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浓稠的墨汁,沉甸甸地倾洒,严严实实地将大地笼罩,仿佛世间万物皆被这黑暗吞噬。中华门阵地上,加固城墙的工程已接近尾声。张团长伫立在城墙上,目光紧紧锁住那修补后的缺口。虽说这缺口尚未达到坚不可摧的程度,但好歹为抵御日军增添了几分底气。
他长舒一口浊气,缓缓抬手,用满是老茧的手背抹了抹额头豆大的汗珠,转头看向身旁的弟兄,神色凝重地说道:“大伙先歇会儿吧,不过得轮流守夜,千万不能大意。小鬼子那是狡猾得很,指不定啥时候就偷偷摸上来了。”
战士们纷纷点头应和,各自寻了处稍能避风的角落,或坐或躺,抓紧这难得的喘息机会。然而,他们手中的武器却如焊在手上一般,紧紧握着,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仿佛那是他们扞卫家国的最后依仗。
与此同时,弹药辎重队正小心翼翼地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艰难前行。四周静谧得有些反常,只有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突然,前方探路的士兵如遭电击般,发出一声低沉且急促的警示:“有情况!”军需官心头猛地一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揪住,他立刻抬手,掌心向下用力一挥,示意队伍停下,旋即压低声音,果断有力地下令:“全体戒备!”
众人瞬间如临大敌,迅速散开,如众星拱月般将弹药马车紧紧护在中央。一双双眼睛瞪得滚圆,紧张地扫视着四周,那眼神仿佛要将这黑暗看穿。
就在这时,四周陡然枪声大作,宛如晴天霹雳在耳边炸响。黑暗中,无数黑影如饿狼般向辎重队猛扑而来。原来是日军派出的一支精锐小队,早已在此精心设下埋伏,就像猎手等待猎物上钩。
军需官心中怒火中烧,暗自恨道(这帮小鬼子果然狡猾,竟在此设伏,妄图截断我方弹药补给,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他猛地拔出手枪,高高举起,大声呼喊道:“弟兄们!咱们身后是中华门的弹药,这可是守城将士们的命根子,关乎着他们的生死存亡,拼死也要守住!”
一名年轻战士,眼中燃烧着怒火,大声回应:“军需官,您放心!咱就是死,也不能让小鬼子拿走一颗子弹!咱这一腔热血,今儿个就洒在这儿,也绝不让他们好过!”说罢,他熟练地拉动枪栓,子弹上膛,眼神坚定地瞄准了前方的黑影。
另一名老兵,满脸的沧桑在火光的映照下愈发显得坚毅,也高声吼道:“对!跟他们拼了,让小鬼子知道咱们中国爷们儿不是好惹的!咱就算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战士们齐声怒吼,那吼声犹如猛虎咆哮,冲破了黑暗的束缚,他们如猛虎下山般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交火。一时间,枪声、喊杀声、咒骂声在山谷间回荡,交织成一曲壮烈激昂的战歌。火光在黑暗中闪烁跳跃,映照着双方狰狞而又充满杀意的面容。
日军凭借着地形优势和突然袭击,一开始占据了上风,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射来。但辎重队的战士们毫不畏惧,以死相拼。山谷中地形复杂,一侧是陡峭的山壁,另一侧则是深不见底的沟壑。战士们利用有限的掩体,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一名战士在枪林弹雨中,身子紧紧贴在一块巨石后,朝着身旁同样躲在掩体后的战友喊道:“狗日的小鬼子,来得正好,让他们尝尝爷爷的子弹!今儿个不是他们死,就是咱们亡!”说罢,他趁着枪声稍缓的间隙,猛地探出身,朝着日军方向猛烈射击,子弹带着怒火呼啸而出。
军需官一边灵活地变换着位置,指挥战斗,一边扯着嗓子大声鼓舞士气:“弟兄们,坚持住!咱们多撑一刻,中华门的胜算就多一分!咱身后是咱的家国,是咱的亲人,绝不能让小鬼子前进一步!”
在这激烈的战斗中,有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的战士,名叫李二蛋。他平日里不善言辞,但此刻却如战神附体。只见他猫着腰,快速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向着一辆即将被日军靠近的弹药马车冲去。
一名日军端着刺刀向他刺来,他侧身一闪,巧妙避开,然后顺势一脚将日军踹倒在地,紧接着用手中的枪托狠狠砸向日军的脑袋。他一边奋力抵抗,一边大声喊道:“想动弹药,先从我尸体上跨过去!”
战场上硝烟弥漫,枪炮声震耳欲聋,刺鼻的火药味在空气中肆意弥漫。军需官身姿矫健,穿梭在枪林弹雨中,沉着冷静地指挥着川军弟兄们奋勇还击。他们与对面伏击的日军陷入了激烈的交火,枪火闪烁如繁星,喊杀声此起彼伏。
军需官在纷飞的子弹中敏锐地观察着局势,经过一阵紧张的战斗,他发现对面伏击他们的日军并没有动用重武器,似乎火力稍显薄弱。就在这时,他不经意间转头,目光扫过那批至关重要的弹药,三门迫击炮赫然在目。刹那间,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
他一边举枪朝着日军猛烈射击,一边扯着嗓子,用尽全身力气大喊道:“弟兄们!谁会打炮?咱们得给小鬼子点厉害瞧瞧!”声音在喧嚣的战场上格外响亮,仿佛要冲破这浓重的硝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