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 第23章 初临杭州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第23章 初临杭州

作者:人生一乐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0:37:46

火车轰鸣着向南行驶,窗外的景色逐渐由单调的黑白灰,染上了些许绿意,气温也明显回升。

经过一天两夜的漫长旅程,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列车终于缓缓停靠在了杭州城站火车站。

“杭州到了!旅客们请带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

广播里传来带着江南口音的普通话。王钦拎着行李,随着人流走下火车。

一股湿润、温和、带着淡淡桂花香(季节不对,或许是心理作用)的空气扑面而来,与东北干冷凛冽的风截然不同。

站台上人声鼎沸,各色口音混杂。出站口更是挤满了接站的人群和招揽生意的旅店服务员。

“同学!是浙大的新生吗?接待处在这边!”一个举着“浙江大学”牌子的学生看到王钦手里的行李和气质,主动喊道。

王钦循声望去,看到了几个戴着校徽、热情洋溢的大学生。他走过去,出示了录取通知书。

“欢迎欢迎!无线电系的王钦同学是吧?名单上有你!跟我来,学校有接驳车!”接待的学长很热情,帮忙提了一件行李。

走出车站,王钦第一次真切地看到了杭州的街景。街道比辽阳宽阔许多,自行车流如潮水般涌动,偶尔有公交车和吉普车驶过。路旁的建筑大多不高,白墙黑瓦,透着江南水乡的秀气,与东北工业城市的粗犷形成鲜明对比。

坐在驶向浙大的公交车上,王钦贪婪地看着窗外的景色。西湖掠影,苏堤春晓(虽未到时节),绿树成荫,整个城市仿佛一座巨大的园林,充满了一种闲适而又生机勃勃的气息。

这就是他选择的城市,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浙江大学坐落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校园很大,绿树成荫,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教学楼交错,学术氛围浓厚。报到、注册、领取宿舍钥匙、置办生活用品……一切都有条不紊。

王钦被分到了一个六人间的宿舍。宿舍条件一般,但比起家里已经好太多。室友来自天南地北,有浙江本地的,有上海的,还有一位来自新疆的哥们,口音各异,但都带着考入名校的骄傲和对未来的憧憬。

王钦话不多,低调而沉稳,很快收拾好自己的床铺和书桌,将那台红灯牌收音机放在桌上,显得格外醒目。

“哟,哥们,这收音机不错啊!还是电子管的!”一个戴着眼镜、上海口音的室友好奇地凑过来。

“家里带的,听听新闻。”王钦淡淡一笑。

“王钦是吧?我叫陈海洋,上海的。”眼镜男很健谈,“以后就是室友了,多多关照!”

其他几人也纷纷自我介绍。王钦一一点头致意,不热情也不冷淡,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他知道,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积累人脉的第一个重要平台。

安顿下来后,王钦立刻开始熟悉校园和周边环境。他去了图书馆,规模和气派远非辽阳市图书馆可比,藏书量惊人。他去了系里,了解了课程设置和教授情况。他还特意去学校的公告栏和附近的信息墙转了转,上面贴着各种讲座、活动通知,甚至还有一些求购和出售物品的小纸条。

南方的商品经济气息,显然比东北浓厚得多。

周末,王钦没有像其他新生一样忙着游西湖,而是独自一人去了杭州的市中心和几个主要的百货商场、供销社。

他仔细观察着商品的种类、价格、供应情况。他发现,杭州的轻工业产品明显更加丰富,尤其是丝绸、纺织品、小家电、塑料制品等。但一些北方的土特产、木材、药材等,则相对少见,价格较高。

巨大的南北差价,在他眼前展现出一副清晰的商业地图。

一个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他需要启动资金,更需要一个可靠的、能在两地之间跑动的合作伙伴。

赵大军和孙卫东远在东北,且缺乏南方经验。他需要在本地寻找新的帮手。

他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家庭困难、需要勤工俭学的同学,以及……那些头脑灵活、敢于折腾的本地知青。

通过观察和打听,他很快锁定了一个人选:同系的一个浙江本地同学,名叫吴建国。他家在农村,条件很困难,报到时连行李都极其简薄,但人很精明能干,经常偷偷跑去校外找零工做。

一天晚上,王钦在水房遇到正在洗衣服的吴建国。

“建国,最近忙什么呢?老是见你往外跑。”王钦状似随意地问。

吴建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啥,就是……找点活儿干,补贴一下生活费。”

“找到什么好门路了?”王钦压低声音。

吴建国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小声道:“帮一个老板搬搬货,一天能挣块把钱。”他似乎不愿多说。

王钦笑了笑,递过去一根烟(他偶尔会备一包好烟用于交际):“我这儿也有个活儿,不累,就是需要点脑子,赚得可能比你搬货多点,有兴趣吗?”

吴建国眼睛一亮,接过烟,态度热切起来:“啥活儿?钦哥你说!”

王钦看着他,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帮我收集信息。杭州哪些工厂有处理品、出口转内销的货?哪些东西在北方紧俏?价格多少?摸清楚了,我给你提成。”

吴建国愣住了,他没想到是这个“活儿”。这不算违法,但显然超出了单纯打工的范畴。

“这……怎么摸啊?”

“你是本地人,同学老乡多,这就是优势。”王钦点拨他,“多跑,多看,多问。需要一点本钱的话,我可以先支给你。”

王钦的信任和清晰的思路打动了吴建国。他犹豫了片刻,一咬牙:“成!钦哥,我干!保证给你打听清楚!”

第一个南方眼线,初步发展成功。

王钦知道,他在杭州的第一步,已经稳稳迈出。

学习,赚钱,两条腿走路,这是他早已确定的方针。

而大学这片广阔的天地,将为他提供最好的保护和资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