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为国家献科技 > 第33章 会见

我为国家献科技 第33章 会见

作者:笔绘世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0:59:55

朱日和演训指挥大厅,灯光自天花板高处斜斜洒落,将那座立体沙盘镀上一层冷峻的光辉。沙丘、村落、河道,一切都仿佛从静止的塑料模型中苏醒过来,凝聚着即将引爆的战场张力。

会议桌四周,气氛绷紧如满弓未发,空气中仿佛连尘埃的轨迹都被刻意压低。没人说话,没人走动,唯有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偶尔传来沙盘操控器的细碎机械声,像一串随时可能触发战斗的倒计时音符。

计禹哲半倚桌边,一只手撑着桌沿,另一只手指却轻轻敲击着沙盘上的某个坐标点。他嘴角微扬,眼神带着几分玩味:“老楚,我说——你们干脆向导演部申请,把你们整旅拉上来吧?一个营?”他嗤笑一声,像在打量一只窝在角落的猎物,“我一个师要是压过去,怕是火箭弹都不用瞄准,先给你们来个地毯式洗地。”

话音不高,却像带着热浪扑面而来。语气里没有愤懑,更无挑衅,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重装兵种逻辑:以力破局,以火力主宰战场。对他来说,这场对抗只是一次“以大欺小”的例行操作,像猎鹰巡视草原上偶尔挣扎的猎物。

坐在对面的楚宁逸神色平静,像湖面无风。他不紧不慢抬起眼皮,目光在沙盘上划过,语气柔和却带着潜流暗涌:“国防部这么安排,自有他们的考量。”他顿了顿,唇角带笑:“老计,你别笑太早。真要是你一个师被我一个营挡下来了——到时候,你这张老脸,怕是想找个台阶都难。”

语气云淡风轻,却字字如锋。他不是反驳计禹哲的兵力优势,而是在提醒——这“一个营”,可不是你记忆里的普通编制。他所代表的,是一次战术革新,是新时代“以小胜大”的概念验证,是军改背景下最尖锐的试验刀锋。

两人唇枪舌剑,表面闲聊,实则暗流涌动。目光交错的瞬间,如两股隐形的战意在沙盘上激烈碰撞。

沙盘,是他们对视的战场。

而背后,早已不是简单的部队较量,而是两种时代理念的碰撞——一个信仰“钢铁洪流”的传统重装体系,一个执意“灵活穿插”的快速投送部队。看似一场演习,实则是观念的试刀问剑,未来之争,已然无声拉开帷幕。

席皓轩倚墙而立,双手插在作训裤口袋中,身姿松弛,却带着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感。他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像个隔岸观火的旁观者,又像随时准备出手的猎手。

他不语,却看得入神。

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游走在沙盘、众人、表情与动作之间,丝毫不放过任何细节。他熟知戚凌云的性格,也了解楚宁逸的处事,更对计禹哲那点“嘴上功夫”了如指掌。

此刻的沉默,对他而言,不是旁观,而是蓄势。这种姿态,只有在真正上场之前才会出现。

戚凌云则站在楚宁逸身后不远,神情静如止水。他的目光垂在手中的情报报告上,纸页被他捏得极为平整,每一次翻页都精确得像钟表的齿轮卡位,规律、克制、冷静。

他没有插话,也没有抬头。

大厅内的言语交锋像是从他世界之外传来,激烈,却扰动不了他分毫。他沉默,却比言语更有压迫感——因为他无需反驳。

他不是来辩论的,而是来验证的。

他要验证一整套新战法是否足以改写旧有规则:无人化作战、查打一体、蜂群干扰……这不仅是一次演习,更是一场体系之间的正面对撞,一次用未来撼动传统的豪赌。

楚宁逸偶尔偏头看了他一眼。

那目光中没有上级对下属的审视,也没有提点或质疑,只有一种久经磨合的战前默契——那是战友间无须多言的确认:这场仗,由你来主导,我全力托底。

计禹哲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嘴角一撇,低声道:“怎么,不说话了?你们这营长,倒是挺镇得住场。”

席皓轩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贯的慵懒和调侃:“你最好小心点。这种人啊,越是不说话,越容易把你连人带车一起掀翻。”

计禹哲一愣,随即失笑。

计禹哲嘴角含笑,表面依旧轻松,眼神却悄然变了。

那份嘲讽与自信,看似随意,实则更像是一副铠甲——用来遮掩内心深处正悄然升起的那抹警觉。

他不是第一次听说戚凌云这个名字,也不是第一次听说“蓝军体系化作战部队”的威名。但这一次,某种隐隐的直觉告诉他——这不是演戏,这是一场真正可能“翻桌子”的对决。

他记得非常清楚。

上一次类似演习,是由西部战区,郑昆亲率一个重装团出战,配属完整炮兵与装甲力量,声势浩大。然而,仅仅四个小时,整建制部队就被蓝军以蜂群战术的无人机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那场录像,他调出来看了三遍。

第一次,他皱眉。第二次,他拍案。第三次,他沉默了。

录像中,无人机群先一步锁定高地与节点,展开多点封锁;随后通过火力诱导与定向压制,逐步蚕食红方阵地。坦克、火炮被精确标记,变成一门门“定点爆破”的活靶子;步兵连队在零星的空中轰炸与心理压迫中仓皇应对,根本组织不起有效反击。

而战场上那点可怜的防空火力,连低空空域识别都做不到,像是拿渔网去接子弹。

“败得不冤。”第三遍看完,他喃喃自语。

但他随即又补了一句:“这不是战术上的败,是装备被压垮了。”

在他看来,那一败,并不是因为郑昆指挥失当,而是因为——没有空军掩护,防空能力几近于零,整支重装团被彻底当成“演习道具”在打。

他甚至私下和几个同级师旅长讨论过:“真要有两个歼-11编队在空中压阵,无人机压根飞不进来。哪还轮得到蓝军搞那套虚晃一枪?”

可这次不一样。

这场演习,他做足了准备。

不仅调来了一个完整航空大队,由上级直辖指挥,配属歼击、攻击与电子干扰编队;他更亲自提议,将原本团级的防空单位扩编为旅级建制,火力配置提档升级:红旗-17改、便携式导弹组、低空光电捕捉系统一应俱全。

演习前的预热阶段,他干脆亲自下令:所有前沿阵地必须建立低空观察哨,所有营连低空防护必须做到“重叠式预警”。

他说得很明确——这一次,绝不再做“猎物”。

他盯着沙盘上那些代表蓝军的小小符号,眼神缓缓凝起。金属质感的标记在灯光下闪着冷光,像是一只只潜伏的猎犬。

他不信。

不信如此周密的防御还会被撕开口子。无人机再强,也得先穿过他的多层拦截;信息战再巧,也难敌千吨钢铁碾压而上的推进节奏。一个实验营,再怎么变革,也终究敌不过他的重装铁流。

但——

心底的某处,却依旧泛着一点钝钝的不安,就像军靴里那一粒永远无法摆脱的沙子,不致命,却烦躁,让人无法完全安心。

楚宁逸看出了这一点。

他手中的指挥笔轻轻敲在沙盘边沿,清脆一响,在压抑的空气中格外响亮。他语调平和,像是随口提醒,却隐隐带着一股难以忽视的意味:

“老计,别忘了,你是来证明重装师还可靠的。我这边……不过是个实验营。”

语气轻,但话重。

这场战斗,并非单纯为胜负而设,而是一场旧秩序与新体系之间的正面对撞。钢铁洪流对阵未来战术,重装底牌对碰无人精锐。

计禹哲没有立刻回应。他只是眯着眼,看着楚宁逸,沉默片刻,缓缓起身。

军椅摩擦地面发出低哑的声响。他披上那件厚实军大衣,肩头微震,仿佛一辆战场边的坦克正启动引擎。

咯噔一声,他迈步而出,沉稳、厚重、带着压迫感。

走了几步,他忽然回头,语气平静:

“希望你们……别让我太无聊。”

语速不快,语调平静,却藏着层层暗涌。他不是怕输,他只是怕,这场仗若真输了——竟输得不够精彩、不够痛快。

楚宁逸微微一笑,没有接话。他只是转身,看向戚凌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低声道:

“别手下留情。”

戚凌云没有作声,只是点了点头,随即转身离开。

他的背影沉静,步伐不快,却有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他像一柄沉默的刀,静静地挂在夜色里,还未出鞘,刃意已生。

他没有说一句狠话,却让人感到——刀已经上膛。

大厅中,众人神色各异,但没人再开口。

因为他们都知道,真正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他们也都明白,这一仗的胜负,决定的不是哪个营更强、哪个师更稳。

而是——谁的理念,能主宰明天的战场。

而戚凌云,就是那把,准备划破旧时代战法封膜的刀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