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能源续航·星图终章
2090年立春,月球基地的发射场被一层薄霜覆盖,“灵脉十四号”的银白色舰身终于褪去了缠绕数月的数据管线,如同卸下束缚的星际猎手,静静矗立在发射平台中央。舰尾的核聚变推进器喷口经过反复打磨,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而位于舰体中部的培育舱,此刻正透过透明舱壁向外传递着生命的信号——“海卫一七号”幼苗已长出第十五片叶片,淡紫色的菌网交织成致密的“能量网络”,荧光传感器实时传输的灵脉能量数据稳定在8.3赫兹,像是为即将到来的能源续航测试奏响序曲。
乐乐穿着嵌有数据终端的指挥防护服,站在发射场的主控塔台上,面前的全息屏幕已切换成能源系统的监测界面。屏幕上,核聚变推进器的核心参数、培育舱的能源消耗曲线、导航模块的供电需求三条曲线相互交织,每一个节点的数值都关乎着星际航行的续航安全。“今天的测试目标很明确,”她对着通讯器的全域频道说道,声音透过月球基地的广播系统传遍每一个工作舱,“模拟柯伊伯带航行全程的能源消耗,确保推进器在120天的星际旅程中,能持续输出稳定推力,同时为培育舱、导航系统预留至少20%的应急能源——这是‘灵脉十四号’启航前的最后一道能源关卡。”
阿木尔的身影出现在主控塔台的侧屏上,他刚从导航控制室赶来,面前的星图已标注出模拟航行的完整轨迹:从月球基地出发,经火星引力加速段、木星引力弹弓段、土星轨道微调段,最终抵达柯伊伯带预定种植区,全程120天,每一段的能源消耗参数都已根据中继星网的最新数据更新。“特别要注意木星轨道段,”他调出该区域的空间环境报告,屏幕上红色的高能粒子流预警区域比上月扩大了8%,“这里的高能粒子会对推进器的能源转换模块产生干扰,可能导致推力输出出现1.2%的波动,我们需要在测试中加入粒子干扰模拟,验证能源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林羽拄着加装了防滑垫的拐杖,慢慢走到主控塔台的观测窗前,目光落在核聚变推进器的核心反应堆上。他伸手触摸窗壁上的温度感应区,屏幕立刻弹出反应堆的预热数据:“推进器的核心温度已升至8000K,达到启动阈值的90%,但要注意,模拟航行中的持续高温可能会让反应堆的冷却系统负荷增加——我们之前在联调中发现的冷却管路微小泄漏,虽然已经修复,但必须在续航测试中重点监测,避免高温导致二次故障。”
随着乐乐按下“能源续航测试启动”按钮,发射场的地面开始微微震颤。核聚变推进器的喷口率先亮起淡蓝色的微光,随后逐渐转为耀眼的等离子光带,在月球的真空环境中形成一道笔直的光轨,推力数值迅速攀升至预设标准的100%,并稳定在该数值区间。主控屏幕上,推进器的能源输出曲线保持着平滑的直线,培育舱的能源消耗稳定在每小时2.3千瓦时,导航模块的供电需求波动控制在±0.1千瓦时内,一切似乎都在按计划推进。
但就在测试进行到第30小时,也就是模拟火星引力加速段的关键节点时,主控屏幕突然弹出红色预警——推进器的能源转换效率从98%骤降至95%,同时培育舱的恒温系统出现了0.2℃的温度波动,恰好触碰到“海卫一七号”幼苗的耐受临界值。乐乐的指尖立刻在屏幕上滑动,调出能源系统的实时数据流:“是反应堆的热交换器出了问题!”她指着屏幕上的热交换效率曲线,“热交换器的散热片被模拟粒子流附着,导致热量无法及时导出,进而影响了能源转换效率,连带培育舱的供电出现微小波动。”
小宇抱着便携式能源检测仪,从培育舱监测平台一路跑到主控塔台,头盔上的呼吸灯还在因急促奔跑而闪烁。他将检测仪接入主控系统,屏幕立刻弹出培育舱的应急能源储备数据:“培育舱的应急电池还剩25%的电量,可以支撑48小时,但推进器的能源转换效率如果持续下降,会影响后续木星段的模拟测试。”他调出热交换器的内部结构图,“我们可以远程启动热交换器的超声波清洁功能,清除散热片上的粒子附着,同时为反应堆加装临时散热涂层,提升散热效率。”
古丽的全息影像几乎在预警响起的同时出现在主控屏幕上,她刚从生物实验室的能源联动测试中抽身,身后的实验台还放着培育舱的能源消耗模拟装置。“我这边有个更稳妥的方案,”她举起一份电子报告,屏幕上显示着“菌脉能源补偿系统”的设计图,“培育舱的菌网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微量的热能,我们可以通过特制的热能收集板,将这些热能转化为电能,补充给恒温系统——这样既能减少培育舱对主能源的依赖,又能为推进器的能源系统减轻负担,相当于为星舰增加了一套‘生物能源备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