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 第78章 泡沫初现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第78章 泡沫初现

作者:人生一乐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0:37:46

时间步入1990年代后期,历史的车轮裹挟着令人目眩的技术与资本火花,轰然驶向一个充满狂想与不确定性的纪元。大洋彼岸,以美国为中心的互联网热潮已呈燎原之势,互联网公司的招牌在硅谷乃至全美各地如变异菌种般疯狂滋生。这些公司往往仅凭一个概念、一份充满未来感的商业计划书,就能吸引巨额风险投资,其员工穿着牛仔裤在办公室里玩滑板的形象,通过杂志和早期网络媒体传遍全球,成为新时代的淘金者象征。纳斯达克指数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向上狂奔,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财富神话,似乎印证着一个“新经济”时代的降临,传统商业的估值逻辑在这里被彻底颠覆。

这股夹杂着财富梦想与技术乌托邦气息的热风,不可避免地越过了太平洋,吹拂着正在改革开放中急行军的中国。尽管此时中国的网络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电话拨号是主流,网费高昂,真正触网的公民比例极低,但“互联网”这三个字,已然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符号和商业咒语,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显要位置,吸引着无数渴望改变命运的眼球和躁动不安的资本。一种“再不拥抱互联网就要被时代抛弃”的集体焦虑感,在都市精英和知识阶层中弥漫开来。

王钦在上海秘密孵化的“星火科技”,这颗一度在生存线上挣扎的火种,也清晰地感受到了这股突如其来的热浪。原本不温不火、依靠人工维护的“华南商贸信息网”bbS,突然受到了珠三角地区大量中小外贸工厂主的关注。这些精明的商人仿佛一夜之间开了窍,开始试图通过网络这片陌生的疆域,寻找海外客户和订单信息,bbS上关于外贸询盘、原材料价格的帖子热度陡增。同时,之前需要销售员磨破嘴皮子去推销的企业建站业务,咨询量和签单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几乎是不请自来的增长。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正在把企业和个人朝着网络世界推搡。

更大的变化,则来自于资本市场。那位曾经因为“星火”持续烧钱而忧心忡忡、电话里充满质疑的房地产老板徐志刚,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主动且热情地找到王钦,不仅表示愿意追加一笔相当可观的投资,更开始眉飞色舞地鼓动王钦,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把“星火科技”的“故事”讲大,把用户量(哪怕很多是僵尸用户)冲上去,目标直指遥远而光辉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在他的描述里,上市似乎已经是一件触手可及、并且必然能带来百倍回报的事情。

更让王钦感到错愕的是,一些他从未听说过、名字听起来颇为洋气的风险投资机构,也不知通过何种人脉网络,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竟然辗转找上了“星火科技”的门。他们的做派与传统的产业投资者截然不同:他们几乎不看,或者说看不懂财务报表,对盈利模式漠不关心,他们反复追问和强调的,是“用户增长曲线”、“日均页面浏览量(pV)”、“用户停留时长”这些在传统商业视角下显得有些“虚无缥缈”的数据指标。他们谈论着“赛道”、“风口”、“规模效应”,仿佛只要占据了这些数据的制高点,财富便会自然滚滚而来。

“王总!风口!这次是真正的风口来了!”“星火科技”内部那些年轻的团队成员们彻底被这股狂热点燃了,他们兴奋不已,摩拳擦掌,日夜构思着各种大胆的、以牺牲利润为代价快速扩张、做大用户量的激进计划。在他们看来,谨慎和盈利都是过时的、老旧的思维,此刻唯一重要的就是速度与规模,是成为那只在风口上被吹起来的“猪”。

然而,亲身经历过市场起伏、深知商业世界残酷生存法则的王钦,却在这片弥漫的狂热中,保持着近乎冷酷的清醒。他仔细研读了能搜集到的关于美国那些明星互联网公司的深度报道和财报分析(尽管很多信息残缺不全),一个让他深感不安的事实逐渐浮现:许多被资本疯狂追捧的公司,除了在不断烧钱换取用户和流量外,根本看不到清晰、可持续的盈利路径,其惊人的估值完全建立在市场对未来增长的狂热预期和近乎盲目的炒作之上。这景象,在他眼中,像极了一场危险而又迷人的击鼓传花游戏,他无法判断鼓声何时会停,但深知最后接棒者的下场。

他果断地、甚至有些强硬地紧急叫停了团队提交上来的所有激进的、以疯狂烧钱换取数据的扩张计划。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绝对的清醒!”在“星火科技”一次决定未来走向的关键会议上,王钦毫不客气地泼下冷水,语气异常凝重,“用户和流量很重要,这我承认,它们是互联网公司的基石之一。但是,任何商业活动,最终都必须回归其本质——那就是为特定客户创造真实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健康的、可持续的盈利!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泡沫和喧嚣冲昏头脑,去追逐那些建立在流沙之上的海市蜃楼!”

他顶住内外的压力,坚持“星火科技”必须继续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务实策略:一边,继续深耕能够带来稳定现金流、养活团队的企业建站业务和逐步产生小额会员费的商贸信息服务,这是活下去的根基;另一边,只能动用一小部分资源,以小型项目、快速试错的方式,谨慎地探索一些新的互联网应用方向,并且必须严格控制烧钱的速度,设定明确的止损点。

他的这种保守和审慎,让原本热血沸腾的年轻团队感到失落和不解,也让徐老板等盼着快钱回报的投资人颇为不满。徐老板甚至在一次私下通话中,带着抱怨的语气对王钦说:“王老弟啊,现在遍地是黄金,大家都弯腰在捡,你这胆子也太小了!按你这个搞法,什么时候才能把盘子做大?到时候风口过去了,黄花菜都凉了!”

但王钦顶着压力,不为所动。他给“星火科技”定下的核心基调异常明确:“活下来,等风停。” 他坚信,只有在狂热退去、泡沫破裂之后,还能依靠自身产品和服务在空中飞翔的,才是真正的雄鹰,而不是那些依靠风力的“猪”。

与此同时,他也以警惕的目光,密切关注着华创内部因此次互联网热潮而产生的心态变化。“.公司一夜暴富”、“程序员期权财富自由”这类故事,也开始在华创的部分员工,尤其是年轻的技术人员中间流传,引发了不少人的心思浮动。相比起在车间、在实验室里踏踏实实搞研发、做制造,那种似乎能一夜之间改变命运的互联网浪潮,显得更具诱惑力。一股“做硬件太苦、太累、来钱太慢”的消极情绪在悄然滋生。

王钦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危险的苗头。他特意在一次华创内部的中高层及技术骨干大会上,发表了一次态度鲜明的讲话。他没有否定互联网的意义,但着重强调了华创的立身之本:“泡沫之上的狂欢,无论多么炫目,终有曲终人散的一刻。历史反复证明,只有那些能踏踏实实为社会创造真实价值、拥有核心技术和制造能力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实现长久的发展。华创的根,是深入泥土的技术研发和精密制造。我们要做的,是利用互联网这项强大的工具,来改造、提升、强化我们的‘根’,让我们的硬件更智能,让我们的服务更高效,而不是放弃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像无根浮萍一样,去追逐市场上短暂的泡沫!”

他努力地在一片狂热的氛围中,为华创这艘已经颇具规模的航船把稳舵轮,确保它不会在突如其来的风暴中偏离既定的航道。但他深知,在巨大的、看似触手可及的财富诱惑面前,人性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前方的海面之下,暗流汹涌,真正的惊涛骇浪,或许还在酝酿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