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川魂重铸抗日风云录 > 第30章 寒夜温情与危机暗伏

江风裹着硝烟味扑上船板时,李师长便知南京城已在火里了。船刚抵码头,炮弹破空的尖啸就刺得人耳膜发疼,远处城头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像谁把晚霞揉碎了,撒在灰沉沉的云里。

八千子弟兵踩着摇晃的跳板登岸,脚下的泥地被炮弹炸得翻了个个,混着碎砖和断木,踩上去软绵绵的。有个兵没留神,被一截炸弯的铁轨绊了踉跄,背包里的腌菜坛子摔在地上,碎瓷片混着黄澄澄的腌菜滚出来,很快被乱脚踩进泥里。他愣了愣,眼圈忽然红了。

李师长没回头,只攥紧了缰绳往城里闯。街道上到处是断垣残壁,有百姓扶着老人往防空洞跑,见了穿灰布军装的川军,有人哑着嗓子喊“援军来了”,声音里带着哭腔。指挥部设在一处断墙后的地下室,门口卫兵见了李师长,急声道:“刘军长正等您!”

掀开布帘,一股浓重的药味混着烟草味扑面而来。刘湘斜倚在木椅上,颧骨比上次见面时高了许多,咳嗽几声,才抬眼看向他,眼里的红血丝像网:“蕴章(李师长字),你们来得正是时候。”他指了指墙上糊着的地图,手指在上面点了两点,“你看——紫金山制高点被鬼子占了一半,雨花台的弟兄快顶不住了。”

地图上的紫金山和雨花台,被红铅笔圈得密密麻麻,旁边标着“急”字。刘湘的声音压得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紫金山是南京的脊梁,雨花台是南大门,这两处丢了,城就破了。你带弟兄们分兵两路,左路去紫金山,把鬼子从山上掀下去;右路守雨花台,多守一刻是一刻。”

李师长望着地图上那两个地名,仿佛已听见山头上的枪声。他啪地立正,军帽沿压得低:“军长放心,川军子弟,没一个孬种!”

刘湘摆了摆手,咳得更急了,旁边参谋赶紧递过水杯。他喝了口,喘着气道:“山上冷,弟兄们……多保重。”

李师长转身往外走,布帘被他带起的风掀起一角,露出外面火光冲天的夜空。他站在断墙下,看着身后陆续赶来的弟兄,有的脸上还沾着江泥,有的步枪上还缠着从家乡带来的红绸。

“弟兄们!”他扯开嗓子,声音被远处的炮声劈得有些碎,“紫金山、雨花台,两处阵地,要我们的命去填!敢不敢跟我走?”

“敢!”八千条嗓子吼出来,盖过了近处的爆炸声。有个年轻的兵,正是摔了腌菜坛子的那个,此刻正把枪攥得死紧,指节发白。

李师长一挥手,队伍像两股水流,一股往城东紫金山的方向去,踏过满地瓦砾,脚步声惊起几只在废墟里躲着的鸽子;一股朝南,奔向雨花台的方向,那里的枪声,已经像炒豆子般密集了。夜色里,川军灰布的身影,很快融进了南京城的火光与硝烟中。

李师长领命而去后,刘湘凝伫立在营帐之内,目光如炬,紧紧锁住摊开于案上的地图。营帐之中,烛火摇曳不定,昏黄的光影在地图上肆意跳跃,将那山川、河流、防线的轮廓映照得影影绰绰。

且说那阵地上,凛冽的寒风犹如无数把锋利无比的刀刃,肆虐地呼啸着,无情地穿透战士们那单薄的衣衫。

风声如鬼哭狼嚎,似要将世间万物皆吹得粉碎,仿佛是侵略者的帮凶,妄图先从**上击垮坚守的战士们。

川军遵照团长严令,战士们纷纷施展浑身解数,跺脚、跑步,试图借这般剧烈活动,驱散那如跗骨之蛆般深入骨髓的寒冷。

人群之中,那个年仅十五岁的小个子士兵,身上紧紧裹着旅长赐予的军大衣。这军大衣带着旅长的余温,恰似冬日里难得一见的暖阳,丝丝缕缕的温暖,悄然沁入少年的心间。

少年名叫小虎,来自四川一个偏僻小山村,家中贫困,父母早亡,是乡亲们凑钱供他读书识字。听闻日军侵华,山河破碎,他毅然决然报名参军,只为保家卫国。

旅长得知他的身世后,对他格外照顾。此刻,小虎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衣物,扭头对着身旁战友,用带着浓重四川口音的方言轻声说道:“等这场仗打完咯,我非得好好去谢谢旅长,这件大衣,硬是救了我的命哟,暖和得板!”

那战友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牙齿,抬手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也操着四川话应道:“那是肯定噻!旅长对咱们这些年轻娃儿,那是巴心巴肝地好。咱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好好跟小鬼子干,绝不能给旅长丢脸咯!”

这位战友叫大牛,憨厚老实,在家时便是村里的壮劳力。他参军,只为保护家乡的亲人。此时,他看着小虎,眼神中满是兄长般的关怀与鼓励。

参谋长自军部指挥室阔步而出,神色凝重,步履匆匆。此刻的战局,犹如千钧重担,沉沉地压在他心头。手中紧握着刘湘所开的单子,那薄薄的纸张,仿佛承载着万千战士的生死与战局的走向。他深知,每一分每一秒皆关乎成败,容不得丝毫耽搁,遂径直朝着军需营赶去。

至军需营,参谋长将单子递与军需官,言辞简洁而有力:“军情紧急,依此单支取一百大洋。”军需官赶忙接过,仔细核验无误后,旋即安排人手,将一百大洋点齐交付。

参谋长双手接过沉甸甸的装大洋袋子,交给跟随的士兵,心中暗自思忖,这每一块大洋,皆是战士们浴血奋战的保障,绝不能有半分差池。

随后,参谋长迅速召集来一个班的士兵。众人在夜幕的掩护下,悄然进入金陵城。城中一片死寂,唯有寒风如鬼哭狼嚎般肆虐,似在为这座饱受战火摧残的城市悲歌。他们于黑暗中摸索前行,终于寻得一间杂货店。

参谋长抬手,轻轻叩响店门,“咚咚咚……”敲门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不多时,屋内传来脚步声,“谁呀?”随着一声询问,门缓缓打开。

店主见是身着戎装的川军,原本略带警惕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热情的笑容,忙不迭地招呼道:“哎哟,几位军爷,快屋里请!快屋里请!”

参谋长带着两名士兵,随着老板走进杂货店。店内,一个火盆正烧得通红,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稍稍驱散了几分众人身上的寒意。他们在火盆边依次坐下,不自觉地将手凑近火焰,试图驱赶那深入骨髓的寒冷。

老板一边忙活着,一边高声朝里屋喊道:“孩他妈,有贵客到,赶紧烧壶热茶来!”参谋长赶忙摆手,说道:“老乡,不必忙活了。我们此番前来,是想问问您店里可有辣椒、生姜?我们想买些。”

老板一听,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光亮,急忙说道:“有,当然有!鬼子没来之前,我刚收了一大批辣椒和生姜,还没来得及卖出去呢。军爷们要是需要,尽管拿去便是!”

参谋长闻言,微微一笑,转头示意身旁的士兵。士兵心领神会,将手中装大洋的袋子提至身前,说道:“老乡,我们有大洋,买卖公平,这钱您得收下。”老板见状,喜笑颜开,双手不停地搓着,

说道:“这咋好意思呢,你们大老远来南京打鬼子,为咱老百姓拼命。孩他妈,麻溜儿的,赶快拿钥匙打开库房,给军爷们装辣椒和生姜。”老板娘在里屋应了一声,不多时便拿着钥匙匆匆出来,几人一同朝着库房走去。

一个班的士兵,每人手中提着两条口袋,整齐有序地跟在参谋长、老板和老板娘身后,步入库房。库房内弥漫着浓郁的辛辣气息,昏暗的光线从几处缝隙透进来,洒在堆积如山的货物上。

老板满脸堆笑,抬手示意,说道:“军爷,您几位要多少生姜、辣椒,尽管装,千万别客气!”参谋长微微点头致谢,随后从装大洋的袋子里小心翼翼地拎出一个小袋子,掂量一番,估摸约有二十个大洋的样子,递到老板手中。老板先是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与惊喜,想要推辞,却被参谋长坚定的眼神制止。

参谋长转过身,神色严肃地对士兵们喊道:“兄弟们,动作麻利点装!这天气冷得邪乎,装完赶紧回去给弟兄们熬汤,让大家都能暖暖身子,好有力气对付小鬼子!”士兵们齐声应道:“是!”便迅速行动起来,有的熟练地解开袋口,有的手脚麻利地挑选着优质的辣椒和生姜,一捧一捧地往口袋里装。

辣椒的辛辣味愈发浓烈,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与这寒夜形成鲜明对比,仿佛也为战士们增添了几分抵御严寒、奋勇杀敌的力量。老板娘在一旁也没闲着,帮忙整理着货物,嘴里还念叨着:“多亏了你们这些军爷守着,咱们老百姓才有盼头啊……”

视线转至炊事班,老李正忙得脚不沾地,恰似热锅上的蚂蚁,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几个士兵准备饭菜。炊事班里,锅碗瓢盆碰撞之声不绝于耳,灶火熊熊燃烧,映红了众人的脸庞。

老李本是成都一家颇有名气酒楼的大厨,厨艺精湛,本可过着安稳富足的生活。但日军的暴行,让他义愤填膺,毅然抛下酒楼,投身军旅,只为能让战士们吃上一口热乎饭。

参谋长与一个班的士兵,告辞了店家,每人肩上稳稳扛着两袋沉甸甸的生姜与辣椒,步伐匆匆地朝着军营炊事处赶去。夜色深沉,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坚毅而果敢,那一袋袋物资,仿佛承载着战士们抵御寒冷、提振士气的希望。

一路上,寒风依旧凛冽,却吹不散他们心中的急切。脚下的土地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紧迫,发出沉闷的声响。终于,他们抵达了军营炊事处。

炊事处内,伙夫们正忙碌地准备着其他食材,看到参谋长等人扛着物资进来,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

参谋长快步上前,将扛着的袋子轻轻放下,对伙夫说道:“弟兄们,赶紧用这些生姜和辣椒给战士们熬汤,这天气实在太冷,得让大家暖暖身子。”伙夫们连忙点头,眼中满是感激与认同,迅速围过来,接过士兵们递上的袋子,着手准备熬制姜汤。

不多时,炊事班里便弥漫起刺鼻的辣椒味与辛辣的姜味,为这寒夜注入了几分热烈与生机,让这冰冷的夜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只见那热气腾腾的姜汤,在大锅里欢快地翻滚着,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鼓劲助威,似在诉说:“战士们,喝了我,去狠狠打击敌人!”

老李手持大勺,不停地搅拌着姜汤,嘴里自言自语:“但愿这姜汤能让弟兄们身子热乎起来,那些小鬼子可不会因为天冷就大发慈悲放过咱们哟!”

他一边搅拌,一边回想起酒楼里那些欢声笑语的日子,如今却在这战场上为战士们准备暖身姜汤,心中感慨万千,但眼神却无比坚定。

没过多久,一碗碗冒着热气的姜汤,被小心翼翼地端到战士们手中。战士们接过姜汤,那带着辛辣气息的热气扑面而来,直钻鼻腔,恰似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撩拨着他们的感官。

小虎接过姜汤,先凑到鼻下深深嗅了嗅,那熟悉的辛辣味,让他想起家乡的山水,想起曾经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吃辣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力量。

川军将士们端起轻轻吹了吹,而后大口将姜汤灌下。刹那间,那辛辣的感觉迅速在全身蔓延开来,原本萦绕在身上的寒意,似乎也被这股热流驱散了几分。“这姜汤,硬是雪中送炭的好东西哟,喝下去浑身都热乎起来咯!”

一个战士忍不住大声感慨,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无尽畅快。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一边喝着汤,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用四川话交流起来。

“龟儿子的小鬼子,还想在咱地盘上撒野,门儿都没有!等会儿喝了这汤,老子去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一个粗壮的战士撸起袖子,露出结实肌肉,骂骂咧咧地说道,眼神中满是对敌人的不屑与愤怒。

这战士名叫铁蛋,在家时是个铁匠,天生神力,参军后凭借一身蛮力,多次与日军近身肉搏。他最恨日军的残暴,此时恨不得立刻冲上去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就是噻!小鬼子也不看看咱们川军是啥子样儿的人,想拿下金陵城,他们做梦去吧!”另一个战士随声附和,眼中满是坚定与不屑,仿佛那日军在他眼中不过是跳梁小丑。

这位战士叫顺子,读过几年书,深知国家大义,参军后总是给战友们讲历史上那些保家卫国的故事,鼓舞大家的士气。此刻,他想起家乡学堂老师的教诲,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

“这姜汤喝着巴适得板,等下咱就用这股子热乎劲儿,好好教训教训那些小鬼子!”小个子士兵也跟着说道,稚嫩的脸上透着一股坚毅,虽身形矮小,却有着不输他人的勇气。

众人一边喝着汤,一边开着玩笑怒骂小鬼子,士气在这一碗碗姜汤的作用下,竟又振作了几分,仿佛那寒冷与疲惫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对敌人的满腔怒火与必胜的信念。

然而,就在金陵城的另一边,日军营地之中,指挥官山本正对着地图,面色阴沉如暴风雨来临前乌云密布的天空,仿佛随时都会有雷霆万钧之势的怒火爆发。营地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士兵们皆小心翼翼,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触怒这位怒火中烧的指挥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