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觉醒超能,我在深山缔造星际文明 > 第31章 多款新设备安装

次日清晨,沈渊匆匆解决早餐,便快步下到基地。

今日,他与星海身负为基地安装全新设备的重大使命。

这些设备都是他上月日夜钻研、精心制造的成果。

包括灵视A型全域感知雷达、光刃A型激光防御系统、幽灵A型全域侦察无人机系统,以及幻影A型全域量子通信网络。

一踏入基地,沈渊马上向星海下达指令。

要求其迅速安排机械工蚁各就各位,全力做好设备安装的前期准备工作。

随后,他站在一旁,专注地盯着机械工蚁的一举一动。

密切关注安装作业的进展。

在雷达天线的安装区域,星海凭借强大运算能力。

精准操控机械工蚁,迅速将天线与支架牢牢紧固。

与此同时,沈渊手持角度测量仪。

依据雷达探测原理,娴熟且快速地测量并微调天线角度。

力求达到最精准状态,让雷达发挥最佳探测性能。

他还指挥机械工蚁实施一系列伪装隐蔽措施。

使雷达完美融入周边环境。

这时,星海开始介绍灵视A型全域感知雷达的参数及性能。

“沈渊,这灵视A型全域感知雷达堪称一款高度集成化的多用途地面雷达系统。

就是咱们基地的‘千里眼’。

它的核心技术是巧妙压缩电磁波相位。

突破了衍射极限,实现超远距离探测。

内部仿生处理器能模拟人类战术直觉。

对敌方行动预判的误差率低于0.5%。

雷达表面覆盖纳米级变色材料。

能随周边地貌迅速变色完成伪装。

展开时,它是直径50米、高20米的正六边形阵列。

搭配可折叠相位天线,极具科技感。

运输或存放时,能缩为8x4x3米的集装箱模块,方便快速部署。

其探测能力惊人,对空最大探测距离达公里。

高速飞行的弹道导弹、具备隐身能力的超音速飞行器都逃不过它的探测。

对地面或海面目标,追踪范围有5000公里。

能精准识别坦克、舰船等动态。

在穿透模式下,对地下或深海的探测深度达3000米。

开启超频模式,能对全域进行大规模扫描,覆盖半径1.5万公里。

虽然精度会下降30%,但可持续工作1小时。

还能同时锁定追踪个目标。

此外,它还有独特的生命探测功能。

可识别100公里内的人体生物信号,在废墟搜救等场景很有用。

雷达配备量子加密通信屏障,覆盖半径1000公里。

能阻断外界无线侦听,保障信息安全。

还集成了量子通信中继器,可实时向指挥中心同步数据。”

紧接着,沈渊快步朝着光刃A型激光防御系统的安装点走去。

到达后,他严格依照校准流程。

快速对激光发射装置的各项参数展开全面细致检查。

检查中,他灵活调整激光功率。

精准校准发射角度,多次模拟不同工况下的打击场景。

动态调整参数,确保系统在各种复杂情况下都能精准打击。

同时,他迅速启动应急程序。

对隐藏基座的应急响应性能开展严格测试。

星海继续介绍:“这款光刃A型激光防御系统可是咱们基地近程防空与反导的‘利刃’。

专门应对无人机蜂群、高超音速导弹等威胁目标。

它发射的高能激光峰值功率高达3000kw。

在500公里半径范围内,0.1秒就能击穿20cm厚的钢板。

小型无人机瞬间就会被熔毁,杀伤力强大。

系统配备10座旋转炮塔,每个炮塔内有16组激光发射器。

每秒可切换攻击160个目标。

凭借先进的弹道智能AI测算技术,对50马赫以下目标拦截成功率高达99%以上。

通过集成阵列技术,16束激光可聚焦融合。

单发杀伤效果大幅提升,射程也翻倍。

系统表面涂有抗干扰涂层,能抵御常规Emp和激光致盲武器干扰。

还可接入雷达、红外及可见光追踪数据。

在浓雾等恶劣天气下,效能下降不超过10%。

不过在暴雨、沙尘暴等极端恶劣天气下,激光衰减率会超过25%。

全功率运行时,每射击30次就需停机冷却1分钟。

防止镜组过热变形影响射击精度和系统运行。”

随后,沈渊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幽灵A型全域侦察无人机系统的部署工作。

他亲自操控无人机试飞。

紧盯操控屏幕,实时监测飞行姿态与信号传输状况。

快速记录飞行数据及信号强度等重要信息。

试飞结束,他立刻与星海一起分析问题,优化飞行参数。

接着,星海指挥机械工蚁将无人机安装至竖井通道。

仔细检查每个安装环节。

星海再次介绍:“幽灵A型全域侦察无人机系统是高度集成化与模块化的隐身战略侦察平台。

它搭载12个蜂巢式平台,每个平台配置108架侦察无人机。

满配时共1296架无人机协同工作,能适应各种复杂场景。

采用多光谱凝视阵列技术,融合多波段数据,分辨率高达30亿像素,能清晰捕捉目标所有细节。

在合成孔径雷达模式下,对地下1000米目标成像精度可达1毫米。

10公里内声纹识别误差率控制在1%以内。

无人机表面覆盖电致变色纳米鳞片,能迅速变色降低光学可见度。

雷达反射截面积仅0.001㎡,可有效规避常规防空雷达探测。

系统能实时生成3d战术地图,预判敌方巡逻路线准确率达95%。

这些无人机翼展2米,折叠后可装进战术背包,方便携带和部署。

机体采用高强度钛合金制造,能抵御7.62mm子弹直射。

搭载1级能量电池,续航长达一年。

设有标准舱位可安装微型Emp发生器。

能在500米内瘫痪电子设备1分钟。

还有深海潜航套件、激光中继器等可选舱位。

可根据不同任务需求适配。

采用量子通讯技术构建蜂巢式局域网络,保障数据安全。

一旦被捕获,会自动启动纳米铝热剂。

1秒内熔毁核心芯片与存储单元。”

最后,沈渊来到幻影A型全域量子通信网络的安装现场。

他借助专业设备,争分夺秒地对量子通信设备进行全面性能测试。

不断调整通信参数,密切观察信号强度、传输速率、误码率等指标变化。

反复优化调试。

同时,让星海进行模拟太阳风、宇宙射线等干扰场景测试。

星海介绍道:“幻影A型全域量子通信网络系统作为蓝月系战略量子通信骨干网络。

为星际开发超距保密通信需求重任的前期技术设备。

它可组建公里内的量子通讯网络。

后续通过量子中继链。

联合卫星、地面站、月球基地组成蓝月量子通讯网络。

解决信号衰减问题,实现全域通信。

还配有深空抗干扰层,能抵御太阳风、宇宙射线对纠缠光子的干扰。

保障通信稳定性和可靠性。”

完成这些新设备安装布置后。

沈渊和星海继续对机械工蚁的生产流程进行优化。

他站在机械工蚁生产线旁,手持平板电脑。

快速记录每个环节的生产时间。

与星海深入分析生产流程中的瓶颈。

他们发现部分机械工蚁在物料搬运环节存在路线交叉、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出现。

严重影响整体生产效率。

于是,迅速行动,重新规划机械工蚁的行动路径。

调整生产线参数设置,让机械工蚁的操作节奏更加紧凑合理。

一番努力后,机械工蚁的生产效率显着提高。

新的机械工蚁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上产出。

沈渊站在一旁,对比新老生产效率数据。

思考着进一步的优化方案。

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后,沈渊再次审视整个基地。

此时的基地,在经过设备安装和功能优化之后,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完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