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在紫禁城的金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莫罗在午门外下马,整了整衣冠,正要递牌子请见,忽听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莫兄!想死我了!"
莫罗回头,只见和珅穿着一身簇新的侍卫服,满面春风地快步走来。他脸上堆着热络的笑容,眼中却闪烁着精明的光。
"和兄别来无恙啊。"莫罗拱手行礼,心中却五味杂陈——作为穿越者,他深知眼前这位"二皇帝"日后的结局。但此刻,他只能将这份复杂心绪深藏心底。
"莫兄此番在金川立下大功,皇上龙颜大悦啊!"和珅亲热地拉着莫罗的手,"改日定要登门讨教用兵之道..."
两人正寒暄间,蓝翎侍卫巴特鲁从乾清门方向快步走来:"莫大人,皇上宣您即刻觐见。"
和珅识趣地松开手:"莫兄,皇上召见要紧,和某改日再登门叙旧。"
"和兄客气了。"莫罗拱手告辞,跟着巴特鲁穿过重重宫门。
养心殿的飞檐在朝阳下熠熠生辉。莫罗望着这座熟悉的宫殿,不禁感慨万千——一年前,他还是个小小的侍卫,就是在这里当值起步。如今再回来,已是二品大员、二等男爵。
"臣莫罗,恭请圣安。"他在殿外恭敬跪倒。
片刻后,殿内传来太监尖细的嗓音:"宣——镶蓝旗满洲副都统莫罗进殿!"
莫罗深吸一口气,迈过高高的门槛。殿内龙涎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乾隆皇帝端坐在龙椅上,明黄色的龙袍在晨光中格外耀眼。
"臣莫罗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莫罗行三跪九叩大礼,额头触地。
"平身。"乾隆的声音不怒自威。
莫罗起身垂手而立,余光瞥见御案上摊开的许多奏报。乾隆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突然问道:
"莫罗,你可知道朕为何急召你回京?"
殿内顿时安静得能听见铜漏滴水的声响。莫罗心跳加速——这一刻,终于来了。
养心殿内,龙涎香的气息在空气中缓缓流动。乾隆的问题像一块石头,沉甸甸地压在莫罗心头。
"回皇上,"莫罗恭敬地低着头,"臣愚钝,实不知圣意。"
乾隆轻轻放下茶盏,瓷器与紫檀木案几相触,发出清脆的声响。"去年八月起,俄罗斯便不断蚕食我北部边境。"皇帝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当时正值金川用兵,朝廷无力北顾,只得与其商议勘定边界。"
莫罗屏息听着,额角却渗出细密的汗珠,虽然跟皇帝不是第一次接触了,但每次总觉得有股威压感。
"但因种种缘故,此事一直搁置。"乾隆站起身,明黄色的龙袍下摆在金砖地上拂过,"直到腊月,俄罗斯才派人表示愿意重启谈判。然而满朝文武,竟找不出一个既通晓外语,又懂军事的合适人选。"
皇帝走到莫罗面前,目光如炬:"直到你在金川连战连捷,朕才决定——派你作为副使,参与此次边界勘定。"
莫罗心头一跳。虽然早从景琛那里听过风声,但真从皇帝口中说出,还是让他脊背发凉。上次仅仅因为与锡兰使者多说了几句外语,提到了英吉利,就引起乾隆猜忌,这次又派自己这差事,虽然自己也曾想过勘定边境也是好事,但眼前的这位君王可是出了名的怕西方思想流入而影响清朝统治基础的人…
"怎么?"乾隆似乎看穿了他的顾虑,"不愿意?"
"臣不敢!"莫罗连忙跪下,"只是担心才疏学浅,有负圣恩。"
乾隆轻笑一声:"此事你只管放心去办。朕只有一点要求——"皇帝突然加重语气,"寸土不让!"
"臣领旨!"莫罗深深叩首。
"起来吧。"乾隆转身回到龙椅,"离出发还有七日,你好好熟悉俄罗斯的情况,以及边界争议的来龙去脉。理藩院已经准备了相关文书。"
"臣明白。"
"退下吧。"
但莫罗站在原地并未离去。
乾隆转头目光如炬地看向莫罗:"爱卿可还有事要奏?"
莫罗深吸一口气,又跪伏在地:"臣在金川时,随臣入川的火器营四名护军校及兵勇朝鲁、萨哈二人作战勇猛,恳请皇上恩准封赏。"
殿内一时寂静。莫罗知道此举或有结党之嫌,但他更清楚乾隆对战功封赏向来大方,何况这些都是小角色。
果然,乾隆沉吟片刻后道:"准了。护军校皆由六品升从五品,朝鲁、萨哈二人赏从九品衔。"
"臣代他们叩谢皇恩。"莫罗额头触地,犹豫片刻又道,"微臣...还有一事相求。"
乾隆似笑非笑地看着莫罗,抬了抬眼皮:"可是为了你那两个红颜知己?"
"皇上圣明。"莫罗硬着头皮道,"刘颜与白初雪对臣体贴入微,微臣斗胆恳请..."
"朕记得她们都不是旗人吧?"乾隆轻飘飘一句话,让莫罗顿时语塞。
确实,以他现在的功劳,远不足以让皇帝破例给汉女抬旗。莫罗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