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尸忆破案局 > 第95章 迷雾后的轮廓

尸忆破案局 第95章 迷雾后的轮廓

作者:秋后的银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1:00:12

徐江的落网,如同在密不透风的黑幕上撕开了一道巨大的裂口。“猎焰”专案组集中了最顶尖的审讯专家、心理分析师和数据恢复工程师,试图从这个技术核心身上,榨取关于“导师”集团的一切信息。

然而,徐江是一个极其难缠的对手。他智力超群,逻辑严密,对自己的行为有着一套完整且自洽的扭曲价值观支撑。他坦然承认自己策划并实施了多起网络攻击和渗透,包括针对智能门锁、工业控制系统以及“普罗米修斯-II”陷阱,但他将这一切定义为“技术演示”和“漏洞排查”,声称目的是为了暴露现代科技社会的脆弱性,促使人们反思。

对于组织的终极目的、其他核心成员的身份,尤其是那个神秘的“导师”本人,他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就用充满象征和隐喻的语言搪塞,让审讯者如同在解一道道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谜题。

“我们是在修剪一棵生病大树的腐枝。”面对审讯,徐江平静地说道,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只有去除这些冗余和错误,新的、更纯粹的秩序才能生长出来。‘导师’……是园丁,是引路者。”

“园丁是谁?他在哪里?”审讯专家追问。

徐江嘴角泛起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他存在于理念之中,存在于我们共同追求的‘纯净世界’里。”

审讯陷入了僵局。徐江像一块被冰封的岩石,坚硬而寒冷。

与此同时,技术团队对从徐江住所缴获的电子设备进行的数据恢复和破解工作,则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攻坚,技术人员成功破解了徐江使用的一个多层加密的私人存储阵列。里面不仅存放着“导师”集团历次行动的全部技术文档、通讯日志和目标资料,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一个隐藏极深的内部通讯平台存档!

这个平台上的对话记录,清晰地揭示了“导师”集团并非铁板一块,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和分工:

· 徐江(代号:架构师):负责技术实现、漏洞挖掘和攻击执行,是组织的“利剑”。

· 吴哲(代号:画家):负责理念包装、符号体系设计和外围宣传,是组织的“面具”。

· 还有一个代号为 “会计”(the Accountant) 的核心成员,负责组织的资金来源、资源调配和外围人员的招募管理(如GoIp案和智能门锁案中的“上线”)。

· 而凌驾于这三者之上的,正是那个神秘的 “导师”(the mentor)。他很少直接参与具体事务,但负责制定战略方向,裁决内部争议,并拥有最终决定权。

通讯记录显示,“导师”思维极其缜密,言语间充满了一种冰冷的、近乎非人的理性。他对于“净化”和“新秩序”的追求,比徐江更加极端和抽象,似乎超越了简单的社会批判,带着某种……宏大的、近乎宗教般的终极目标。

“我们必须找到‘会计’!”李振在专案组会议上敲着桌子,“他是连接‘导师’与现实世界的枢纽,找到他,就能找到资金流向,就有可能顺藤摸瓜揪出‘导师’!”

根据通讯记录中零散提到的信息,“会计”非常谨慎,几乎从不留下任何数字痕迹,他与徐江、吴哲的联系也主要通过单向加密信息进行。唯一的线索,是徐江在一次抱怨中隐约提到,“会计”似乎对古典哲学和金融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可能拥有海外背景。

范围依然很大。专案组调整方向,一方面继续对徐江施加压力,希望能撬开他的嘴;另一方面,集中力量排查与徐江、吴哲有过间接交集,且符合“会计”画像的人员,特别是那些拥有金融、管理背景,又对哲学等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人。

就在专案组全力追查“会计”时,江雨的研究室在分析徐江存储阵列中的海量数据时,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林薇在梳理一批看似无关的、被标记为“废案”的早期技术文档时,注意到其中一份关于“大规模网络拓扑分析”的草稿。这份草稿的技术思路与徐江成熟期的风格略有不同,显得更加……“学院派”和理想化。在草稿的注释区,有一个极其微小的、手打的水印缩写:“x.c. @ I.c.S.”。

“x.c.” 显然是徐江名字的缩写。而 “I.c.S.”?

林薇立刻查询了这个缩写。结果令人震惊——“I.c.S.” 是国际上一所极其着名且神秘的私立研究机构“伊甸园闭环系统(Eden closed System)”的缩写!这所机构以其跨学科的前沿研究和对研究人员近乎与世隔绝的管理模式而闻名,招收的都是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和学者,研究方向涵盖理论物理、认知科学、复杂系统等多个领域,但其内部详情外界知之甚少。

徐江竟然与I.c.S.有关联?

江雨得知后,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通往“导师”的重要线索。她通过保密渠道,向相关部门查询徐江与I.c.S.的关联。反馈回来的信息确认,徐江在辞职离开大学后,确实曾被I.c.S.招募,作为客座研究员在那里工作了将近两年,之后才原因不明地离开,返回滨海市隐居。

而在I.c.S.同期工作的研究员名单中,一个名字引起了江雨的注意——埃琳娜·沃尔科娃(Elena Volkova),一位俄裔加拿大籍的复杂系统理论与金融风险建模专家!她的研究领域恰好横跨哲学思辨(复杂系统哲学)和金融实务(风险建模),其背景与“会计”的画像高度吻合!

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的情报显示,埃琳娜·沃尔科娃大约在三年前离开了I.c.S., 此后行踪成谜,但其名下控制的一个离岸基金会,近两年有异常的资金流动,其流向与“导师”集团已知的活动周期存在时间上的巧合!

“埃琳娜·沃尔科娃……很可能就是‘会计’!”江雨将这一重大发现汇报给专案组。

“猎焰”行动的目光,首次投向了海外。在国际刑警组织和相关国家执法机构的配合下,对埃琳娜·沃尔科娃的调查迅速展开。

然而,埃琳娜比徐江更加谨慎和隐蔽。她使用多个化名和复杂的空壳公司架构来隐藏身份和资金流向,其本人仿佛人间蒸发,连最先进的情报网络都难以捕捉到她的确切位置。

但有了明确的目标,追踪便有了方向。专案组相信,只要盯死与埃琳娜相关的资金链和她可能使用的化名,迟早能抓住她的尾巴。

徐江的落网,以及“会计”埃琳娜·沃尔科娃身份的确认,使得“导师”集团的轮廓逐渐从迷雾中显现出来。这是一个由顶尖智力构建的、结构严密、目标骇人的危险组织。“架构师”、“画家”、“会计”均已浮出水面,只剩下那个隐藏在最后、也是最深处的“导师”。

他\/她是谁?是依旧隐藏在I.c.S.内部?还是另一个像埃琳娜一样消失的学者?他最终追求的“纯净世界”,到底是什么?

答案,似乎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却又隔着一层最后的、也是最厚的迷雾。

审讯室内,徐江依旧沉默。网络空间里,对埃琳娜的追捕悄然展开。

江雨站在研究室的电子地图前,看着代表已知威胁的光点一个个被标记出来,但那个代表着“导师”的、最大的红色问号,依然悬在中央。

她知道,最后的较量,即将到来。而这场较量,很可能将决定许多人的命运。她和她的团队,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去迎接那最终揭晓的时刻。无论真相多么骇人,他们都必须去面对。因为这就是守护者的职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