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平江路的时候,雨势稍稍减弱了一些,但细密的雨丝仍如牛毛般飘洒着。巷子里的青石板被雨水冲洗得光滑如镜,反射出红灯笼散发的温暖光芒,仿佛给这幽深的小巷铺上了一层红绸。
许杰一只手撑着雨伞,另一只手牵着安安,小心翼翼地走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陆沉则背着已经熟睡的砚砚,跟在他们身后。王雪则紧紧地护着珩珩,生怕他一不小心滑倒在这湿滑的地面上。
当他们走到巷子口时,一只橘黄色的猫咪突然从一辆汽车底下窜了出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把珩珩吓了一大跳,他像只受惊的小兔子一样,紧紧抱住王雪的腿,眼眶里的泪水瞬间就涌了出来。
许杰见状,连忙蹲下身子,轻声安慰珩珩。他指着那只橘猫的尾巴,笑着对珩珩说:“你看,那只小猫咪的尾巴上挂着水珠呢,像不像一串珍珠呀?”珩珩听了,好奇地顺着许杰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那只橘猫的尾巴上挂着几颗晶莹的水珠,在红灯笼的映照下,宛如珍珠般闪闪发光。
珩珩的目光完全被眼前这有趣的景象所吸引,他的注意力完全从恐惧中转移开来,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好奇心。他瞪大了眼睛,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脸上逐渐浮现出一丝笑容。
白墙黑瓦的民宿静静地矗立在雨雾之中,宛如一幅水墨画,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它与外界的喧嚣完全隔绝开来,仿佛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
老板娘阿梅听到有客人到来的声音,急忙从屋里迎了出来。她面带微笑,热情地招呼着他们,让人感到格外亲切。阿梅引领着客人穿过一扇古色古香的木门,走进了院子里。
一进入院子,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微风轻轻拂过,吹动了屋檐下悬挂的风铃,发出清脆而悦耳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场交响乐。这美妙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让人的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
雨珠顺着瓦檐缓缓滑落,一滴一滴地敲打着青石地面,发出有节奏的滴答声。这声音宛如一首美妙的乐章,与风铃的声音相互交织,为这个宁静的院子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翠绿,生机勃勃。
王雪轻轻地走进屋子,生怕惊醒了熟睡中的砚砚。她小心翼翼地将砚砚放在沙发上,然后直起身子,与珩珩、安安一同好奇地打量着屋里的木雕和竹编。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展现出了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和独特创意,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木雕作品栩栩如生,有的是灵动的动物,有的是精致的人物,每一个细节都被雕刻得十分逼真,仿佛它们随时都会从木头上跳出来一般。竹编则更为细腻,各种形状的竹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精美的图案和造型,既有传统的中国元素,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让人眼前一亮。
王雪、珩珩和安安一边欣赏着这些手工艺品,一边低声交谈着,对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赞不绝口。他们感叹着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同时也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充满了期待。
阿梅小心翼翼地端着几杯热气腾腾的姜茶,缓缓地走了过来。她面带微笑,温柔的声音仿佛能驱散这阴雨天的寒冷:“下雨天,喝点姜茶可以暖暖身子哦。”
这杯姜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热气腾腾的,让人不禁想要立刻喝上一口。阿梅的关怀让人感到格外温暖,仿佛这杯姜茶不仅仅是一杯饮品,更是一份浓浓的情谊。
他们的房间位于阁楼,虽然空间不大,但却布置得温馨舒适。许杰和陆沉正合力组装着一张儿童床,这是为即将到来的孩子准备的。然而,就在他们快要完成的时候,一个小麻烦出现了——床板的一根横梁怎么也无法与螺丝孔对齐。
许杰皱起眉头,仔细观察着这个问题:“这孔位明显偏了啊。”他有些懊恼地说道。
陆沉也凑过来检查了一下,点头道:“可能是出厂时打偏了。”他思考片刻后说,“我去问问老板娘有没有工具,看看能不能调整一下。”
与此同时,王雪正带着孩子们在窗边看雨。雨滴敲打着窗户,发出清脆的声响。王雪微笑着给孩子们讲起了“雨打芭蕉”的诗句,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4. 小小的冲突
许杰和陆沉在房间里忙碌了好一会儿,可那张床依旧摇摇晃晃,仿佛随时都会散架。许杰的耐心渐渐被消磨殆尽,他的声音不由自主地抬高了八度:“这床根本就没法睡啊!要是孩子不小心从上面摔下来,那可怎么办?”
陆沉同样感到有些无奈,他一边用手扶住床沿,一边解释道:“我已经尽力去固定它了,但这床确实不太稳。”
就在这时,王雪听到了房间里的动静,她急匆匆地跑上楼来。一进门,她首先安抚了一下被吓到的孩子们,然后转身对许杰和陆沉说:“别着急,大家一起想想办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