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44章 卢植攻心收民望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44章 卢植攻心收民望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皇甫嵩的铁骑在洹水南岸犁庭扫穴般的胜利,带来的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溃败,更在广袤的冀州大地上投下了一片巨大的、惶恐不安的阴影。战场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伴随着溃兵的哭嚎和官军推进的雷鸣,迅速传遍了周边的郡县乡亭。

那些被张梁强行征调、侥幸从战场上逃脱的散兵游勇,如同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地逃回各自的村落,也将失败的绝望和对官军的恐惧带了回来。更多的,则是那些被太平道裹挟,或者因为活不下去而被动卷入叛乱的普通百姓。他们或许曾在“黄天当立”的口号下升起过一丝虚幻的希望,但此刻,面对朝廷大军的兵锋和“从逆者诛”的严厉宣告,剩下的只有对未来的巨大恐惧和茫然。

许多人拖家带口,躲入山林,不敢归家,生怕被官军清算。一些村镇十室九空,田地荒芜,只剩下野狗在废墟间觅食,一片破败景象。更有甚者,一些地痞流氓、溃散的兵痞,趁乱而起,打着各种旗号,劫掠乡里,欺凌弱小,使得本就凋敝的民生雪上加霜。

就在这片混乱与绝望之中,一支风格迥异的队伍,紧随在皇甫嵩大军的兵锋之后,进入了刚刚被官军控制的区域。这支队伍没有耀眼的刀枪,没有肃杀的军容,主要由文吏、医官、以及护卫的少量精锐郡兵组成。队伍的核心,是一辆简朴的马车,车上端坐的,正是持天子剑、任监军使的尚书令卢植。

卢植没有穿着冰冷的铠甲,依旧是一身略显陈旧的儒袍,头戴进贤冠,面容清癯而肃穆,眼神中带着深深的忧患与一种坚定的仁恕之光。他深知,军事上的胜利只是第一步,收复人心,让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重新恢复生机,才是真正平定叛乱、巩固国本的关键。否则,今日剿灭一个张角,明日还可能冒出李角、王角。

他选择的第一个落脚点,是位于魏郡北部,靠近战场,饱受战火波及和溃兵骚扰的“安平里”。此时的安平里,村舍多处被焚毁,断壁残垣间,偶尔可见未及掩埋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和淡淡的尸臭。幸存的村民大多躲藏起来,只有几个胆大的老人,蜷缩在村口的破庙里,眼神麻木而恐惧地看着这支陌生的官军(他们将卢植的队伍也视作官军)进入村庄。

卢植下了马车,看着眼前的惨状,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他没有立刻召集村民,而是先对随行的医官和郡兵下令:“立刻搜寻幸存者,救治伤患!组织人手,就地掩埋尸体,无论是官兵、乱民还是无辜百姓,皆需入土为安,防止疫病发生!再去查探水源是否洁净!”

“是!”众人领命,立刻分头行动。

随后,卢植命人在村中还算完好的祠堂外,竖起了一面显眼的告示牌,亲自将一份盖有监军使大印的《安民告示》张贴上去。告示并非冰冷的律法条文,而是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写成:

“大汉尚书令、监军使卢植,晓谕四方军民人等:”

“一、陛下仁德,深知尔等多受妖道张角蛊惑裹挟,情非得已。今王师已至,只诛首恶,不问胁从。凡弃暗投明、放下兵器归乡者,概往不咎,官府给予路引,助其还家。”

“二、即日起,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按丁口分发粟米,勿使一人饥馑。有伤病者,可至官设医棚免费诊治。”

“三、严惩趁乱劫掠、杀人放火之徒!凡有检举,查实立斩!官兵若有扰民、抢夺财物者,无论官职,皆可至本监军使处鸣冤,定严惩不贷!”

“四、朝廷新政,‘假田公田’、‘均输平准’乃为安民富国,战后将在各州县大力推行,使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食……”

“望尔等擦亮双眼,勿再受妖言迷惑,速速归家务农,各安生业。皇恩浩荡,切莫自误!”

告示贴出,卢植并未离开,而是就坐在祠堂外的石阶上,让随从搬来几张桌椅,摆上笔墨纸砚,亲自接待前来询问或喊冤的百姓。

起初,村民们只是远远观望,不敢靠近。直到看到官军真的在掩埋尸体,医官在救治伤员,并且有郡兵将从几个趁火打劫的溃兵手中抢回的粮食和财物,一一发还给原主(并当场将那几个溃兵斩首示众)后,才开始有胆大的村民,小心翼翼地凑过来。

第一个来的,是个丢了孙子的老妪,哭诉孙子被溃兵抓走。卢植耐心询问了相貌特征,立刻派出一队郡兵沿路追寻。

第二个来的,是个被太平道小头目抢走了唯一一头猪的农户,卢植核实后,当场从缴获的叛军物资中折价补偿了他。

第三个来的,则是一群面色惶恐的青壮,他们跪在卢植面前,磕头如捣蒜,承认自己曾被太平道裹挟,参与了围攻附近一个豪强坞堡的行动,如今害怕被官府追究。

卢植看着这些面黄肌瘦、眼神恐惧的年轻人,心中叹息,和颜悦色道:“尔等既已知错,并能主动前来坦白,可见良心未泯。陛下有旨,胁从不问。起来吧,登记姓名籍贯,领了路引和救济粮,速速回家去,好生耕种,奉养父母,便是对朝廷、对陛下最大的报答了。”

这几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半晌,才涕泪横流地千恩万谢,登记后领了微薄的粮种(卢植特意吩咐给的粮种,寓意深远),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尚书令卢青天(百姓很快给卢植起了外号)不杀降,不禁锢,还发粮食,惩恶霸,帮百姓申冤!越来越多的百姓从藏身之处走了出来,汇聚到祠堂前。有来申冤的,有来打听亲人下落的,更多的是来领取救命粮食和确认自己是否会被追究的。

卢植不厌其烦,一一接待,耐心解答。他利用这个机会,反复向聚集的百姓宣讲朝廷的新政,解释“均输平准”如何平抑物价,“假田公田”如何分配土地,将皇帝刘宏描绘成一个“外破胡虏,内恤民瘼”的圣明君主,与“只知蛊惑人心、破坏家园”的太平道形成鲜明对比。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儒者的真诚与权威,远比任何武力威慑更能打动这些淳朴而又饱受苦难的心灵。

“原来…陛下心里还惦记着我们…”

“是啊,卢尚书这样的大官,都肯坐在这里听我们诉苦…”

“要是早这样,谁还会去信什么‘黄天’啊…”

民心,如同干涸的土地遇到甘霖,开始一点点被滋润,被软化,被挽回。

许多原本躲在山林里观望的被裹挟者,听闻消息后,也大着胆子走出山林,向官军投降。他们都得到了与那几名青壮相似的对待——登记,教育,发放路引和少量粮种,遣返回乡。

卢植的这一套“攻心”组合拳,效果显着。他所经过的地区,社会秩序迅速恢复,逃亡的百姓陆续归家,废墟上开始重新升起炊烟。虽然创伤依旧深重,但希望的种子,已经悄然播下。

这一日,在安抚完安平里的百姓后,卢植收到了一封来自皇甫嵩军前的密信。他展开一看,眉头微微蹙起。信中说,大军进展顺利,已兵临钜鹿城下,然张角据城顽抗,且城中情况不明,似有异动。皇甫嵩担心强攻伤亡过大,亦恐城中百姓遭屠,询问卢植在后方,是否探查到更多关于钜鹿城内的情报。

卢植放下信件,目光投向北方钜鹿的方向,沉思不语。军事上的势如破竹,似乎并未让最后的胜利变得简单。张角困兽犹斗,钜鹿城内,此刻又是怎样一番光景?他安抚了后方,但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或许仍在那一座孤城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