老陈凑过去看了看表格,又看了看银河:“这么说,我们要是组队报名,就能按上面的价格拿工钱?”
“对!”小周点头,“而且咱们还会签简单的合同,写清楚工作量、工期、付款时间,保证大家干了活就能拿到钱,不会扯皮。”
刘叔摸了摸下巴,笑着说:“那行!我回去跟村里几个开拖拉机的伙计说说,咱们组队报‘清场地’的活,正好最近地里的活不忙,能多赚点钱。”
张婶也眼睛一亮:“我儿子在城里干过装修,会搭脚手架,我让他回来,跟几个老乡组队报‘搭仓库框架’的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