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觉醒超能,我在深山缔造星际文明 > 第92章 赤鲨号驱逐舰建造完成

月球基地船坞内,机械臂的正在快速作业忙碌中。

沈渊站在船坞中央观测平台上,目光穿透防护玻璃,牢牢锁定着舰体龙骨上跳动的焊接弧光。

经过二十多个昼夜的连续作业,赤鲨号驱逐舰的主体结构终于宣告完工。

此刻正进入最后的舾装阶段。

首当其冲的是舰体装甲的封装工作。

机械工蚁群如同训练有素的外科医生,用磁悬浮夹具托起一块块三米厚的复合装甲板。

这些由碳纳米管与一号振金以内部蜂窝结构编织而成的复合装甲,表面泛着银灰色的金属光泽。

“注意第三象限的应力传导系数。” 沈渊对着通讯器叮嘱。

“太空环境中可能导致装甲板热膨胀系数失衡。”

星海的投影在肩头闪烁,实时数据如流水般涌现在观测屏上:“一号振金粒子校准程序已激活。

当前装甲板安装精度达纳米级公差标准,误差控制在 ±10nm 范围内。”

每块复合装甲板的接缝处都经过纳米级熔融处理,确保在太空中能承受超高温粒子流的冲击。

随着最后一块装甲板嵌入安装完成,赤鲨号的外轮廓终于完整呈现!

长达 388 米的鲨形流线舰体,舰首延伸出一根长达十米锥形撞角,撞角尖正泛着冷冽金属光泽。

沈渊穿着一套紧身的太空服,绕着舰体缓步巡查,目光如炬地审视着每一处细节。

确认装甲板的衔接严丝合缝后,他对着通讯器下达指令:\"准备动力系统吊装。

务必保证推进器的安装角度精确到毫角秒。\"

随着一阵嗡鸣,船坞内的吊装设备开始运转,赤鲨号即将迎来它的\"心脏\"。

动力系统的安装堪称重中之重。

四台大型高能粒子矢量推进器被吊装入舰尾舱室时,整个船坞响起低沉的共鸣。

“主引擎能量耦合度 99.2%。” 星海的沉稳声音适时响起。

“但辅助推进器的姿态调节矩阵检测到月震干扰。

第 17 号引擎的磁稳定器出现 0.01° 偏移,正在进行调整……调整完毕。”

沈渊看着波动的数据流,果断下令:“星海,先暂停!等月震结束了再接着干!”

月震的震颤如潮汐般逐渐平息,沈渊立即重新启动动力系统的安装进程。

推进器的每一处衔接都经过三重检测,当四台推进器终于完美嵌入舰体。

他长舒一口气,目光又转向能源系统的安装区域。

那里,100Gw级冷核聚变装置正等待着被安置入舰体核心,能源系统的集成更显复杂。

吊装装置的机械臂缓缓将100Gw级冷核聚变装置降下,在接近舰体核心预定位置时。

数十组定位激光束交叉锁定,确保装置能完美嵌入。

沈渊紧盯监测屏,看着能源导管与装置接口处的分子焊接进程。

每一丝能量波动他都下令停止,进行仔细调整后再继续。

到了热核聚变反应堆的安置,沈渊更是上场亲自检查热核聚变反应堆的燃料管道。

他手拿着仪器,仔细检查着管道内壁的光滑程度,任何细微的杂质都可能导致聚变反应的不稳定。

当确认燃料管道无瑕疵后,他又反复核对了安全阀门的响应速度。

确保在极端情况下能毫秒级关闭。

在完成最后一个接口的密封性检测后,沈渊才直起腰,目光投向武器系统安装区。

舰首的双联装粒子光束炮被缓缓推入炮座,800 毫米口径的炮管内部流转着幽蓝的能量光纹。

精密的充能线圈能将夸克级别的能量脉冲压缩至临界点。

沈渊俯身查看炮座与舰体的应力缓冲装置,手指划过减震合金层上细密的蜂巢状纹路。

确保在连续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不会影响舰体结构。

当双联装粒子光束炮完全嵌入舰体后,沈渊立即启动了武器系统的初次充能测试。

幽蓝的能量顺着炮管内部的充能线圈飞速流转,粒子光束炮发出低沉的嗡鸣振动。

仿佛一头即将苏醒的猛兽在蓄势待发。

随后,沈渊停下了充能测试,继续安装其他武器系统。

四门 800 毫米口径高能脉冲激光副炮的安装也不容松懈。

在安装过程中,沈渊不断微调激光副炮炮管内的聚焦透镜。

确保每一束高能脉冲都能精准命中目标。

当四门副炮全部安装完毕,他立即启动了联调测试,没有问题才进行下一个武器系统安装。

安装十二座 300 毫米电磁轨道速射炮和近防激光矩阵时,沈渊没再动手。

他站在旁边紧紧盯着安装过程,眼看着机械臂灵活摆动和一群机械工蚁有条不紊地协同作业。

把速射炮和近防矩阵严丝合缝地安装好。

随后,星海开始检测程序,对每一个旋转轴、每一处能源接口都经过反复核验。

确保在真空与辐射环境下能稳定运行。

模块化导弹舱的安装则展现出极高的工业美学。

36 座导弹舱如同蜂巢般嵌入舰体两侧,每枚星际导弹的弹头都经过特殊钝化处理,确保在非战斗状态下的绝对安全。

沈渊调出武器系统的综合参数界面,目光在密密麻麻的数据间穿梭。

当确认所有武器系统的能源耦合度均达99%以上,他才微微颔首,抬手抹去额角的汗珠。

此刻的赤鲨号,各项武装配置均已达到设计指标的上限。

在完成武器系统的终极装配后,沈渊的目光转向舰桥深处——那里藏着赤鲨号真正的“灵魂”。

作为一艘太空战舰的神经中枢,智能中枢的安装不仅关乎操控精度问题。

更是决定其能否在瞬息万变的宇宙战场中存活的关键。

第三代光量子超算核心被小心翼翼地置入舰桥下方的智脑舱。

当沈渊将最后一根量子光纤与超算核心完成接驳,轻轻合上智脑舱防护盖。

整艘战舰的仪表盘骤然亮起幽蓝的光芒。

一个严肃又沉稳的声音响起:”舰载作战智能中枢启动序列激活……

正在载入「影武者」战术人工智能系统……载入完成!

系统开始自检程序运行中……

能源核心输出功率……稳定……

武器系统模块检测……无异常……

全频力场护盾系统……正常……

量子通讯模块……正常……

全频探测阵列运行……正常……

舰体结构应力监测系统实时反馈接入……

主引擎预热状态……就绪……

舰载 AI 中枢连接……稳定……

……

自检完成,本次自检耗时 9.8 秒。

您好,我是赤鲨号舰载智能管家。

初次见面,请为我赋予一个专属的名字吧!“

随着自检程序逐项通过,舰体各处的指示灯渐次转为稳定的幽蓝。

全息投影在半空微微波动,将最终检测报告以三维全息形式展开。

每一组跳动的数据都闪烁着的耀眼光芒。

“进行反重力系统效能验证。”

他语调沉稳,眼神专注地发出指令:“启动反重力引擎,将舰体调整至悬浮模式。”

”收到指令,反重力引擎启动中……“赤鲨号舰载智脑迅速回应。

赤鲨号缓缓脱离船坞支架,舰体下方的反重力矩阵纹路亮起耀眼的光芒。

无数道力场波纹在舰体周围交织,将周围的空气搅得扭曲变形。

当反重力引擎稳定输出 20 万吨级反重力场时。

原本沉重无比的战舰就像被无形大手托起,缓缓离开了地面,悬浮在半空中。

沈渊密切注视着各项参数变化,发现战舰在高强度反重力场下展现出惊人的稳定性。

他仔细观察着反重力矩阵与舰体结构的应力分布,发现关键部位的应力值比模拟数据还要低12%。

沈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这意味着赤鲨号的结构强度远超预期。

他又仔细核查了反重力场与舰体能源系统的协同参数。

确认能量损耗率不高于设计阈值后,才终于放下心来。

随后,沈渊让星海接着对赤鲨号进行全系统综合联调测试。

无数数据流在全息投影上飞速滚动,星海操控着纳米级检测设备。

对舰体每一处线路、每一个接口进行最后的精密扫描。

沈渊屏住呼吸,目光在各项参数间快速切换,每一个参数的细微变动都牵动着他的神经。

当星海最后一次确认所有线路绝缘层达标,所有接口气密值完美契合。

沈渊紧绷的脊背才微微放松。

当这最后一道工序完成时,月球基地的穹顶突然亮起璀璨的霓虹灯光。

将赤鲨号银灰色的舰体镀上一层流动的光晕。

沈渊摘下防护目镜,镜片上倒映着整艘战舰的巍峨轮廓。

那些曾在设计图上跳动的参数,此刻化作真实可触的钢铁奇迹。

沈渊站在舰首的 “鲨鱼之吻” 下方,仰头望着那足以切割星辰的锐角,心中涌起难以名状的震撼。

这艘凝聚着基地最先进技术结晶的战舰,此刻就像一头沉睡的钢铁巨兽。

等待着唤醒它的第一声号令。

“建造耗时 29 天 17 小时,比原计划提前 1.2 天。” 星海的投影递来最终报告。

“所有系统的冗余度均超过设计标准,一号振金复合装甲的自愈速率比预期提升 37%。”

沈渊点点头,手指轻轻拂过舰体光滑的表面纹路。

他知道,此刻的赤鲨号尚未经历太空的洗礼,但每一个螺栓、每一道焊缝都已经过千次模拟验证。

在月球基地的低重力环境中,它已然是人类工业文明的巅峰之作。

“星海,接下来完成最后的??舰内舾装吧,记得把物资都装满了。” 他转身走回观测台。

“同时还要进行多次检测,确认整体测试没有问题。”

“好的,这些收尾工作,预计两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到时就可以进行首航测试了。”

星海高兴地回答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