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彼时,几位身负重伤的军官,恰似那历经风雨仍傲然挺立的苍松,矢志不渝,他们一路栉风沐雨,风餐露宿,终于踏入了成都这片洋溢着烟火与豪情的土地。
刚一进城,一幅气势恢宏的热血画卷,便在他们眼前缓缓铺陈开来。但见街道之上,一批批青年学生身着整齐的衣衫,神色坚毅如铁,宛如精钢精心雕琢而成的雕像。他们排着井然有序的队列,进行游行!恰似训练有素、严阵以待的士兵,军容严整,气势非凡。
(为首的一名女学生,身姿高挑挺拔,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然,她紧握着彩旗的旗杆,仿佛那是她扞卫家国的武器 )她们手中高高举着彩旗,那彩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好似不甘寂寞的勇者,正与狂风激烈地诉说着心中的壮志豪情。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寇赶出中国!”“抗日救国!”那一声声口号,如春雷炸响于九霄云外,响彻整个天地之间,仿若要将天地间所有的阴霾统统驱散,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御外敌的坚定决心。
再细细观瞧,她们衣服之上,赫然绣着“成都华西女子大学”的字样。
(其中一位女学生,面容虽稍显稚嫩,却紧紧地抿着嘴唇,嘴角透着一股执拗的坚毅,她的眼神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 )
真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这一众女学生所展现出的气势,丝毫不输于堂堂七尺男儿,直叫人不禁从心底涌起赞叹之意。
大街小巷,目力所及之处,皆贴满了抗日标语。那标语红底黑字,格外醒目,触目惊心,仿佛是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发出的愤怒呐喊,在向世人倾诉着侵略者的暴行,也在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奋起反抗。
征兵处前,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众人热情高涨,犹如鼎沸之水。那场面,当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十万青年十万兵,共赴国难!”这般醒目的标语,恰似熊熊燃烧的火把,点燃了众人心中的热血,激励着每一个有识之士,投身到保家卫国的伟大事业之中。
(人群中,一位身材魁梧的青年,浓眉大眼,紧握着拳头,眼神中满是坚定,他大声喊道:“我要参军,把小鬼子都杀光!”旁边一位略显文弱的青年,推了推眼镜,也坚定地说:“对,我也去,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不远处,忽传来阵阵锣鼓声,清脆悦耳,动人心弦。众人循声望去,原是川剧演员正在表演变脸。那演员技艺精湛绝伦,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师风范,引得众人阵阵喝彩,叫好声此起彼伏,仿若要将屋顶掀翻。
然而,演员们并非单纯为了表演而表演,每一次变脸之间,口中皆念念有词,言辞恳切,鼓励着在场的青年踊跃当兵,共赴国难。
只见那演员身着华丽无比的戏服,色彩斑斓,熠熠生辉。
(演员一个箭步上前,身姿矫健如燕,手中折扇“唰”地展开 )
手舞足蹈间,一张脸瞬息万变,时而怒目圆睁,恰似金刚怒目,似在怒斥日寇的累累暴行;时而神情激昂,犹如激昂的战歌,似在为青年们加油鼓劲,激励他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沉浸在这精彩绝伦的表演之中,同时也被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抗日热情深深感染。
这时,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被演员的话语深深打动,(小伙子激动得满脸通红,他猛地站起身来,挥舞着手臂 )大声说道:“我要参军,像英雄们一样,为国家效力!”
周围的人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不少青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恰似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心中已然做出了参军报国的决定,立志要为保卫家国,抛头颅、洒热血。
几位军官见此场景,心中感慨万千,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他们深知,有如此多热血青年投身抗战,即便前方战事艰难险阻重重,犹如荆棘密布的险途,中华大地也定有希望。
那年长的军官,眼眶微微泛红,恰似即将决堤的堤坝,眼中满是感动与欣慰,对身旁同伴说道:“看到这般景象,咱们训练新兵的担子虽重如泰山,但更得全力以赴啊!有这些满怀热血的后生,何愁赶不走那小鬼子!”众人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与坚定,恰似磐石般不可动摇。
在这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戏场之内,仿佛一幅鲜活生动、洋溢着浓郁民俗气息的瑰丽画卷,正于众人眼前徐徐铺展。戏场之中,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欢声笑语与嘈杂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仿若一曲独特的市井乐章。
一侧的戏台之上,厚重的帷幕如被历史的轻柔之手缓缓撩起,一场扣人心弦、令人血脉贲张的“岳母刺字”,正以炽热如火之势热烈上演。戏台周围,烛火摇曳,昏黄的光晕洒落在伶人们的身上,为这场表演增添了几分庄严肃穆的氛围。
但见那台上的伶人,宛如被英灵附了体,活生生便是岳武穆重生再现。他身姿挺拔若苍松,傲立戏台之上,每一寸肌肉都紧绷着,浑身散发着一股为国家肝脑涂地、万死不辞的决然之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