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特大持枪抢劫案,在案发后短短四十八小时内,以一种堪称奇迹般的速度,闪电告破。
这个消息,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瞬间席卷了整个汉东省。
当省电视台在晚间新闻的头条,用一种无比激昂的语调,播报了抓捕现场的画面——那堆积如山的现金、被死死按在地上的悍匪、以及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手臂上那道清晰的、还在渗血的伤口时,整个汉东的舆论,彻底沸腾了。
前几日,因为银行被抢而弥漫在城市上空的恐慌和不安,瞬间被一种巨大的、名为“安全感”的狂喜所取代。
市民们奔走相告,网络上,“祁厅长神勇”的词条一度冲上热搜。
祁同伟的名字,在这一刻,与“英雄”二字,被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然而,对于远在北京的中组部考察组来说,这个消息带来的,却不是狂喜,而是深深的、难以言喻的震撼。
……
省委招待所,三号贵宾楼。
考察组组长郑国梁的房间里,气氛凝重。
房间里没有开大灯,只有一盏台灯亮着,将桌上那份刚刚由省公安厅递交的、关于“11·15”抢劫案的结案报告,照得雪白刺眼。
考察组的几位核心成员,都聚集在这里。
“太快了……快得有些不真实。”一位负责具体谈话的副组长,看着报告,眉头紧锁,喃喃自语,“从案发到破案,不到两天。对手是持有重型武器的职业悍匪,现场还发生了激烈枪战。这……这简直就是电影里的情节。”
另一位年轻的成员也附和道:“是啊,组长。这一切……会不会太完美了?时间点也太巧了,恰好就在我们考察的关键时期。这会不会是……一场为了应对考察,而精心编排的‘政绩秀’?”
这个猜测,像一团阴云,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他们都是在体制内浸淫多年的老手,见过了太多为了政绩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事情。
祁同伟的能力,他们不怀疑,但这份能力,如果用错了地方,那将比平庸更可怕。
郑国梁没有说话。
他只是静静地,一页一页地翻看着那份报告。
报告写得极为详尽,从现场弹道分析,到祁同伟那堪称“神来之笔”的逻辑推理,再到最后突击抓捕的战术部署,每一个环节都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但他知道,纸面上的东西,是可以伪造的。
他抬起头,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闪烁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锐利。
“小王,”他对那位年轻的成员说道,“你现在,立刻去一趟市第一人民医院。不要通过省里安排的渠道,就以我们考察组的名义直接去。我要一份关于祁同伟同志伤情的最原始、最详细的法医鉴定报告。我要知道,那颗子弹的型号,射入的角度,以及伤口形成的具体情况。”
他又转向那位副组长:“老李,你辛苦一下,去一趟省厅的物证中心。我要亲眼看看那几个被缴获的现金箱,还有那几支被查获的自动步枪。另外,我要一份对那几名被捕悍匪的背景审查报告,特别是他们的境外活动记录。”
“是!”两人立刻领命而去。
郑国梁知道,是真是假,一验便知。
真正的枪林弹雨,是无法伪造的。
……
几个小时后,当两份独立的调查结果,摆在郑国梁面前时,他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难以掩饰的震惊表情。
医院的法医鉴定报告写得清清楚楚:祁同伟右上臂的伤口,为7.62毫米口径步枪子弹造成的贯穿性擦伤。子弹以一个极小的角度,高速擦过他的手臂,撕裂了肌肉,距离肱骨动脉,仅仅只有不到一公分!如果角度再偏一点,他这条胳膊,就算废了!
而物证中心那边的反馈,更是让人心惊。
那几名悍匪,全部有境外服役背景,是真正的亡命之徒。
现场缴获的AK-47,是经过改装的军用版本,火力凶猛。
而那几个现金箱上,布满了弹孔,足以证明当时枪战的激烈程度。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那不是一场秀。
那是一场真正的、你死我活的、足以让任何一个养尊处优的官员闻风丧胆的血战!
而祁同伟,不仅是这场血战的指挥官,更是亲临一线、身先士卒的战士!
郑国梁缓缓地合上了报告。
那些关于祁同伟“投机钻营”、“作风霸道”的黑材料,在这一刻,显得是那么的苍白和可笑。
他站起身,对秘书说道:“备车,去医院。我要亲自去探望一下同伟同志。”
……
汉东省第一人民医院,高干病房。
当郑国梁在高育良的陪同下,推开病房门时,看到的,却不是一个躺在床上安心养伤的病人。
祁同伟正半靠在床头,他受伤的右臂被绷带吊着,左手却还拿着一份关于“11·15”案后续审讯的卷宗,正和省厅的副厅长低声讨论着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