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38章 道徒南迁分其势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38章 道徒南迁分其势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青州,平原郡,漯阴县城外。

昔日疫情肆虐的恐慌已被一种有序的忙碌所取代,但空气中依旧残留着石灰和草药混合的刺鼻气味。城北高地的防疫营规模缩小了大半,仅剩一些重症患者和医官仍在坚守。更多的,是在城外临时搭建的、连绵数里的简易窝棚,以及黑压压聚集在黄河渡口前,扶老携幼、肩挑背扛着全部家当的百姓。

他们面色大多蜡黄,眼神中带着劫后余生的茫然,以及对未来的忐忑与一丝微弱的期盼。这些人,多是此次瘟疫中的幸存者,或是家园被毁、田地荒芜的流民,其中,不乏曾经被太平道“黄天”理想所吸引,或至少是心存好感的潜在信众。

“乡亲们!排好队!依次登船!老人、孩童、妇孺优先!”一名穿着低级官服的小吏,站在高处,手持铁皮喇叭,声嘶力竭地维持着秩序。他的声音在嘈杂的人潮和黄河咆哮的水声中,显得有些单薄。

“官爷,这…这过了河,真能有地种?真能不收税三年?”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死死攥着手里一张盖着官印的“南迁凭引”,不放心地再次询问身边维持秩序的兵士。

那兵士年纪不大,脸上还带着些许稚气,但神情认真,大声回道:“老丈放心!这是皇帝陛下亲下的恩旨!过了黄河,到了徐州、扬州地界,官府会按丁口分地,头三年免征赋税,还发给种子、农具!总好过留在这边,地也没了,还要担惊受怕不是?”他指了指身后那依旧显得破败的漯阴县城。

老农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喃喃道:“陛下…陛下仁德啊…” 他身边几个同样准备南迁的汉子,原本麻木的脸上也多了几分生气。相比于太平道虚无缥缈的“黄天”许诺和眼下现实的苦难,朝廷这实实在在的土地和免税政策,显然更具吸引力。

这便是刘宏与荀彧、贾诩等人议定的又一记釜底抽薪的狠招——以躲避瘟疫、开发江南为名,大规模、有组织地将冀州、青州等太平道核心活动区的百姓,特别是那些失去土地、生活无着的流民和贫农,南迁至朝廷控制力更强、土地相对宽裕的徐州、扬州乃至荆州部分地区!

此策一石数鸟:既解决了灾后流民安置问题,避免了再生变乱;又响应了开发江南的长远国策;更关键的是,它能像抽薪止沸一般,将太平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资本——人口,尤其是那些最容易受蛊惑的底层民众,从它的根基上抽走!

洛阳,尚书台值房。

荀彧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文牍之中,他面前摊开的,是各地报送上来的南迁进度汇总。自诏令下达半月以来,仅青、冀两州,报名并已启程的民户就已超过三万,波及人口近十五万!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荀仆射,”一名属官面带忧色地呈上一份文书,“这是冀州魏郡太守的急报,言及地方豪强多有怨言,称南迁令导致其佃户流失,田亩无人耕种,恳请朝廷暂缓或…”

荀彧头也未抬,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回复魏郡太守,南迁乃陛下钦定之国策,旨在安民垦荒,利在千秋。豪强之佃户,亦是陛下子民,自有择良木而栖之权。若豪强确感劳力不足,可向官府申请,以合理佣值雇佣流民,或效仿朝廷‘假田’之法,岂能因一己之私,阻挠安民大计?令其妥善安抚地方,若有借机生事,囤积居奇,抬高佣值者,严惩不贷!”

“是!”属官凛然应命,退下。

荀彧揉了揉眉心,继续批阅。他知道阻力巨大,地方豪强、甚至一些与豪强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官吏,都会明里暗里使绊子。但陛下决心已定,并且巧妙地将此策与“防疫”、“安置”捆绑,占据了道德和民心的制高点,让反对者难以公开抗拒。

这时,又一名属官快步走入,低声道:“荀仆射,暗行‘玄枭’大人有密报至。”

荀彧神色一凝,立刻接过一枚小小的加密铜管,挥退左右,独自打开。里面是玄枭的亲笔密报,字迹潦草,显是匆忙间写成:

“……南迁令下,太平道内部震动尤甚。据‘影雀’(王朔代号)报,张角初闻时,摔碎心爱茶盏,怒斥朝廷‘断其根基’。张梁暴跳如雷,几欲派人截杀南迁队伍,被张宝勉强劝住。现太平道各级头目,正竭力劝阻信众南迁,或散布‘南下即为奴’、‘江南瘴疠之地,十去九死’等谣言,然收效甚微。普通信众,尤其家中有人死于瘟疫或失去田产者,多觉朝廷给予生路,人心浮动,‘影雀’自身,亦借安抚教众之名,暗中助朝廷劝说南迁……”

荀彧看完,将纸条就着烛火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神色。陛下的策略,正在精准地发挥作用。太平道赖以煽动民变的“民怨”土壤,正在被大规模抽空。张角兄弟的愤怒与恐慌,恰恰证明了此策打在了他们的七寸之上。

……

冀州,魏郡边缘,一个靠近太行山余脉的村庄。

这里曾是太平道一个重要的秘密联络点,村中过半人家都是虔诚信徒。此刻,村口却是一片离别的景象。几十户人家正在官差的组织下,收拾行装,准备加入南迁的队伍。

村中老槐树下,须发皆白、曾是最坚定信徒之一的赵老栓,正拉着一名年轻吏员的手,老泪纵横:“李…李书佐,多谢…多谢朝廷,多谢陛下啊!若不是这条活路,我们这一家老小,真不知道这个冬天怎么熬过去…地没了,儿子前阵子也病死了…太平道…太平道除了给碗符水,啥也…”

他哽咽着说不下去。那年轻的李书佐温和地拍着他的手背:“赵老伯,快别这么说。到了南边,好好过日子。陛下说了,只要肯下力气,就有饭吃,有衣穿,有地种!”

不远处,几个头裹黄巾的汉子阴沉着脸看着这一幕,他们是太平道在此地的负责人。为首一人低声咒骂:“这帮忘恩负义的东西!大贤良师白救济他们了!一听有地,跑得比兔子还快!”

“头儿,怎么办?再这样下去,咱们这片的信众都要跑光了!起事的时候哪来的人手?”

“能怎么办?上面严令,不许明着阻拦!妈的,朝廷这招太毒了!”

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曾经虔诚的信徒,在生存的现实面前,抛弃了虚无的“黄天”,选择了朝廷给予的实实在在的活路。一种无力回天的绝望感,在这些底层头目心中蔓延。

……

钜鹿,地下天公殿。

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张角仿佛一夜之间又苍老了许多,他坐在那里,手中捏着一份各地报来的信徒流失统计,手指微微颤抖。那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代表着他宏图霸业的基石正在一块块崩塌。

“大哥!不能再等了!”张梁双目赤红,如同困兽,“看看!人都要被那狗皇帝骗光了!我们再不动手,就成了光杆将军!到时候,别说‘黄天当立’,能不能守住这钜鹿都难说!”

张宝这次没有再反对,他脸色同样难看,声音沙哑:“三弟所言…虽急躁,却不无道理。朝廷此举,名为安置,实为抽薪。招安是假,南迁是真!他们是在为我们编织囚笼!若等南迁完成,朝廷再无后顾之忧,届时大军压境,我等…我等便是瓮中之鳖!”

张角猛地抬头,眼中布满了血丝,那是一种梦想即将破碎前的疯狂与不甘。他苦心经营十几年,汇聚数十万信众,难道就要这样被朝廷用“土地”和“活路”轻轻巧巧地瓦解掉?

“假的…都是假的…”他喃喃自语,随即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歇斯底里的决绝,“刘宏!你想兵不血刃地耗死我?休想!”

他猛地站起身,身上那件杏黄道袍无风自动,一股凛冽的杀气弥漫开来:“传我敕令!各方渠帅,停止一切与朝廷虚与委蛇!所有能战信徒,向钜鹿、广宗、下曲阳三处核心据点集结!囤积粮草,打造军械!”

他目光扫过张宝和张梁,一字一顿,如同赌徒押上最后的筹码:

“黄天已死?不!是这腐朽的苍天,该死了!我们要用手中的刀剑,杀出一个真正的黄天太平世界!起事日期,就在…月圆之夜!”

他终于被逼到了墙角,决定提前发动这场注定惨烈、胜算渺茫的豪赌。南迁之策,如同一根不断收紧的绞索,终于让这头蛰伏的巨兽,发出了绝望的咆哮。

而在洛阳,刘宏很快就通过玄枭和王朔的渠道,得知了太平道停止谈判、秘密集结的动向。

他站在皇宫的高台上,遥望冀州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鱼,终于要忍不住咬钩了。只是不知,你这垂死挣扎,还能溅起多大的浪花?”

南迁的队伍,依旧如同溪流汇入大江,源源不断地向南而去。他们带走的,是生存的希望,也带走了太平道最后的气运。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个人的命运与野心,无可阻挡地奔向前方,即将撞上那最终的血色壁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