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内,文武分列,肃穆庄严。
龙椅旁设一偏座,二皇子刘哲端坐其上,行监国之权,丞相谢真立于一侧老神在在。
文臣一边,站着监察御史贺长州,大学士童洛,其后六部、三院、九寺寺卿等一众文官。
武将一侧,以瑞王爷为首,其后是白发苍苍的老将军邱子泰。
邱子泰戎马一生,镇守汉北边陲二十几年,战功赫赫,一生无儿无女,却收留了无数随他战死将士的遗孤,被先皇封为镇殿将军。
先皇曾指着他脚下的位置说,你活着便站在那里,你死了汉国有埋你的地方,也有埋你的人。
有了先皇这句话,邱子泰如磐石般立于朝堂,岿然不动,无论朝廷风云如何变幻。
邱子泰身后,站着禁军统帅方启、卫尉寺卿田光远及卫戍都城的一众武将。
“铛——铛——铛——”
晨钟三响,众大臣正欲向监国行拜礼,却听一个尖锐的嗓子拖着长音高呼:“皇……上……驾……到!”
声音未落,久未临朝的景帝步履沉稳,走上朝堂,端坐龙椅之上,众臣子山呼万岁,行三拜九叩之礼。
礼成,景帝道:“朕这些时日身体抱恙,久未与众卿同朝,诸事都由监国打理,今日朝堂可有事廷议?”
二皇子刘哲已经拉出要与张实固等人开撕的架势,昨日他与马应年等人谋划一夜,决定先从太常寺大火案入手,作下文章,没想到景帝突然临朝,将计划全部打乱,终于还是忍不住,上前一步道:“父皇,日前太常寺被大火焚毁,疑点颇多……”
景帝扫了刘哲一眼:“太常寺大火一案,我已有定论,你如有异议,与监察院,刑部大理寺众卿合议,有结果后,再呈于我。”
刘哲闻言,已知景帝态度,躬身道了声:“儿臣谨遵父皇之命。”退回到臣班之中,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报…………”一名宫内执事,拖着长音,高声唱喝:“启奏陛下……南晋使团求见!”
大殿里一片蜚声,臣子们交头接耳议论。
景帝皱了皱眉向谢真道:“谢爱卿,南晋使团觐见的日期不是明日吗?”
谢真也是一脸困惑:“……这……按礼制,南晋使团应由鸿胪寺接待,而后递呈国表方可觐见……今日……”
正在此时殿外一个宏亮的声音传来:“伽蓝寺禅宗迦印,请国主刘景一见……”
声音传来,震得殿梁之上灰尘簌簌而落,众人顿时耳鸣目眩。听闻有人直呼景帝名号,众人无不感到惊愕。立时,一队侍卫迅速涌到殿门处,排成阵列,拔刀相峙,如临大敌。
众人皆向殿外望去,只见一名中年僧人,身着黄色袈裟,静立大殿门前,双掌虔诚合十,半眯双眼,宝相庄严。
千年前,佛陀自菩提树下明悟,以佛法渡化世间苦难,圆寂后于晋国转世,一时间晋国佛教盛行,现如今北晋亡国,南晋寺庙无数,最负盛名的便是伽蓝寺,因为天下闻名的经舍便藏于伽蓝寺中。
相传佛陀毕生精研的佛法妙悟均存于经舍。因此,经舍在众多僧人眼中,乃是至高无上的存在。禅宗承佛陀衣钵,主掌经舍,虽座于伽蓝寺中,地位却远在伽蓝寺之上。
而这禅宗迦印赫然正是……经舍首座!
有禁军侍卫从四处赶来,将迦印团团围住。一名禁军统领高声提醒:“大家小心,这僧人会施妖法。”
原来刚刚南晋使团在宫门外通报,侍卫们见一僧人夹在使团之中,都觉好奇,正自打量间,却见那僧人一步跨出,人已在宫门之内,侍卫无不大惊,纷纷去追,但见那僧人每步跨出便是几丈,转瞬之间,人已来到金銮殿外。
侍卫们一拥而上当其围在当中,迦印静立,双掌合十,仿如入定。
见有人硬闯皇宫,禁军统领方启当即从殿内纵身而出,指着迦印道:“先将这妖僧给我拿下!”言罢,脚在地上用力一蹬,身形如一只大鸟,腾空而起,半空中一个停顿,双手探出,十指如钩向迦印抓去。
迦印视如不见,身形一动不动,待那方启手指快抓到肩膀,轻喝一声:“去!”
说话同时挥动衣袖,众侍卫只觉一股飓风骤然而起,顿时立足不稳,东倒西歪。电光火石之间,方启被衣袖拂中。身形如被万均之力撞击,似断线风筝一般在空中翻滚,落地后狂喷两口鲜血,不知死活。
迦印依旧双掌合十,眼睛微闭,仿佛从未动过。
众人齐齐变色,方启能做这禁军统领确有真才实学,他本是武状元出身,又在邱子泰手下立过战功,可谓身经百战,却在这僧人手下走不了一招。
以前众人对经舍的了解只是限于传闻,但见方启被迦印举手投足间重伤当场,方自心惊,经舍首座果然非同一般。
见此情形,几名武将同时跃出殿外,齐声大喝:“将他拿下!”景帝忙道:“不可造次,谢爱卿,你去过问一下。”
谢真缓步走向殿外,向迦印道:“贵国使团来访,擅闯宫禁,伤我将领!莫非……想向我大汉启衅不成?还请大师给个解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