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四下里枪炮轰鸣,硝烟如狰狞的巨兽,在夜色中肆意翻滚。张芷萱于战地医院里,已然忙碌了整整一日。
她身上的白大褂,沾染着战士们的热血与汗水,那是生与死的见证。此刻,她拖着仿佛被抽去筋骨般疲惫的身躯,缓缓挪至那张满布血污、破旧不堪的办公桌前,缓缓坐下。
周遭,伤员们痛苦的呻吟声此起彼伏,可她的心,却在这一刻,因着衣兜中那张照片,泛起了别样的涟漪。她伸出手,那手虽因长久的操劳而略显粗糙,却带着小心翼翼的温柔,轻轻探入衣兜,将李战的照片掏出。
照片上的李战,笑容依旧温暖如昔,仿佛能穿透这层层叠叠的战火与苦难。张芷萱的目光,牢牢锁住照片,往昔与李战相处的那些细枝末节,如影片般,在她脑海中清晰放映。
他们曾在万县老家的青山绿水间漫步,在春日的暖阳下互诉衷肠,那些平凡而又美好的瞬间,是她在这残酷战争岁月里最珍贵的回忆。
倘若那如恶魔般的日本鬼子未曾踏上中华大地,肆意践踏这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或许此刻,她早已身披红妆,与李战共结连理。在万县那宁静祥和的小村庄里,他们会有一座温馨的小院,院中有几亩薄田。
每日清晨,伴着初升的朝阳,李战扛着锄头走向田间,而她则在家中操持家务。待到日落时分,他们在袅袅炊烟中相聚,于简单质朴的生活里,孕育新的生命,携手走过岁岁年年。然而,这一切美好的愿景,都在日寇的铁蹄下,如梦幻泡影般,破碎得彻彻底底。
而在不远处的阵地上,张芷江正带领着机枪连的战士们,仔细检查着工事的每一个细节。他知道,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这些工事将是他们的生命保障。
他对战士们说道:“弟兄们,我们一定要坚守住阵地,让小鬼子知道,我们川军不是好惹的!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绝不能后退一步!”战士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的决心,齐声高呼:“死守阵地,绝不后退!”那声音响彻夜空,仿佛要冲破这黑暗的束缚,向侵略者宣告他们的不屈与坚定。
夜越来越深,半壁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宁静,但这种宁静的背后,却隐藏着一触即发的危机。整个阵地都在等待着黎明的到来,等待着那场残酷战斗的爆发。
每一个战士都在心中默默积蓄着力量,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一曲壮丽的抗战之歌,让这歌声响彻中华大地,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未来,奋勇前行,永不屈服。
清晨,天色尚透着朦胧幽霭,半壁山恰似仍沉湎于昨夜疲惫酣梦。那淡淡的薄雾,仿若轻柔鲛绡,悠悠萦绕山间,给这片饱经战火肆虐之地,笼上一层如梦似幻的宁静。然而,这宁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假象,恰似黎明前最黑暗的片刻,暗藏汹涌危机。
日军第 106 师团,犹如蛰伏已久、蓄势待发的恶兽,在黎明熹微微光中,悄然龇出狰狞獠牙。江面之上,一艘艘日军战舰如鬼魅森然排列,舰身冰冷钢铁在晨曦下闪烁凛凛寒光,恰似死神麾下冰冷无情的使者,正欲向半壁山阵地倾泄无尽毁灭与死亡。
随着一声尖锐似鹰唳的哨响划破长空,日军进攻如狂风骤雨般骤然降临。刹那间,舰炮齐声怒吼,喷吐出条条长长的火舌,仿若恶龙在江面咆哮。
一枚枚炮弹带着刺耳欲聋的呼啸,恰似流星陨落,又如雨点般朝着半壁山阵地疯狂砸落。一时间,半壁山仿佛遭受来自地狱的浩劫,大地剧烈震颤,似要被这股恐怖力量撕裂,火光冲天而起,映红半边天际,那景象,宛如末日降临。
李宗鉴身处临时仓促搭建的指挥所内,指挥所虽简陋却不失坚固,然而在这排山倒海般的猛烈炮击下,也不禁瑟瑟颤抖,似随时会被摧毁。
李宗鉴身着满是尘土与硝烟痕迹的军装,钢盔之下,一双深邃眼眸透着如钢铁般的坚毅决然,只是,他内心如紧绷弓弦,为阵地上战士们的生死安危揪紧。
“各营连注意,务必隐蔽好身形,切莫慌乱!听我号令,等敌人靠近了再狠狠还击!”李宗鉴对着电话声嘶力竭地大声吼道,尽管他深知,在这震耳欲聋的炮声肆虐下,自己声音很难清晰无误传至每一个角落,但他依然竭尽全力,只盼能给阵地上战士们传递去一丝镇定与必胜信心。
炮弹如雨点般不断在指挥所附近轰然爆炸,泥土与石块被高高抛向半空,又裹挟着死亡气息重重落下。赵汉卿躲在掩体之中,脸上写满惊恐,恰似被暴风雨席卷的树叶般瑟瑟发抖。他原本整洁笔挺的军装此刻已狼狈不堪,领口那象征少校军衔的标志,也沾满厚厚的尘土,失去往日光泽。
他眼睁睁看着身边不断爆炸的炮弹,心中对李宗鉴坚守计划的不满,如野草般疯狂滋长。“如此下去,咱们都得葬身于此!”他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颤抖,不知是源于深深恐惧,还是出于满腔愤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