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 第74章 金税突围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第74章 金税突围

作者:人生一乐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0:37:46

就在王钦心力交瘁地穿梭于深圳与上海之间,既要稳住华创的基本盘,又要为“星火科技”这株幼苗暗中浇灌之时,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华创主业战场,在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蛰伏后,终于传来了石破天惊的捷报。

经过近两年近乎偏执的深耕细作,从广东的试点项目开始,一个省一个市地攻坚,一个订单一个订单地积累口碑和信任,华创电子终于在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级大项目——“金税工程”一期全国范围的推广建设中,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他们成功中标了该项目某个关键硬件组件的全国统一采购合同!

虽然华创并非项目的总包商或系统集成商,仅仅是众多硬件设备供应商之一,但能够通过严苛的技术测评和资质审核,进入这份象征着最高标准的国家级采购清单,其本身的意义,就已远远超出了订单金额的范畴。这是国家对华创产品可靠性、技术稳定性和企业综合实力的最权威背书!而这份订单的金额,也确实足以让所有华创人扬眉吐气——它超过了华创过去两年所有行业项目订单金额的总和!

消息传回深圳总部,整个华创瞬间沸腾了!办公区里爆发出久违的欢呼,生产线上的工人们奔走相告。这不仅是对全体员工,尤其是那些常年奔波在外的行业销售和工程师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更像一剂强力的兴奋剂,极大地提振了此前因互联网战略分歧而显得有些迷茫和低迷的公司士气。一种“我们也能行”的自豪感,在每个人心中激荡。

王钦在最初的狂喜之后,迅速冷静下来。他深知,拿到订单仅仅是开始,能否完美交付,才是真正的考验,这关乎华创的声誉和未来在这个领域的生死。他立即宣布,亲自挂帅,担任这个代号“金税一号”交付项目的总指挥。他抽调了研发、生产、质检、供应链等各部门最精干的力量,组建了跨部门的专项小组,建立了每日例会制度。从关键元器件的选型采购,到生产线上每一个焊点的工艺要求,再到物流包装的防震等级,乃至发往全国各地后现场安装调试的标准化流程,他都要求做到极致,目标是“零差错、零延误、零投诉”。

那段时间,华创位于深圳宝安的工厂园区灯火通明,彻夜不眠。生产线上悬挂起了“为国铸器,质量如山”的红色横幅。工人们轮班作业,脸上却不见疲惫,反而洋溢着一种参与国家重大工程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王钦的身影也频繁出现在车间,他不是走马观花地视察,而是会停下来,和老师傅一起讨论某个散热片的最佳安装角度,或者查看一块主板在老化测试中的温度曲线。这种深入一线的作风,极大地鼓舞了一线员工的干劲。

最终,在所有华创人的共同努力下,所有合同规定的设备,全部按照甚至提前于计划节点,高质量地完成了生产制造,通过了极其严格的厂内测试,然后被小心翼翼地打包,通过专门的物流车队,发往遍布全国的税务网点。紧接着,由技术骨干组成的多个安装调试小分队,像一支支训练有素的侦察兵,奔赴全国各地。他们克服了南北气候差异、各地电网环境复杂、现场协调难度大等重重困难,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耐心的沟通,确保了所有设备在计划时间内顺利上线运行,稳定支撑起了“金税工程”的关键业务。

“金税工程”国家级项目的成功交付,成为了华创电子发展史上当之无愧的里程碑。它直接带来了建厂以来单笔最大金额的收入和极为可观的利润,极大地改善了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为王钦后续的任何战略布局都提供了更坚实的财务基础;它如同一张镀金的名片,极大地提升了华创在政府和高端行业内的品牌形象与地位,之前许多对他们关闭的大门,如今开始松动,为后续承接其他“金关”、“金卡”等项目铺平了道路;更重要的是,它用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王钦长期以来坚持技术研发、狠抓产品质量、走高端行业路线战略的正确性与前瞻性,让那些曾经质疑他“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内部声音暂时平息了下去。连一向强硬的李副总,在事实面前也不得不低头。

在盛大的庆功宴上,华灯璀璨,欢声雷动。王钦端着酒杯,望着台下那一张张因激动而泛红的脸庞,看着那些曾与他一起在车间熬夜、在客户处据理力争的老部下,心中百感交集,既有成功的喜悦,更有一路走来的艰辛回味。这时,李副总端着酒杯走了过来,他脸上的表情复杂,但眼神中多了几分真诚的敬佩:“王总,我……我得承认,还是你眼光长远,沉得住气。要不是咱们之前咬牙投入研发,把产品打磨到位,没有在低端价格战里纠缠,绝对拿不下今天这个单子。我服了。”

王钦与他用力地碰了一下杯,发出清脆的响声,他并没有流露出任何得意,反而语气恳切:“李总,功劳是大家的,是每一位华创兄弟姐妹用汗水和心血拼出来的。你说得对,传统业务,硬件制造,是我们华创安身立命的根基,是饭碗,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越做越精,越做越强。只是,”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喧闹的会场,似乎看向了更远的地方,“我们在低头踏实走路、守住根基的同时,也得时不时地抬头看看天啊。看看路的方向有没有变,看看前面是不是有新的岔路口。”

李副总听着,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但眼神中少了几分以往的固执,多了几分审慎的思考。

“金税工程”的成功突围,像一剂效果强劲的强心针,让华创这艘一度因内部分歧而略显摇摆的大船,暂时驶入了一片风平浪静、动力充沛的水域。然而,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并没有消除王钦内心最深处的焦虑。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传统业务的成功,本质上是在为他和华创布局未来,赢得更多宝贵的时间、更宽松的财务空间以及更稳固的大后方。真正的挑战,那片充满了未知、机遇与巨大风险的互联网海域,依然迷雾重重,而他派出的“先锋艇”——上海的“星火科技”,正航行得异常艰难。

“星火科技”模仿国外模式开发的中文电子邮箱和网址导航,用户增长缓慢得令人心焦,远远达不到形成网络效应的临界点。团队尝试的几个小型收费项目,如企业邮箱租赁和网页制作服务,在市场极不成熟的情况下,应者寥寥,收入微薄,根本无法覆盖日益增加的服务器带宽和人力成本。徐志刚投入的两百万天使资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王钦每隔几周收到的报告,都让他眉头紧锁。如何将华创在硬件制造、行业客户资源、品牌信誉等方面的传统优势,与互联网去中心化、快速迭代、用户体验至上的新逻辑相结合?如何找到那条既能发挥自身长处,又能切入未来趋势的切实可行的转型路径?这依然是横亘在王钦面前,最核心、也最棘手的战略课题。

庆功宴的喧嚣与荣耀终将散去,当王钦独自回到安静的办公室,窗外是深圳不夜的繁华,他再次打开了那台能够连接全球网络的电脑。屏幕上,浏览器缓缓加载着硅谷最新的科技新闻,那些关于融资、收购、用户暴增的故事,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探索,还必须继续。而且,必须更快,更有效率。他知道,留给华创从容转身的时间,并不会太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