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聚田的星砂草芽刚抽出第二片叶,银河就带着三村人在滇巷的旧晒谷场搭起了临时熬露棚。棚子用竹篾和油布支着,四角挂着阿星族里传下来的星砂灯,夜里亮起来时,淡蓝的光映着晒谷场边堆积的草捆,倒像个藏着星光的小作坊。
“爹,这草要洗几遍呀?”小美穿着木木新缝的蓝布小褂,蹲在木盆边,小手捏着一把星砂草,叶片上的星砂沾了水,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银河正蹲在灶前调试火候,听见女儿的声音,回头笑了笑:“洗三遍,把根上的泥冲干净,熬出来的凝露才清亮。”
木木端着一摞粗瓷碗走过来,碗沿还沾着湿痕,她把碗放在石台上,伸手帮小美拢了拢额前的碎发:“慢点洗,别把草叶捏碎了,辰爷爷说,完整的草叶才能熬出星力。”话音刚落,晒谷场入口就传来了脚步声,辰阁主背着个藤编药箱走过来,箱子里装着大美留下的熬露方子和几样铜制器具,药箱边角的星砂纹在光下泛着浅银。
“方子上写着,得用山泉水熬,火要文武交替——先大火煮沸,再转小火慢炖三个时辰。”辰阁主把药箱放在石台上,掏出泛黄的册子翻开,书页上的字迹是大美当年的手迹,边角处还画着小小的星砂草图案,“我早上去后山的泉眼挑了两桶水,先试熬一锅,成了再教大家。”
银河站起身,接过辰阁主递来的铜勺,勺柄上刻着“星音阁”三个字,是早年大美在时打造的器具。他往大铁锅里倒上山泉水,又把洗干净的星砂草整齐地码进去,柴火在灶膛里噼啪作响,很快就把水烧得冒起了白汽,清苦的草香随着蒸汽漫开,飘得整个滇巷都能闻到。
“银河,你过来看看。”辰阁主突然招手,指着册子上的一行小字,“大美在这儿写了,凝露熬好后,得用‘知意玉’封层,不然星力会在三天内散掉——上次在星聚田用的那块玉,你带来了吗?”
银河从怀里掏出玉佩,玉身还带着体温,缠枝纹在光下若隐若现。他把玉放在锅边,刚碰到蒸汽,玉佩就泛出淡蓝的光,顺着锅沿漫进锅里,原本翻滚的汤水突然平静下来,表面慢慢凝结出一层透明的薄膜,像裹了层星光。
“成了!”小美拍着小手喊,跑到锅边踮着脚看,“这膜好亮呀,像天上的星星掉在锅里了!”
众人围过来看,春桃抱着孩子站在最前面,怀里的小家伙伸手想去够锅盖,被春桃轻轻按住:“别闹,这是银河兄弟他们熬的凝露,能换钱给你买糖吃呢。”春桃男人去年去山外打工,老板卷着工钱跑了,家里的米缸早就见了底,这段时间全靠村里接济,如今看着锅里的凝露,眼里满是盼头。
银河用铜勺小心地把凝露舀进粗瓷碗里,透明的凝露里裹着细碎的星砂,倒像把夏夜的星空装进了碗里。他端起一碗递给辰阁主:“您尝尝,看和方子上写的是不是一样。”辰阁主接过碗,用指尖沾了点凝露尝了尝,眉头慢慢舒展开:“甜中带点清苦,星力足——镇上的药铺肯定会收,而且能卖个好价钱。”
这话让晒谷场里的人都松了口气,清溪村的阿力搓着手笑:“要是真能卖钱,我就把家里的几亩地都种上星砂草,再也不用去山外打工受气了!”石头村的张爷爷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攥着个布包,里面是他攒了半辈子的几块银元:“银河啊,我这钱不多,要是修工坊缺本钱,你就拿去用——我孙女的退烧药,还得靠这凝露换呢。”
银河赶紧把银元推回去,握着张爷爷的手说:“张爷爷,您的钱留着给孩子买药,修工坊的本钱我来想办法。昨儿我去镇上打听了,药铺的王掌柜说,要是咱们能稳定供货,他愿意先预付一半的定金,足够咱们把旧工坊修起来了。”
辰阁主看着眼前的热闹,悄悄拉了拉银河的衣角,往晒谷场角落走了几步。藤编药箱放在地上,辰阁主打开箱子,从最底层掏出一本黑色封皮的册子,封面上没有字,只有一个小小的星砂草烙印。
“银河,有件事我得跟你说。”辰阁主的声音比平时沉了些,指尖划过黑色册子的封面,“大美现在是星音阁的灵体,没有肉身,我想帮她克隆一个身体,让她能重新留在咱们身边——但克隆需要专门的实验室,还要买很多精密的仪器,这些都需要钱。”
银河愣了愣,他知道辰阁主一直惦记着大美,却没想到他已经有了具体的计划。他看着辰阁主眼里的光,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辰阁主一直这么支持他办凝露坊:“您是想,用凝露坊赚的钱,来建实验室?”
辰阁主点了点头,翻开黑色册子,里面画着实验室的设计图,还有一些标注着“克隆体培育步骤”的文字:“我查过资料,克隆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凝露坊只是第一步。等工坊走上正轨,咱们还可以开发星砂草的其他用途——比如做星砂茶、星砂糕,甚至是能清暗尘的药膏,只要能赚钱,就能尽快把实验室建起来,让大美回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