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时序绿洲”如同风暴眼中唯一宁静的光点,在凋零古树那死寂的灰白背景下顽强地闪耀着。陆见和苏半夏盘坐其中,心神完全沉浸在对三枚基础“音符”的感悟与调和之中。
代表“生长律动”的白色符文,如同心脏般平稳搏动,散发着蓬勃的生机与确定的结构感。
代表“时光低语”的银色符文,如同流淌的沙河,带着无可阻挡的韵律与周期性的循环。
代表“凋零终末”的灰色符文,则如同静谧的深渊,蕴含着万物归寂的必然与空灵的自由。
这三者,看似对立,实则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宇宙循环。生长需要时间,时间孕育生长,也导向凋零;凋零并非绝对的终结,而是物质与能量的重组,为新的生长埋下伏笔,其过程本身也在时间之中。
他们不再将这三者视为孤立的法则碎片,而是尝试理解它们之间内在的、固有的和谐。陆见通过引力感知,去捕捉物质在生长、存续、衰变过程中,其质量分布变化所引发的引力场微妙变迁,那本身就是一首由时空与物质共同谱写的、无声的交响诗。苏半夏则以秩序之力为弦,尝试同时拨动代表“生长”、“时光”、“凋零”的三种频率,寻找那个能让它们共鸣而非冲突的、奇妙的共振点。
这是一个极其精微的过程,需要两人心神完全同步,对自身力量的掌控达到前所未有的入微境界。他们的意识在“源核之晶”与秩序之力的桥梁连接下,几乎融为一体,共同在这法则的海洋中探索。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
时间在“绿洲”内仿佛被拉长,又仿佛被压缩。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
当陆见对引力场在生命轮回中扮演的“塑造者”与“见证者”角色有了更深领悟,当苏半夏成功地将一丝秩序之力同时染上生长的翠绿、时间的银辉与凋零的灰寂,并让它们如同三股不同颜色的丝线般和谐缠绕时——
“嗡……”
一声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响彻在两人灵魂深处的、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嗡鸣,从他们意识交融的核心处诞生!
那三枚悬浮在他们意识中的基础符文,仿佛被这声嗡鸣唤醒,不再是孤立的光点,而是自发地、以一种蕴含至理的方式,缓缓围绕着一个无形的中心旋转起来!白色、银色、灰色的光流交织,形成一个微小却稳定的三重漩涡!
就在这三重漩涡成型的刹那!
一股无法形容的、超越了单一法则层面的和谐波动,以他们为中心,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猛地扩散开来!
这股波动扫过“生命时序绿洲”,那层翠绿的苔藓瞬间变得更加鲜活,生长速度肉眼可见地加快,甚至开出了几朵散发着微光的小花!波动扫过外界的凋零领域,那灰白色的死寂气息仿佛被注入了某种“活性”,虽然并未逆转凋零的过程,但那绝对的、令人绝望的沉寂感被打破了,多了一丝……动态平衡的意味!
就连那棵巨大的凋零古树,其灰白色的树干也仿佛流过一道极其微弱的、几乎不可察的光晕,那持续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凋零过程,似乎出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暂缓!
这并非他们创造了新的法则,而是他们通过自身的理解与调和,引动了这片宇宙底层固有的、统御生长、时间与凋零的太初和谐!
他们成功地将三枚基础“音符”,初步编织成了一小段属于自己的 “基础乐章” !
虽然这段“乐章”还极其简陋、微弱,范围也仅限于他们自身和周围极小区域,但其代表的意义无比重大——他们证明了,不同文明、不同形态的生命,可以通过理解宇宙的底层代码,达到某种程度的“频率协调”,奏响共鸣的序曲!
这股独特的和谐波动,显然也惊动了“初始苗圃”本身,或者说,惊动了维系这片遗迹的某种古老意识。
天空中的暗红与银脉骤然亮起,整个苗圃的能量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沸腾、汇聚!他们脚下的大地剧烈震动,前方的空间如同帘幕般向两侧拉开,显露出一个之前并不存在的、由纯粹能量构成的光之门扉。门扉之内,并非具体的景象,而是一片旋转的、蕴含着无限可能与古老信息的混沌星璇。
一个苍茫、古老、不带任何情感,却蕴含着无尽智慧与力量的意念,如同从宇宙诞生之初传来,直接降临在两人的心湖:
“后来者……汝等已初步触及三相之衡,奏响太初之回响……”
“此乃……‘共鸣’之始基。”
“前进……穿过‘真理之门’……汝等将直面……‘太初共鸣之种’……”
“获取它……理解它……或……被其同化……”
“太初共鸣之种”!
传说中蕴含着最古老、最完整“乐章”碎片的终极奥秘!竟然真的存在于此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