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 第88章 阵痛与淬炼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第88章 阵痛与淬炼

作者:人生一乐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0:37:46

带着与安德森签订的合同,王钦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返回国内。没有庆功宴,没有片刻休息,华创集团深圳总部立刻进入了一种临战状态。

王钦在回国后的第一次高管会议上,将这份订单定性为“华创全球化战略的‘辽沈战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他清楚地知道,这份订单能否顺利交付,不仅关系到与安德森公司的后续合作,更将直接影响华创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未来开拓的难易程度。

压力层层传导下去,首先感受到切肤之痛的,是生产制造部门。

安德森的订单虽然总量不大,但要求极高。对方提供的技术规范书厚达几十页,对原材料的规格、生产流程的管控、测试标准的规定,细致到了近乎严苛的程度。很多标准远远高于国内客户的要求,甚至比华创现有的内控标准还要严格。

“王总,不是我们不想做好,是有些要求确实太难达到了。”生产总监老刘拿着技术规范书,找到王钦诉苦,“比如这个主板焊接的良品率要求,比我们现有的标准高了五个百分点!还有这个机箱的涂层耐磨测试,我们目前的供应商根本过不了关!”

“达不到就想办法达到!”王钦的语气没有丝毫商量余地,“供应商不行,就立刻寻找新的、有能力的供应商!国内找不到,就去日本、去台湾找!生产工艺达不到,就组织技术攻关!聘请专家!购买新设备!需要投入,集团全力支持!但我只要一个结果:完全符合客户标准的产品,按时交付!”

王钦的决绝,让整个华创动了起来。采购部门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合格的元器件供应商,成本短期内急剧上升;生产线上引入了新的检测设备和工艺流程,工人们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导致初期效率下降,残次品率一度不降反升;质量管理部门的人数增加了近一倍,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近乎挑剔的检查,与生产部门摩擦不断。

“以前这样就行了,现在怎么这也不合格那也不合格?这不是故意找茬吗?”流水线上的一位老师傅抱怨道。

“师傅,这是出口欧洲的,标准不一样!你看这个焊点,光泽度不够,人家仪器能检测出来!”年轻的质量员一丝不苟地指着问题点。

类似的冲突在各个车间上演。旧的习惯、旧的标准与新的、更高的要求发生了激烈碰撞。阵痛是实实在在的,体现在不断被退回返工的产品上,体现在骤然增加的成本报表上,也体现在员工们疲惫而困惑的脸上。

王钦几乎扎在了生产一线。他穿着工装,和技术人员、老师傅们一起蹲在生产线旁,研究工艺改进的方案。他亲自与来自台湾的资深工程师讨论焊接参数的优化;他拍板斥资引进了一套新的自动化检测设备;他甚至在食堂和工人们一起吃饭,听取他们的困难和建议,耐心解释这次订单对公司的长远意义。

“我知道大家辛苦,也不习惯。”王钦对围拢过来的工人们说,“但我们不能永远只做国内的低端市场。我们要想活下去,活得好,就必须往上走,去跟国际标准接轨。现在疼一点,是为了以后不疼。这次订单做好了,我们华创的品牌就打出去了,以后订单会越来越多,大家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

他亲自站出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挚的态度与基层员工们交流沟通,让大家逐渐理解并接受了这次变革。原本弥漫在基层的怨气渐渐消散,人们开始明白,这并不是管理层的盲目折腾,而是关乎公司生死存亡的重要战略决策。

一种背水一战的紧张氛围在工厂里弥漫开来,大家都意识到只有全力以赴,才能让公司走出困境。技术攻关小组的成员们主动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地研究技术难题,力求找到提升产品质量的方法。工人们也不再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是开始主动思考如何提高操作的精度,以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更高的标准。

然而,这场变革不仅仅局限于生产环节,供应链和物流方面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一批关键的进口电容由于报关手续出现问题,在海关被耽搁了好几天,这几乎导致生产线被迫停工。王钦心急如焚,他毫不犹豫地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关系,亲自出马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经过一番艰难的努力,终于成功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与此同时,国际物流的选择、保险、货物追踪等每一个细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海外事业部和新成立的物流团队为此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以保障原材料能够及时、安全地运抵工厂。

在这个过程中,王钦敏锐地意识到,华创原有的管理流程已经无法适应国际化业务的需求。他力排众议,推动引入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建设试点,首先从生产和供应链模块开始,试图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的精细化和效率。

一个多月后,第一批完全符合安德森公司标准的产品终于下线。经过严格的出厂检验,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当装载着这批服务器的集装箱缓缓驶离华创工厂时,很多人都长舒了一口气,有些老员工甚至激动地抹了抹眼角。

这不仅仅是一批货物的发出,更象征着华创制造能力的一次脱胎换骨般的淬炼。

王钦没有放松,他立刻要求团队对这次订单执行的全过程进行复盘,总结经验和教训,形成标准作业程序(Sop),并开始在全集团范围内推广这次提升的质量管理标准。

“这次阵痛,不能白疼。”王钦在复盘会上说,“我们要把这次获得的经验,固化下来,变成我们华创新的能力基线。以后,凡是出口产品,必须遵循这套标准。甚至国内的高端产品,也要逐步向这个标准看齐!”

阵痛过后,华创的肌体仿佛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排毒和强筋健骨。虽然代价不小,但整个体系应对高标准、严要求的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这为华创后续承接更复杂的国际订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钦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井然有序的厂区。他知道,经过这次淬炼,华创这艘船,变得更加坚固,能够迎接更大风浪的考验了。国际化的道路,就是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攻坚和淬火铺就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