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尸忆破案局 > 第75章 科技迷宫的深处

尸忆破案局 第75章 科技迷宫的深处

作者:秋后的银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1:00:12

雷穆利亚海渊的发现,如同一盆冰水浇熄了“方舟”指挥部内部因定位成功而燃起的激进火焰。损失一台顶级深潜器的代价清晰地表明:盘踞在海渊之下的,是一个科技水平远超预估、且防御体系极其完善的对手。任何直接的军事挑衅,在万米深海的特殊环境下,都无异于自杀,更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

江雨基于与体内纳米构造体(“结构”)连接时感知到的信息所提出的“陷阱”警告,得到了最高程度的重视。尽管无人能证实那扇所谓的“门”是否存在,但“普罗米修斯”表现出对江雨及其“结构”的异常关注,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危险信号。对手的目标很可能不仅仅是隐藏,而是有着更深远、更依赖特定“钥匙”才能达成的目的。

战略必须调整。强攻方案被永久封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在更广阔战线上展开的、旨在削弱、理解和最终瓦解“普罗米修斯”的综合性斗争。

“方舟”指挥部的架构进行了重组,下设三个核心专项组:

1. “溯源”小组:由理论物理、信息科学、生物工程及材料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组成,核心任务是逆向解析“结构”的技术原理,追溯其科技树源头,并试图理解“普罗米修斯”的终极目标。负责人是德高望重的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霍夫曼博士。

2. “清道夫”小组:整合全球执法与情报资源,负责在全球范围内识别、监控和清除“普罗米修斯”的地面支持网络,包括“净土同盟”等外围组织,切断其人员、资金和信息流通渠道。

3. “利刃”小组:集中各**工研发力量,基于已获取的“猎犬”能量特征和行动数据,专门研发反制性的探测、防御与攻击技术。

“烛龙”小组的任务重心转向全力配合“溯源”小组,江雨则是所有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节点。她被转移至位于戈壁深处一个绝密地下研究基地——“知更鸟”中心。这里拥有全球最顶级的隔离实验室、超级计算集群以及多种用于探测微弱信号和极端环境模拟的装置。

在霍夫曼博士严谨的科学框架指导下,对“结构”的研究摆脱了之前略带神秘主义的猜测,进入了系统性的、数据驱动的分析阶段。

首先是对“结构”本身的物质与能量基础分析。

利用粒子加速器次级粒子流、高强度磁场和可控等离子体环境,研究人员对“结构”与各种已知及假设粒子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以万计的测试。结果显示,“结构”并非由未知元素构成,但其原子核外电子云的分布模式极其异常,呈现出一种高度有序的、类似量子计算机逻辑门的拓扑结构。它似乎能以一种远超现有超导材料效率的方式,引导和储存特定模式的能量流,这种能量流与“普罗米修斯”技术体系使用的能量谐波同源。

“它像是一个……被预先编程好的、具有特定能量响应模式的‘原子级电路’。”霍夫曼博士看着复杂的数据图谱分析道,“其制造技术,涉及我们对量子层面操控的极限,甚至可能利用了某些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量子效应。”

其次是对“结构”信息交互模式的研究。

江雨在高度隔离和屏蔽的实验室中,再次尝试与“结构”建立深度连接。这一次,遍布实验室的传感器捕捉到的,不再是模糊的“意象”或“低语”,而是极其微弱但结构清晰的、调制在特定能量谐波上的电磁信号和数据包。这些信号并非传输图像或声音,而更像是某种……指令集或状态查询协议。

“它在尝试与某个外部网络进行握手!”信息科学家震惊地发现,“这些数据包的结构非常奇特,不是我们已知的任何网络协议,但其编码逻辑具有高度的自洽性和复杂性。江雨的大脑……在无意识中成为了这个协议的转译器和交互界面!”

这解释了江雨为何能“感知”到能量网络和“猎犬”的活动——她的神经系统,在“结构”的影响下,具备了接收和解析这种特殊信号的能力。所谓的“阴影节点”,很可能是一个强大的、隐藏在海渊下的中央服务器或信号枢纽。

最后,结合对“清源”中心、“静心苑”以及“猎犬”残骸的分析,“溯源”小组开始勾勒“普罗米修斯”的科技树。

他们认为,“普罗米修斯”的核心技术建立在几个前沿甚至超越现有理论的领域:

· 量子层面物质编程:能够精确操控原子\/分子排列,制造出像“结构”和“猎犬”这样的特异功能材料或装置。

· 生物-机械深度融合:“猎犬”被认为是某种合成生物体与微型量子装置的结合,使其具备环境拟态、能量转化和有限穿透障碍的能力(可能基于宏观量子隧穿效应的某种应用)。

· 基于能量谐波的远程供能与信息传输:这是一种全新的无线能源和信息传输方式,效率极高且难以追踪,构成了其全球网络的基础。

· 高级意识-机器接口:能够读取、干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重写生物脑的神经活动模式,用于控制“载体”和进行心理威慑。

“他们的目标,”霍夫曼博士在一次内部简报中总结,“很可能不仅仅是建立一个隐秘组织。从他们搜集的高能物理、量子计算、意识科学等数据来看,他们在尝试整合这些技术,实现某种……技术奇点式的突破。海渊下的节点,可能是他们进行最终实验或启动某个宏大计划的场所。而江雨女士体内的‘结构’,或许是这个计划中一个关键的认证或触发机制。”

这个结论,虽然去除了“超自然”色彩,但其蕴含的威胁性丝毫未减。一个掌握了如此程度黑科技、并且行事毫无底线的组织,其“终极计划”足以对全球安全构成毁灭性打击。

与此同时,“清道夫”小组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着战果。多个“净土同盟”的线下据点被拔除,数十名核心成员被捕,大量用于洗钱和资源转移的空壳公司被冻结。这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普罗米修斯”在地面的活动,迫使他们的联络和资源调配转入更深、更隐蔽的层面。

“利刃”小组的研发也初见成效。新型的广谱谐波探测器的灵敏度大幅提升,部署在关键设施周围,成功预警了两次未遂的“猎犬”渗透企图。针对性的电磁脉冲武器和声波共振干扰器也在测试中表现出对“猎犬”能量稳定性的有效扰乱。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这些只是治标不治本。只要雷穆利亚海渊下的那个“心脏”还在跳动,“普罗米修斯”就依然拥有源源不断产出新技术和发动袭击的能力。

江雨在“知更鸟”中心的生活,是在高强度实验、数据分析和心理疏导中度过的。她对“结构”的掌控力在科学的引导下有所增强,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承受信息洪流,而是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筛选和屏蔽。但她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少,感觉自己正逐渐变成一个**仪器,一个为了对抗巨大威胁而被使用的工具。

她站在观测窗前,窗外是模拟的星河。体内“结构”在静谧中微微发热,仿佛与遥远海渊下的某个存在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科技迷宫的深处,隐藏着通往胜利的路径,也潜伏着同归于尽的陷阱。下一步该怎么走?是继续等待“溯源”小组的理论突破,还是冒险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去干扰甚至破坏海渊节点的运作?

答案,依然隐藏在冰冷的数据、未解的科学难题和对手严密的防御之后。但斗争的性质已经彻底改变,这是一场发生在实验室、网络空间和全球阴影下的,关乎人类科技主导权的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