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波妞:
阳台的风掀起碎花窗帘时,总带着一点楼下香樟的气息。
我趴在新换的护栏上数落叶,指尖划过冰凉的钢管,蹭过接缝处那块微微凸起的焊痕——
阳光把护栏的影子拓在地板上,像一道沉默的刻度,突然就想起装修时,你蹲在地上跟焊工师傅较劲儿的模样。
那天,你穿的蓝色工装裤沾着铁锈,裤脚卷到膝盖,露出小腿上被钢筋划破的红痕。
焊工师傅把焊枪往地上一搁:
“小伙子,这护栏承重早超标了,再焊就成铁疙瘩了。”
你没说话,直接蹲下去,手指抠着刚焊好的接口,指甲缝里嵌着的水泥灰蹭在银亮的钢管上,划出一道灰印:
“我女友总爱趴在这儿看楼下的猫打架,有时候能蹲半个钟,身子探出去大半。我得让她趴着稳当。”
风卷着你的话,撞在护栏上。
我躲在楼梯口的阴影里,突然发现你说“她”的时候,尾音软得像被阳光泡过。
你捏着扳手敲了敲焊点,声音比风还硬:
“再焊两道,螺丝得用加粗的,我要它能扛住两个人的重量。”
师傅笑你太较真:
“阳台护栏嘛,够结实就行。”
风卷着沙粒打在安全帽上,你抬头时,我看见你眼里的光比焊花还亮:
“再加一道横杠,螺丝用加粗的,就这儿——”
你在我平时搁手肘的位置敲了敲,
“她喜欢把下巴搁在这儿,得磨得光溜点,别蹭破了皮。”
后来才发现,那道横杠的高度正好到我胸口,磨得发亮的弧度,竟跟我下巴的曲线严丝合缝。
前晚,我翻你那部屏幕裂了道缝的旧手机时,充电口接触不良,屏幕亮了又暗,像在跟我较劲。
指尖划到微信收藏夹最底层,突然弹出一条凌晨三点十七分的消息截图,是你给工长发的——
屏幕上的字挤得密密麻麻,宋体小得快要看不清,开头却用加粗的黑体写着《建筑护栏安全规范》,像一份郑重的呈文。
下面列着三条:
“1. 承重必须改至2.0kN/m(原1.5kN/m,附规范第3.2.4条截图);2. 焊点做三层防腐处理,用环氧树脂漆;3. 钢管表面抛光至Ra≤0.8μm,防冬季结霜打滑。”
最末一行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箭头,红墨水似的,指着屏幕边缘一个模糊的小圆圈,旁边标着一行小字:
“此处为她常趴的位置,横杠高度需距台面65cm(她坐高约158cm)。”
我捏着手机的手突然发颤,充电线从掌心滑下去,在地板上磕出轻响。
这才想起换护栏的前一晚,你说去工地盯进度,凌晨五点才回来,眼底的红血丝像爬满了蛛网。
我抱怨你“不用这么拼”,你却从口袋里摸出一颗水果糖塞给我,说“师傅夸我懂行”。
糖纸在你掌心,揉得发皱。
原来那夜里,你根本没去工地,是蹲在办公室的折叠床上,对着建筑规范一条条比对,连我坐高多少、手肘习惯搁在哪,都量了又量。
手机相册里还存着一张你拍的阳台照片,用红笔在我常趴的位置画了个圈,旁边写着“此处钢管需加厚2mm”。
拍照时间是凌晨两点零三分,背景里能看见你宿舍的窗帘没拉严,月光漏进来,在屏幕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影子,像你当时弯着腰打字的模样。
突然想起你给工长发消息的那天,我正对着韩剧里的阳台哭:
“要是咱们的护栏,也这么结实就好了。”
你当时在旁边修台灯,头也没抬地说:
“放心,肯定比韩剧里的结实。”
我以为是随口安慰,却不知你转头就去翻了几百页的规范,把一句戏言,熬成了凌晨三点的郑重。
我手指抚过屏幕上那个红箭头,突然摸到裂纹边缘的毛刺——
这手机是去年深秋买的。那时装修材料刚涨价,为了省钱。
你听说手机店店庆,前五十名进店能领五百块优惠券,就裹着我的旧棉袄,从夜里十点蹲到凌晨五点。
我去送早餐时,看见你缩在台阶角落打盹,手里还攥着那张写满优惠规则的宣传单,边角都冻硬了。
手机摔裂那天,是我们在专卖店搬瓷砖样品。
你为了护着我选的那箱浅灰仿古砖,手背撞在墙角的钢管上,手机从口袋滑出来,屏幕“咔嗒”裂成蜘蛛网状。
你蹲在地上捡碎片时,手指都在抖,旁人笑你“不就个旧手机嘛”,你却把碎片小心翼翼拢进塑料袋,说“还能凑合用,省下来的钱,够买一袋填缝剂”。
后来,我才发现,你手机壳里总夹着那张皱巴巴的优惠券,五百块的额度,刚好够给护栏多加一道横杠。
可就是这部舍不得换的旧手机里,藏着比任何新手机都贵重的东西:
是你把“她要稳当”四个字,拆成了kN/m、防腐漆、65cm的具体数字,熬了半宿,焊进了每道冰冷的接缝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