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 第64章 声波触网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第64章 声波触网

作者:人生一乐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0:37:46

就在王钦全身心应对电脑市场的价格战,并焦灼期盼着远在海外的芯片流片结果之时,一个看似不起眼、却可能影响深远的合作机会,如同初春的藤蔓,悄然攀上了华创的门楣。

牵线人是深圳电信局的一位分管数据业务的副总工程师,他通过一位与王钦相熟的政府朋友辗转联系上了他。在一间茶社的雅座里,这位戴着深度眼镜、典型技术官员出身的副总工,向王钦提出了一个颇具前瞻性的合作构想:当时,基于电话线拨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已经开始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少数几个先锋城市进行小范围试点。然而,初期的用户体验非常糟糕,连接速度极慢(通常只有9600bps甚至更低),而且稳定性极差,动不动就掉线。电信局迫切希望改善这一现状,计划为他们正在推广的、基于中文信息服务的“视聆通”(在广东地区的叫法,其他地区有类似如“上海热线”等名称)网络,定制开发一款性能更稳定、兼容性更好的内置式modem(调制解调器)卡。

modem?互联网?

这两个词如同两道闪电,瞬间击中了王钦。他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关注着大洋彼岸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内心深处早已认定这将是颠覆未来的巨大浪潮,只是苦于在国内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和应用场景。他万万没想到,市场的敲门声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如此具体地在他耳边响起。虽然这仅仅是局限于深圳一地的、小范围的试点项目,订单量注定不会太大,但在王钦看来,这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切入通信领域、并在真实的互联网应用环境中“练兵”的绝佳机会!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当场就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回到公司,他立刻亲自督战,从陈浩负责的网络软件项目部抽调了最核心的几名软件和硬件工程师,迅速组建了一个精干的modem专项攻关项目组。

当时,modem的核心技术主要被美国公司如USRobotics(贺氏)、hayes等所垄断,价格高昂。华创的任务是进行逆向工程和兼容性开发,要在吃透国际标准(如V.32bis, V.42等)的基础上,设计出性能稳定、能与主流产品互联互通的内置modem卡。这其中的技术难度,尤其是在信号处理、协议栈实现和驱动程序开发方面,对于初次涉足此领域的华创团队来说,绝不轻松。

项目组进入了封闭开发状态,实验室里昼夜灯火通明。工程师们对着逻辑分析仪上复杂的信号波形,逐行分析通信协议,调试那犹如天书般的At指令集,与层出不穷的兼容性问题作斗争。王钦也放下了手头许多繁杂事务,经常泡在实验室里,和技术人员一起围在白板前讨论问题。他虽然并非通信专家,但他对网络技术底层逻辑的深刻理解和敏锐直觉,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在项目遇到瓶颈,争论于是驱动架构还是硬件中断处理优先级的问题时,他总能提出几个切中要害的、方向性的建议,往往能拨开迷雾,加快研发的进度。

经过近三个月近乎疯狂的攻关,华创的第一款144Kbps速率的内置modem卡终于研制成功。样品送到深圳电信局的测试中心,经过严格的联调测试,其连接稳定性、数据传输速率和兼容性,均达到了与进口主流产品相当的水平,完全满足了“视聆通”网络的应用需求。更重要的是,华创给出的报价比进口产品低了近百分之二十,并且承诺提供本地化的快速技术支持和服务响应。

电信局方面对此结果非常满意,很快下达了第一笔两千片的采购订单。这笔订单的金额对于当时的华创来说并不算大,利润空间也相对有限,但其战略意义却非同寻常:

1.成功切入了前景广阔的通信市场:这是华创业务版图上从未有过的一块新拼图,为公司在未来更大的通信网络设备市场打开了一扇宝贵的窗户。

2.锻炼了一支宝贵的通信产品研发团队:项目组在实战中积累了从协议分析、硬件设计到驱动开发的完整通信产品开发经验,这是花钱也难以买到的核心能力。

3.让华创的产品第一次真实地触摸到了“互联网”:尽管还只是初级的拨号接入,但这是华创硬件与那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网络世界的第一次直接握手。

王钦并没有被这小小的成功冲昏头脑。他指示modem项目组,绝不能就此满足,停留在简单的仿制和组装层面。他要求他们在确保完全兼容国际主流标准的同时,要开始尝试针对国内相对复杂的电话线路质量和早期中文信息服务平台的特点,开发一些本地化的连接优化和稳定增强功能。同时,他要求项目组立即启动对下一代更高速率modem技术(如336Kbps甚至56K)的预研工作,必须紧跟技术发展的最前沿。

他敏锐地意识到,modem这类看似基础的通信接入产品,很可能将成为华创这艘小船,驶向波澜壮阔的互联网时代的一座至关重要的桥梁。

就在modem项目取得阶段性胜利,团队士气正旺之时,一个蕴含着无限机遇、但也伴随着巨大挑战的时代浪潮,轰然降临。

国家高层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正式决定启动实施名为“金”字系列的国民经济信息化重大工程(如旨在推动金融电子化的“金卡工程”、服务于外贸通关自动化的“金关工程”、实现税收征管信息化的“金税工程”等),意图全面推动政府、金融、税务、外贸等国民经济关键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和网络互联。

这是一个由国家力量主导、自上而下推动的、潜在规模高达万亿级别的巨型市场!消息传出,整个中国的It产业界都为之震动,几乎所有有些实力的硬件厂商、软件公司和系统集成商都瞪大了眼睛,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盛宴中分得一杯羹。

然而,这个看似诱人的市场,门槛却高得令人窒息:参与“金字工程”的项目,对产品的技术先进性、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近乎苛刻;采购流程极其复杂规范,往往需要经历多轮的技术pK、资质审核和商务谈判;更重要的是,这个市场早已被一些有深厚国资背景、或与各部委关系密切的老牌It企业所盘踞,客户关系和行业经验壁垒极高。对于华创这样一家草根出身、主要市场在教育和中小企业的民营公司来说,想要挤进去分一杯羹,在很多人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难如登天。

公司内部再次出现了严重的战略分歧。以部分财务和销售出身高管为代表的“保守派”认为,公司应该专注于在已有优势的教育和工控领域精耕细作,稳扎稳打,不要好高骛远去啃“金字工程”这块硬骨头,以免投入巨大却收获寥寥,甚至拖累公司主业。而以研发和市场部门年轻骨干为代表的“激进派”则情绪激昂,认为这是华创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举跻身国内一线It厂商行列的绝佳历史机遇,必须不惜代价、全力一搏,绝不能错过这班时代的列车。

面对再次激烈的争论,王钦在经过几天几夜的深思熟虑后,再次展现出他作为企业掌舵人的战略决断力。

“金字工程,我们必须参与!而且是要作为公司未来三年的核心战略来全力推进!”他在一次决定公司命运的高层战略会议上,一锤定音,“这已经不是我们想不想参与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华创未来生死存亡的问题!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最大规模的It采购需求,最优质的项目,都将来自于这些由国家主导的行业信息化项目。如果我们现在被排除在这个主流市场之外,用不了几年,我们就会被彻底边缘化,甚至淘汰出局!”

但他也清楚地知道其中的难度,并没有被激情冲昏头脑:“当然,认识到重要性不等于我们要去蛮干。以我们目前的实力和背景,想要在‘金字工程’里扮演主角,独立承接大型系统集成项目,是不现实的。我们的策略不是正面强攻,而是‘侧翼渗透’,像钉子一样,先在一个点扎进去!”

他随后制定了清晰而务实的“侧翼渗透”策略:

1.合作借力,融入生态:主动放下身段,寻找那些已经在“金”字工程某些领域有成功案例、有深厚客户关系的系统集成商或行业应用软件公司进行合作。华创可以作为他们的硬件设备供应商、或底层技术模块的提供者参与进去,先“借船出海”,在项目中“混个脸熟”,积累行业经验和业绩。

2.重点突破,单点极致:避免贪大求全,集中力量选择一两个我们有一定技术积累、且大型厂商可能忽略的细分应用点。例如,针对税务系统大量报表打印的需求,开发高效稳定的报表打印机共享与控制系统;针对银行网点终端设备分散管理的痛点,开发轻量级的终端监控与管理软件。把这些点做到极致,做成行业内最好用的解决方案,以此作为撕开市场的突破口。

3.打造样板,复制推广:一旦通过合作或单点突破获得项目机会,就必须集中公司所有优势资源,不计成本地做好第一个试点项目。不仅要确保技术成功,更要追求极致的客户满意度,将其打造成行业内具有示范效应的标杆案例。然后,利用这个样板,去进行大规模的复制和推广。

4.资质准备,补齐短板:立即启动“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等参与政府项目必备的资质申请工作。王钦明确指示,没有这些“敲门砖”,我们连参与投标的资格都没有,必须尽快补齐这块短板。

战略一旦明确,整个华创电子就像一部被注入了新指令的精密机器,开始高效地全速运转起来。各个部门被动员起来,任务被层层分解,目标被落实到人。

王钦深刻地感受到,华创电子正站在一个巨大的历史风口之上。这个机会,抓住了,公司就有可能脱胎换骨,真正从一家偏居一隅的“小巨人”,成长为一家在全国有影响力、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抓不住,可能就永远失去了跻身中国It产业主流的资格,未来的发展空间将被大大压缩。

压力如同泰山压顶,但王钦内心却因此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斗志和昂扬的激情。

然而,就在他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准备在“金字工程”这片新战场上大展拳脚之时,一封薄薄的、来自海外、标记着“URGENt”的电报,被秘书小心翼翼地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信封上,是那家负责流片的海外Foundry公司的标志。

王钦的目光瞬间凝固了,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突然加速的心跳,竟然感到一种久违的、混合着巨大期盼与深深恐惧的紧张。他伸出手,缓缓地,拆开了那封决定着那颗凝聚了无数心血的“华创一号”运动控制芯片命运的信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