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绑定情报系统后我逆袭了 > 第9章 启明之困

日子像村口那架吱呀呀的老水车,一圈又一圈,碾着晨露和夕阳,慢悠悠地转着。

李青河的生活,被清晰地分成了三块。

天刚蒙蒙亮,鸡叫头遍,他就得跟着父亲李大山和三个哥哥爬起来。

草草扒拉几口能照见人影的稀糊糊,扛上磨得锃亮的锄头,踩着沾满露水的田埂,一头扎进自家的几亩薄田里。

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混杂着青草和牛粪的味道。

太阳还没露脸,空气清凉。

李青河个头小,力气也最弱,干的自然是最轻省的活——拔草。

他弯着腰,在一垄垄绿油油的庄稼苗里仔细辨认,把那些抢养分的杂草连根薅起,丢到田埂上堆着。

大哥李青山,像头沉默的壮牛,挥舞着沉重的锄头,一下一下,又深又稳地翻着板结的硬土,黝黑的脊梁上很快滚下汗珠。

二哥李青林手脚麻利,跟在父亲后面点种、覆土,时不时直起腰,擦把汗,咧着嘴说几句俏皮话,逗得旁边的三哥李青锋嘿嘿直笑。

李青锋则负责挑水,两只不大的木桶压在他刚长开的肩膀上,一趟趟往返于田埂和水渠之间,脚步踩得泥土噗噗作响。

“青河,看仔细点,别把苗当草拔了!”

父亲李大山直起腰,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声音不高,却带着庄稼人特有的实在。

“知道了,爹。”

李青河应着,声音不大,却没了过去的含糊。

他拔草的动作很认真,虽然慢,但几乎没出过错。

偶尔抬头,看着父兄们被汗水浸透的后背在晨光里一起一伏,心里有种沉甸甸的踏实感。

这就是他的根。

日头毒起来的时候,李大山挥挥手:

“行了,青锋、青河,你俩去族学吧,别耽误了老秀才的时辰。”

李青锋如蒙大赦,把扁担往地上一扔,拉起李青河就跑。

李青河拍拍手上的泥,跟父亲和大哥二哥招呼一声,跟着三哥往村子东头赶。

族学里,依旧是那股陈年木头和劣质墨汁混合的味儿。

老秀才李守文,拖着长腔念着“人之初,性本善”。

李青河规规矩矩坐在李青锋旁边,面前摊着那本卷了边的《千字文》。

他当然认得这些字。但他得装。

他学着旁边孩子的样子,眉头微蹙,手指笨拙地跟着老秀才的戒尺在破旧的纸页上比划,嘴里含混不清地跟着念。

偶尔老秀才提问,点到他的名字,他就故意慢半拍,回答得磕磕巴巴,眼神带着点恰到好处的茫然。

“嗯,刚开窍,能念成这样,也算不易了。”

老秀才捋着花白的胡子,对他的“愚钝”倒显出几分宽容。

李青锋则在一旁挤眉弄眼,用口型无声地给他提示,李青河心里好笑,脸上还得装着恍然大悟的样子。

中午在族学啃完自带的杂粮饼子,下午没课时,李青河又回到地里。

他力气还是小,干不了重活,就帮着捡拾翻出来的土块,或者跟在二哥后面点种。

休息时,一家子坐在田埂的树荫下喝水。

二哥李青林会讲些从货郎那儿听来的半真半假的奇闻异事,逗得大家哈哈笑。

李青锋则绘声绘色地学老秀才摇头晃脑的样子,被大哥一巴掌拍在后脑勺:

“没大没小!”

李青河也跟着笑,看着哥哥们打闹,感受着汗水黏在衣服上的燥热,和树荫下短暂的清凉,心里那点因为修炼不顺而生的焦躁,似乎也被这平凡的热气蒸腾得淡了些。

【叮!】

每天子时,那个冰冷的提示音从未缺席。

【今日情报(生活类):村西头张屠户家后墙根那棵老桑树,朝南的枝丫上挂了个废弃的蜂巢,里面残留的野蜂蜜已凝成块,小心取下可食。】

【今日情报(生活类):明日村东头赵木匠家嫁女,席面有剩,李张氏若带人前去帮厨,可得半碗荤油渣。】

【今日情报(生活类):后山向阳坡那片野葱,因前几日小雨,长得格外肥嫩,可采来烙饼。】

情报依旧琐碎,李青河默默记下。

隔天,他会“无意中”发现那个蜂巢,小心弄下几块凝固的蜂蜜,递给母亲张氏时,换来她惊喜又心疼的眼神:

“你这孩子,爬那么高多危险!”

蜂蜜融在温水里,每人分到一小口,那丝难得的甜味能润泽整个下午。

帮厨那天,他跟在母亲身后,老老实实地在赵木匠家后院洗碗刷盘子。

忙活完,果然得了小半碗油光发亮、香气扑鼻的荤油渣。

张氏宝贝似的捧回来,晚上切碎了和在野菜糊糊里,那一点点油腥味,让全家的晚饭都多了几分难得的满足。

李大山嚼着饼子,含糊地夸了一句:

“青河懂事了。”

日子就在这平淡的劳作、读书和偶尔一点点“小运气”带来的改善中滑过。

一个月的光景,在李青河身上留下了痕迹。

脸上多了点血色,不再是之前的惨白,胳膊腿虽然依旧细瘦,但似乎结实了些。

和三个哥哥的关系也更亲近自然了。

大哥老实憨厚话不多,但会在他拔草时顺手把他够不到的远处杂草也薅了。

二哥总爱逗他,塞给他个刚抓的蚂蚱或者一颗特别圆的石子。

三哥李青锋更是把他当成了“战友”,一起对抗老秀才的“念经”和繁重的农活。

唯有夜深人静,当他独自盘坐在溪中青石上,沐浴着清冷月华时,那份被白日生活掩盖的焦灼才会清晰地浮现出来。

一个月了!

丹田里的那粒“种子”在持续不断的修炼下,确实壮大了一圈,散发出的温热感也稳定清晰了许多。

每一次引气入体,那丝热流也比最初粗壮了一点。

然而,眉心深处那片混沌之地,那个他耗费无数心力、每晚都咬牙尝试构筑的【启明】脉门,依旧如同一个顽固的死结!

那粒微弱的光点印记还在,像个倔强又脆弱的小火星。

他每晚都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丹田里那丝壮大了一些的灵气,沿着那条细微得几乎不存在的路径,艰难地逆流而上,冲击眉心那片混沌。

每一次,那丝灵气抵达目的地后,他都拼尽全力,用意念去“捶打”、“凝聚”,试图将它塑造成一块稳固的基石。

可每一次,结果都一样!

那丝灵气要么像撞在无形的铜墙铁壁上,耗尽了力气也纹丝不动,最终溃散回丹田。

要么勉强在混沌中留下一点更亮些的印记,但离真正稳固的“门”依旧遥不可及!而且,那印记根本无法沟通,无法引导丝毫力量流转全身。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汗水顺着李青河的鬓角滑落,滴在冰冷的青石上。

他疲惫地睁开眼,望着倒映着星月的溪水,胸口憋着一股闷气。

为什么?明明传承图谱清晰无比,构筑方法也写得明明白白,为什么就是不行?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再急于尝试下一次冲击。

心神沉入意识深处,仔仔细细地“翻阅”那烙印在脑海中的《月湖灵溪篇》启灵卷。

【……启明之门,乃灵光初照之地,沟通内外之桥。筑此门,非朝夕之功,需引气沛然,如溪流汇聚,方有破壁开光之力……】

【……气若游丝,强行冲关,犹蚍蜉撼树,徒耗精神,反伤本源……】

【……引气入体为基,然欲启灵门,丹田之气需充盈若小潭,引动之时,当有江河奔涌之势……】

李青河的目光死死钉在“气若游丝,强行冲关,徒耗精神”、“丹田之气需充盈若小潭”、“江河奔涌之势”这几行字上!

如同醍醐灌顶!

他猛地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

不是方法错了!是“料”不够!

他丹田里这点引气入体得来的灵气,顶多算是一条刚冒头的小水沟,细得可怜!而构筑【启明】脉门,需要的是足以形成“奔涌之势”的江河之力!是充盈如小潭的积累!

用一条小水沟的水流,去冲击一道厚重的堤坝,去建造一座稳固的大门?

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怪不得每次都撞得头破血流,无功而返!不

是门太坚固,是他自己太弱!力量根本不够!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李青河喃喃自语,声音在哗哗的水声中几不可闻,却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苦涩。

启灵之路,第一步引气入体是门槛,第二步构筑脉门才是真正的考验!

而考验的核心,就是积累!是水磨工夫!

是让丹田那点微末的灵气,从“游丝”壮大到“溪流”,再到“江河”的过程!

这需要时间,需要海量的灵气积累!

比他之前预想的,要漫长得多,艰难得多!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瘦弱,带着干农活留下的老茧。

前路依然清晰,却比他想象的更加崎岖漫长。

月光清冷,溪水奔流不息。

李青河深吸一口带着水汽的凉气,压下心头的急躁。

急不得。

那就,继续积攒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