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绿色的光雾如同温暖的海洋,将“启明星号”温柔地包裹。这里没有星海的冰冷,没有战争的喧嚣,只有一种源自生命本源的、深沉的宁静。时间仿佛也放缓了脚步,与外界的急流险滩隔绝开来。
确认暂时安全后,莉娜第一时间下达了指令:“全员,轮流休整,优先恢复体力。医疗组密切关注所有船员状况,尤其是精神透支人员。工程部,全面评估舰船损伤,利用现有条件进行最大程度的修复,重点检查跃迁引擎和主护盾发生器。”
命令被迅速执行。疲惫不堪的船员们终于可以放下紧绷的神经,陷入深沉的睡眠。医疗舱内,温和的再生射线和舒缓的精神波谱帮助着人们修复身体的创伤与精神的疲惫。
而在这片奇异空间的中央,那团翠绿光球虽然已经隐匿,但其散发出的生命能量依旧弥漫在整个区域,潜移默化地滋养着一切。工程师们惊讶地发现,不仅舰体的结构性损伤在以远超平时的速度被那些翠绿光丝修复,就连一些精密元件的疲劳损伤和老旧线路,都在这种生命能量的浸润下,焕发出新的活力。整个“启明星号”仿佛在进行一场深层次的“新陈代谢”,状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
陆见、苏半夏和莉娜这三位核心,则聚集在了舰桥旁的战术分析室内。短暂的休整后,他们必须规划下一步。
“我们在这里能停留多久?”莉娜看着外面永恒不变的翠绿光雾,问道。这片安全区不可能是无限的。
陆见感受着周围空间的能量流动,以及手腕上翡翠藤蔓传来的微弱指引:“不确定。但绿色方舟留下的‘邀请’是清晰的。这片空间像是一个临时的避风港,它的能量正在缓慢消耗。我感觉,当我们彻底恢复,或者主动触发离开的机制时,它就会将我们‘送’出去,并指引我们前往星图标注的节点。”
苏半夏点了点头,她的秩序之力对环境的稳定性尤为敏感:“这里的能量场非常稳定,但确实存在一个极其缓慢的衰减趋势。留给我们恢复和准备的时间,估计不会超过标准时间的几十个周期(约数周)。”
时间有限,必须高效利用。
“那么,首要任务明确。”莉娜总结道,“第一,全力修复舰船,确保恢复甚至超越最佳状态。第二,陆见,你需要尽快完全恢复,并进一步熟悉‘源核之晶’的力量,尤其是引力操控,它在实战中证明价值巨大。第三,苏半夏,你的秩序之力同样需要精进,我们需要你更坚固的盾。第四……”
她看向陆见:“我们需要开始尝试解析‘火种’中关于‘共鸣之核’的残缺信息。这可能是我们对抗‘主宰’,乃至与绿色方舟这类文明深入交流的关键。”
陆见郑重颔首。“火种”中蕴含的信息太过庞大危险,之前只是粗略浏览。如今有了相对安全的环境,必须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计划已定,三人立刻分头行动。
莉娜坐镇舰桥,统筹全局,监督修复进度,并命令导航官和技术官,结合绿色方舟留下的星图片段,开始推演前往那个高亮节点的最佳航线,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
苏半夏则回到了静修室。周围充沛的生命能量让她无需担心消耗,可以更加专注地锤炼她的秩序之力。她回想着之前战斗中,秩序力场对抗“归墟之力”时的感受,尝试着将那种“梳理”与“排斥”混乱的特性更加固化,甚至探索能否将秩序之力凝聚成更具攻击性的形态,比如……短暂的“秩序禁锢”或者小范围的“规则抹除”?这些都是全新的领域,需要她用心去感悟和尝试。
而陆见,则再次进入了加固冥想室。
这一次,他的状态与之前截然不同。意识海中,“源核之晶”在生命能量的持续滋养下,不仅完全恢复,那幽蓝的星辉似乎比之前更加纯粹和深邃了几分。他与晶体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仿佛成为了他意识延伸的一部分。
他首先花费了大量时间,巩固和深化对基础引力操控的掌握。在冥想室内,他不再满足于让尘埃悬浮,而是开始尝试更精细的操作:模拟小型引力陷阱,制造局部的失重或超重区域,甚至尝试用引力场去“感知”舰船外部那片翠绿光雾的能量流动结构。
每一次成功的尝试,都让他对这股力量的理解加深一层。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感官”,让他能够“触摸”到宇宙最基本的骨架。
在引力操控的练习间隙,他开始将大部分心神,沉入那团纯白的“火种”之中。
这一次,他不再是被动接收那些关于“主宰”单位和“归墟之力”的宏观信息。他的目标,是那残缺的、关于 “共鸣之核” 的关键片段。
他的意念,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小心翼翼地深入到“火种”信息流的断裂处。那里充满了混乱的能量湍流和破碎的思维残片,是虚空鲸族在最后时刻,触及禁忌或力有不逮的证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