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您要的 7 月份财务报表已经统计好,这些总结报告您过目一下!”邓玉兰拿着文件,汇报道说道。
此时正手拿画笔,正在专注画漫画的林潮宗,抬头向邓玉兰点了点头,示意她将文件放在桌上。
“放在桌上吧,我一会看,你先去忙吧!”
邓玉兰听后,将文件放到办公桌上,微微躬身,转身朝着办公室外走去。
大唐文化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迅速发展壮大,旗下已经拥有了大唐漫画社、报业和印刷三家子公司。
这让林潮宗感到非常自豪,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压力。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林潮宗需要处理的文件也越来越多。
这使得他原本就紧张的时间,变得更加宝贵,而他用于漫画“创作”的时间则被进一步压缩。
为了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工作,林潮宗决定为自己招聘一位秘书。
他希望找到一个既能够协助他处理日常事务,又不会对他的拔刀速度产生影响的人。
经过一番精心挑选,林潮宗发现那些仅仅只是貌美如花、身材火辣,但却毫无实际能力的花瓶靓女,并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林潮宗把这些人全部淘汰掉。
而是选择了一位 28 岁,刚刚结束产假的少妇邓玉兰。
让她担任自己的第一任秘书。
邓玉兰的容貌和身材都相当不错,但林潮宗选择她,不仅仅因为外貌。
更重要的是看重她的工作能力。
邓玉兰毕业于香江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
在财务会计领域,能力相当不错。
在毕业后顺利进入了普华永道香江分部工作,有着多年经验。
在职场上,女性产后回归工作往往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歧视。
这种现象不仅在后世普遍存在,即使在这个时代也同样如此。
邓玉兰由于预产期加上产后休养,不得不暂停工作长达两年之久。
如果不是因为这段时间的空缺,以邓玉兰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专业能力。
她或许未必会对林潮宗这家规模较小的公司感兴趣。
大唐文化的规模小,这还得看是和谁作比较。
要是跟普华永道这样的国际大集团相比,那大唐文化当然算不上什么大公司。
不过,要是放在香江这个地方。
大唐文化的估值能够达到大几千万甚至上亿港元。
那绝对算得上是大型企业!
在香江,很多上市公司的市值,都还没有大唐文化的估值高。
………
林潮宗完成了今天的《龙珠》画稿目标之后,放下手中的笔。
活动了一下筋骨之后,才拿起财务报表,仔细地查看起来。
不一会儿,林潮宗的脸上就露出满意笑容。
这份报表显示,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里,大唐漫画社旗下的四本漫画周刊,总共的销量达到420万本!
在这些漫画里面,光是在香江本地的销量就有180万本。
在宝岛省和南洋地区,漫画周刊的销量加起来有200万本。
还有专门针对东瀛市场推出的《大唐少年》,销量也达到了40万本。
这么算下来,光是靠这四本漫画杂志的销售,再加上杂志上的广告位收入,大唐文化在7月份的总营收就高达2400万港元。
净利润更是达到了552万港元!
如果再算上从宝岛省和南洋的渠道商,那里收取的800万港元保证金。
大唐文化在7月份实际入账的金额,就是3200万港元!
大唐报业旗下的《香江新报》在 7 月份,平均日发行量高达 18 万份,总计发行数量更是达到 558 万份!
按照市场售价计算,营收558万港元。
《香江新报》已经成功地度过了新手期,成为香江本土发行量排名第二的报纸。
广告营收也是水涨船高。
在香江的报纸行业中,广告营收一直是各大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通常占据着报社总营收的百分之七八十。
报纸的销量与权威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销量越高,权威性也就越高,相应的广告费用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以金庸旗下的明报为例,其报纸的用户群体主要是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
由于这一特定的读者定位,明报的广告位费用在香江处于最高水平之列。
尽管明报的日发行量仅为 12 万份,但凭借其高质量的内容和高端的读者群体。
每天的广告营收仍能达到 15 万港元左右。
能够与明报在广告营收方面相媲美的,大多是一些经济、财经类的报纸。
这些报纸的读者通常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专业素养,因此吸引了众多高端广告客户。
相比之下,东方日报虽然是香江发行量第一的报纸。
但其定位是大众娱乐类报纸,用户群体主要是香江社会的底层人士。
尽管东方日报的日发行量最高,但其广告位的日营收,却不如明报这类定位精英群体的报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