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 第110章 高处的寒意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第110章 高处的寒意

作者:人生一乐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0:37:46

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荣光尚未散去,华创集团便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这一次,战场转移到了品牌形象和高端市场。随着华创的技术实力获得国家认可,王钦果断决策,启动品牌升级战略,旨在扭转华创长期以来“高性价比”(即中低端)的公众印象,向“高品质、高技术、高价值”的品牌定位跃迁。首战,便选择了竞争最激烈、也是品牌高地象征的旗舰智能手机市场。

然而,攻占高地必然遭遇最强力的阻击。国际巨头们深耕多年,品牌壁垒森严,绝非易与之辈。

华创精心打造的首款高端商务智能手机“华创mate 1”甫一发布,便感受到了来自高处的凛冽寒意。这款手机集成了华创在通信、材料、续航等方面的诸多技术积累,定价直接对标国际品牌的旗舰机型。发布会声势浩大,国内科技媒体也给予了广泛关注和不少正面评价。

但真正的市场考验才刚刚开始。

首先是渠道的抵触。以往华创的手机主要依靠运营商合约机和开放性市场渠道销售,合作伙伴看中的是华创产品的性价比和走量能力。但当华创的销售团队拿着定价五千元以上的mate 1去洽谈高端专卖店、机场贵宾厅等渠道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

“华创做高端手机?消费者能认吗?”一位国内大型连锁手机卖场的采购经理直言不讳,“我们店里最好的位置肯定是留给苹果、三星的,他们的品牌号召力强,周转快。华创的手机,放在边上试试水可以,但要最好的展位和大量备货,风险太大。”渠道商们普遍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担心华创的品牌力无法支撑如此高的溢价,导致产品滞销,占用资金。

其次是媒体和舆论的微妙转向。发布会后,一些有国际背景或深受西方品牌影响的科技评测机构和大V,开始“客观”地挑刺。他们放大mate 1在某些细节上的不足(如UI设计的精致度、某些小众功能的缺失),与国际品牌进行苛刻的对比,却刻意淡化或回避其在信号、续航、安全加密等方面的显着优势。一种“华创勇气可嘉,但与国际顶级品牌仍有差距”的论调,开始在网络上蔓延。这种看似“客观”的评价,实则潜移默化地强化了消费者心中“国产=次一等”的刻板印象。

最直接的压力来自于市场销售的遇冷。上市第一个月,mate 1的销量远低于预期。除了少数对华创有深厚感情或对国产技术有强烈支持意愿的“铁粉”,大部分高端目标用户在选择时,依然倾向于国际品牌。昂贵的广告投入和渠道建设费用,与惨淡的销售回报形成了尖锐对比。集团内部开始出现质疑声,认为高端化战略是否过于激进,是否应该退回到更稳妥的中端市场。

王钦的办公室内,气氛凝重。市场总监刘大卫拿着一份惨淡的销售数据报表,脸色很难看:“王总,高端市场的壁垒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坚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不是靠一次发布会、一两项技术突破就能轻易改变的。我们是不是……调整一下策略,比如先推出一个配置稍低、价格更有竞争力的版本,吸引中间阶层用户?”

王钦站在落地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沉默了片刻。他深知品牌升级的艰难,这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投入和耐心。国际品牌今日的地位,也是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才形成的。

他转过身,目光依旧坚定:“大卫,还记得我们当初决定做td芯片时,面临的压力吗?那时候,很多人也说我们不自量力。但现在,我们拿到了国家科技进步奖。”

他走到办公桌前,手指敲了敲那份报表:“高端化战略,不能动摇!现在遇到的困难,是预料之中的。这恰恰说明,我们打到了敌人的痛处,触碰了他们的核心利益区。他们越是围剿,越证明我们方向是对的!”

王钦做出了部署:

1.坚持定位,优化产品: mate 1的产品定位和价格坚决不变。但要求研发部门立刻收集首批用户反馈,针对一些被诟病的细节(如UI体验、相机算法)成立快速响应小组,通过系统更新持续优化,用行动证明华创对产品体验的重视和快速迭代能力。

2.改变传播策略: 不再单纯与国际品牌拼参数、比功能,而是转向讲述华创的技术故事、品质故事和安全理念。重点突出mate 1在商务应用场景下的独特优势,如超长续航、信号稳定、硬件级安全加密等,吸引真正有需求的商务人士。

3.深耕核心渠道,打造体验标杆: 集中资源,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打造几家华创高端体验店。不追求数量,但求极致体验,让消费者能够直观感受mate 1的品质和设计。同时,加强与大型企业客户的直接沟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绕开传统零售渠道的壁垒。

4.耐心培育市场,影响意见领袖: 品牌部门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持续投入品牌建设,不追求短期声量。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培养那些真正懂技术、有独立判断力的行业意见领袖,通过他们客观公正的评价,去影响更广泛的受众。

“品牌的高地,不是靠价格战能打下来的,而是靠一代又一代过硬的产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一点点构筑起来的。”王钦对管理团队说,“这一仗,会很艰苦,甚至会亏损。但我们必须要打,也必须要有耐心。这关乎华创的未来天花板。”

高处的寒意,让华创人更加清醒。他们明白,攀登品牌珠峰的路上,必然充满氧气稀薄的艰难和暴风雪的考验。但既然选择了向上,就只能勇往直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