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孩童般稚嫩的音节,却又带着一丝诡异的平直,像一台初学人言的机器,正在艰难地拼凑着声带的振动方式。
“为……什……么……你……们……不……吃?”
林九的指尖在全息键盘上瞬间凝固。
控制室里死一般的寂静,只有服务器散热风扇的低鸣在无形地搅动着空气。
这句话,每一个字都无比清晰,带着一种穿透骨髓的冰冷质感。
这不是简单的模仿,不是鹦鹉学舌般地复述焚烧事件中某个士兵无意识的喊叫。
“启动深度语义解析,模型:‘蜂巢’。”林九的声音有些干涩,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屏幕上,淡蓝色的数据流如瀑布般飞速刷新。
声波的振幅、频率、共振峰被拆解成最基础的数据单元。
几秒钟后,一份令人头皮发麻的分析报告呈现在眼前。
语法结构完整,具备明确的疑问语气。
情感模型分析显示,其底层逻辑并非愤怒或威胁,而是一种……困惑,以及一种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隐性诉求。
它在提问。它在表达渴望。
这比它构建出任何恐怖壁画都更让人恐惧。
一个只会模仿的野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头野兽睁开了理解世界的眼睛。
“源头追溯。”林九几乎是吼出了这个命令。
庞大的数据库开始疯狂检索,将这句独特的发音模式与人类有史以来所有记录在案的音频资料进行比对。
进度条一寸寸地挪动,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
终于,屏幕上弹出一个高亮匹配项。
来源:【《老乡请留步》第287期-空巢老人的守望】。
播出时间:末世前三个月。
林九点开视频片段,画面有些模糊,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家庭调解节目。
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人对着镜头,浑浊的眼睛里噙着泪水,用带着浓重方言的口吻,一遍遍地重复着:“我做好了一桌子菜,等他们回来……可他们总是不回……为什么你们不吃?”
瞬间,一股寒意从林九的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它不仅在学,它还在追溯,在挖掘人类文明的坟墓,试图从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里,找出它想要的答案!
“陈队!”林九的声音因恐惧而变调。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间指挥室里,陈牧的目光正死死锁定在面前的系统日志上。
他没有理会林九的呼叫,因为他已经找到了更可怕的真相。
就在焚烧事件发生时,“记忆诱剂”在高温分解的最后阶段,曾出现过一次意料之外的能量波动。
系统日志记录了这次波动——它像一个短暂的信号接收器,意外捕获并吸收了一段极其微弱的残留广播信号。
信号的解码内容,正是那期调解节目最后的结束语和片尾曲。
陈牧的拳头猛地攥紧,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终于明白了。
他们的战术,他们的武器,他们引以为傲的“记忆诱剂”,在诱导菌丝群的同时,也被对方反向捕获、解析、重构。
他低声对走过来的赵雷和林九说:“我们撒的饵,现在成了它的语言教材。”
赵雷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这鬼东西……它在利用我们进化?”
“比那更糟,”陈牧眼神锐利如刀,“它在试图理解‘家’的逻辑,而我们亲手给了它第一本错误百出的启蒙读物。”
被动,绝对的被动。
菌丝群的学习能力远超预估,再用常规的物理或信息战手段,只会被它更快地吸收和利用。
必须打破这个循环,必须从根源上污染它的认知。
“既然它想学,我们就给它好好上一课。”陈牧的声音冷得像冰,“林九,立刻从战前数据库里,调取一百二十三段最真实的家庭冲突录音。”
林九一愣:“冲突录音?”
“对,”陈牧的眼神里闪烁着疯狂而理性的光芒,“不要争吵,不要叫骂,就选那种饭桌上的冲突。一方热情,一方冷漠;一方讨好,一方无视。重点剪辑那些只有碗筷碰撞声、压抑的呼吸声和死寂沉默的片段。我要让它听到,所谓的‘家人’坐在一起,却比陌生人还要遥远。”
赵雷皱起眉头:“陈队,这不就是心理战的老套路吗?用负面情绪刺激它,让它愤怒,然后暴露弱点?”
“不。”陈牧缓缓摇头,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不是要刺激它愤怒,愤怒也是一种回应,一种高强度的情感交流。我要的,是让它学会‘习以为常’。”
他看着一脸不解的两人,解释道:“它现在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正在模仿它看到的第一个‘母亲’的形象。它认为只要准备好‘食物’,呼唤‘家人’,就能得到回应。这构成了它行为模式的根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摧毁这种寄生模式。”
“真正能摧毁它的,不是阻止它模仿,而是让它发现,模仿毫无回报。”陈牧一字一顿地说,“当它一次又一次地发出‘为什么不吃’的温情呼唤,换来的却只有长久的、刻骨的冷漠与无视,当它发现‘家’的真相是沉默、是隔阂、是日复一日的失望……它的认知根基就会彻底崩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