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部队,立刻按照预定打击计划,三波压制分阶段执行!”郑昆口令铿锵,声音几乎压过了电子屏幕上的爆炸声浪。
“第一波——对准敌指挥所、火炮阵地核心区域,进行精准斩首打击。”
“第二波——锁定敌防空网主阵地与干扰源,瘫痪其整个空域态势感知。”
“第三波——重点打击前锋坦克集群的集结点和装甲通道入口,把他们彻底钉在原地。”
“都什么年代了?还楔形突击、机械海推进——这是在打科索沃?还是打红警?”
后方,东风-16导弹拖着灼热尾焰划破天际,像一把把上帝之矛,在万米高空精准滑翔入场。
大夏国产的“狂鲨”系列火箭炮车则宛如潜伏于夜色中的野兽,发出连绵不断的咆哮,每一轮齐射都覆盖上千平米的杀伤区域。
空爆云爆弹在接近目标前数百米空中引爆,形成温压冲击云团,掀翻一整片阵地。
末敏弹如机械巨蚁,在坦克阵列头顶盘旋数秒后,“嗒嗒”落下,正中炮塔与车体连接处,精准炸穿。
这一切只用了短短不到十分钟。
镜头回转——
毛熊阵营,谢尔盖还在战场前指里喝咖啡、翻地图,看着红蓝双方部署图,嘴里嘀咕:“哼,我看你们合成营怎么突进——”
下一秒,战术通讯全线中断,地图桌震动了一下,天花板开始掉灰。他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导调裁判冷冰冰的广播:
“蓝军指挥部全毁,指挥官谢尔盖,判定阵亡。”
“同时火炮营、火箭炮营作战效能丧失,判定退出演习。”
谢尔盖猛地站起身,满脸困惑地看向四周:
“不是……等会儿,200公里远,他们就这样直接给我端了?我人还在原地没动,我就已经牺牲了?”
他手下一群营长也是目瞪口呆,有的干脆还捧着战术终端准备调动部队,却发现屏幕已经黑了。
“我们……我们还没发射一炮呢?”
谢尔盖满脸涨红,一时间也不知道是羞是怒,还是懵了。他结结巴巴地冲导调吼道:
“这不科学!导演部你是不是搞错了!我们可是近卫旅!你告诉我,这叫什么演习?这叫单方面斩首好吧!”
但导演部早已不接他的无线电。整片蓝军阵地,除了战术火点的黑烟,和偶尔还在燃烧的防空导弹发射架,已经一片沉寂。
郑昆一边看着图像里的密密麻麻火光,一边轻声哼了句:“真不好意思,我习惯先下手为强。”
庄永歌则耸耸肩:“旅长你还真是留情了,要不是导演部喊停,估计我们都能抄他后路。”
这一战,在场所有参演外军、观察员和技术人员,无不目瞪口呆。
信息化战争是什么?这就是:当你还在展开战术队形准备开打时——你已经输了。
而大夏这边,早在第一波远程打击尘埃落定时,郑昆就已经命令全营突进接敌了。
“全营准备突入战场!”他一声令下,通信兵、支援组、步坦协同迅速跟进,整个作战节奏仿佛乐章中的下一个高音段落。每一步落下都踩在节奏点上,分毫不差。
“利剑-2继续维持高空巡航,实时传输战场态势图!搜索未命中的残余目标,优先标记防空阵地残余、掩体残敌和部队集结点。”
利剑-2那如同锋矢般的身姿,在万米高空以6马赫盘旋穿梭,它们没有被任何雷达捕捉,却能将敌方阵地如MRI般一层层剥离,发回清晰到像素级的图像。
郑昆与庄永歌紧盯屏幕,神色冷峻。
“确认,目标区域内剩余防空阵地几乎全灭,至少在我们视野内的一切防空火力节点……一个不剩。”通讯兵语气略带难以置信地汇报道。
“那三个坦克营呢?”
“在第二波精准打击和末敏弹覆盖下,几乎已被打散。大量主战坦克失去机动性,处于瘫痪或被动防御状态。只剩一些零星装甲单位在试图转移。”
郑昆嘴角一抹冷笑:“真有点像……被踩扁的甲壳虫。”
与此同时,毛熊指挥链条彻底瘫痪的现场——
谢尔盖的人还在路上,整个旅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小时车程外,重装旅的机械洪流才刚刚脱离集结区。
“我们已经阵亡了?不是,还有一小时车程,部队还没列队好……”副旅长语调都开始颤了。
而他们“刚刚起步”的坦克主力部队,一路看到的,是碎成残渣的防空导弹阵地、燃烧中的自行火炮、陷入泥泞的主战坦克,甚至还有被掀飞盖子的弹药箱。
“我们……到底是参加演习,还是参观灾后遗迹?”某坦克连长终于忍不住低声吐槽。
此时,郑昆死死盯着前方大屏幕上刚刚跳出的红色动态点列,那是敌军一个摩托化步兵营的调动轨迹,尚处于换线阶段,数十辆轮式装甲车正从补给线方向汇入预设阵地,编队未成,戒备未起。
“利剑-2中继,锁定目标区域。”郑昆语调低沉,带着种不容置疑的杀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