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26章 官营盐票杜私贩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26章 官营盐票杜私贩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洛阳西市的喧嚣,似乎永远与坐落在城东一隅的将作大匠官署格格不入。然而今日,这座平日里弥漫着木料、金属和烟火气息的官署,却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署衙最深处的实验工坊内,炭火在巨大的坩埚下熊熊燃烧,映照着陈墨那张被烟火熏得有些发黑、却异常专注的面庞。他正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陶钳,从坩埚中夹起一小块炽热、呈现奇异暗红色的金属溶液,准备倒入一个雕刻着繁复云纹的石范之中。

就在这时,工坊那厚重的木门被轻轻叩响,随即推开。一身素色锦袍,风尘仆仆却依旧保持着商贾特有精明的糜竺,微笑着走了进来,他身后两名随从抬着一个沉甸甸的樟木箱子。

“陈大匠,冒昧打扰了。”糜竺拱手行礼,态度谦和,丝毫没有因皇帝宠信而倨傲。他知道,眼前这位沉默寡言、整日与金石打交道的“匠痴”,才是陛下诸多奇思妙想能否落地的关键。

陈墨动作一顿,将金属溶液稳妥地倒入石范,发出一阵轻微的“滋滋”声,白烟升腾。他放下陶钳,用搭在肩上的汗巾擦了擦手和脸,这才转过身,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略显生硬的笑意:“糜令君,何事?”他的话语向来简洁。

糜竺也不绕弯子,示意随从将木箱放在一旁干净的条案上打开。里面并非金银珠玉,而是一摞摞堆放整齐的、市面上流通的各种盐引、盐券,以及几大块颜色、质地各异的盐块,甚至还有一些明显是私铸的、粗糙的盐税印鉴。

“陈大匠请看,”糜竺拿起一块色泽青白、质地纯净的上好河东池盐,又拿起一块色泽灰黄、夹杂着沙砾的私盐,“官盐质优,然价格受制,私盐劣质,却因逃税而价廉,充斥市井,致使国库盐税年年亏空,去岁竟短少三成有余!陛下欲行新政,均输平准,皆需钱粮,这盐税,乃是重中之重。”

他又拿起几张不同地区发行的盐引,材质从粗糙麻纸到稍好皮纸不等,印鉴模糊,格式不一,甚至还有明显涂改的痕迹。“各地盐引制式混乱,防伪几近于无,奸商与贪官胥吏勾结,或伪造,或一引多用,或重复使用,漏洞百出。下官奉陛下之命,重整盐政,首要之事,便是革新这盐引!”

陈墨默默听着,走上前,拿起那些盐引和私盐印鉴,仔细摩挲、观察,甚至凑到鼻尖闻了闻,眉头微微蹙起。他是个技术官,对经济之道不甚了了,但他明白一件事:陛下要做的事,一定是重要的,而且眼前这些盐引,在他看来,确实做得“太糙了”。

“陛下之意是?”陈墨抬头看向糜竺。

糜竺目光炯炯:“请大匠助我,造一种无人能仿造、无人敢仿造的新式盐引!要兼顾耐用、易辨、难仿,还要能承载足够信息,便于核验、统计!”

陈墨陷入了沉思。他走到工坊一角,那里堆满了他这些年来的各种“奇巧”之作——改良的弩机零件、精密的漏刻模型、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水力鼓风机。他习惯于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寻找答案。

“纸。”陈墨忽然开口,“需特制之纸。寻常麻纸、皮纸易损易仿。”

“大匠可有想法?”

“可用楮皮、藤皮为主料,掺入少量青檀皮,增加韧性。”陈墨沉吟道,“或许……还可以在纸浆中加入某种特殊之物,使其对着光看时,能显现隐秘纹路。”他想起了曾经在打磨某些玉器时,看到的内部天然纹理。

“隐秘纹路?”糜竺眼睛一亮,“此计大妙!可称之为……‘水印’?”

陈墨点点头,继续道:“墨亦需特制。寻常烟墨易被刮擦、清洗。可尝试加入矿石粉末,或……某种金属细屑,使其附着牢固,且色泽独特。”

“还有印鉴!”糜竺补充道,“以往皆是整块雕刻,易于仿造。可否……将其分解?比如,盐引之上,需有户部或大司农之总印,有出产盐场之分印,有使用郡县之验印,甚至还有序列编号!每一环节,各执一印,互相核对,缺一不可!”

“编号……”陈墨走到他的工作台前,台上摆放着几个他正在调试的、用于给弩机部件打刻编码的小型钢戳和底座,“可用硬钢为模,冲压或戳印于纸券固定位置,深度、字形皆需统一,难以手工模仿。”

两人越说思路越清晰,一个融合了材料学、印刷术、密码学和标准化生产理念的新式盐引方案,逐渐在烟雾缭绕的工坊中成型。糜竺负责提出需求、设定规则、构想防伪逻辑;陈墨则负责将这些构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技术实现路径。这是商业智慧与工匠精神的首次深度碰撞。

接下来的日子,将作监的这间工坊几乎成了不夜之地。陈墨带着他手下最得力的几名工匠,开始了艰难的试制。

造纸坊里,工匠们按照陈墨的吩咐,反复调整着纸浆的配比,尝试了十几种不同的植物纤维,只为找到强度、韧度和适合形成“水印”的最佳平衡点。最终,他们发现将初步成型的湿纸坯放在雕刻有“官盐”篆字及龙纹暗花的铜网上压榨晾干,成功后对着光线,果然能看到清晰而独特的潜影图案!这“水印”技术,成了第一道难关的突破。

调墨间内,各种矿石被研磨成极细的粉末,与不同胶料混合试验。朱砂、石绿、乃至昂贵的金粉、银粉都被尝试过。最终,一种掺入了特定比例青铜粉和一种稀有赤铁矿粉的朱墨被选定,它不仅色泽沉稳鲜亮,附着性极强,难以刮擦,而且在特定角度的光线下,会泛出细微的金属光泽,寻常墨汁根本无法模仿。

最繁琐的是印鉴和编号系统。陈墨亲自监督,用百炼钢雕刻了户部“盐铁专卖”总印、各主要盐场分印、以及从“甲一”至“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的数万枚编号钢戳。每一枚印鉴的线条、深度、弧度都要求完全一致,编号字体更是采用了陈墨设计的一种略带弧度、不易仿写的特殊字体。他还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校验规则,比如某字号的盐引,其编号尾数需与盐场印鉴的某个特征对应,非内部人员根本无法理解。

第一批新式盐引的样品终于制作出来时,连糜竺都感到震撼。那是一种质地厚实坚韧、触手细腻的淡黄色纸券,大小规制统一。正面清晰地印着黑色边框和说明文字,户部总印、盐场分印、州县验印采用不同颜色的特制印泥(同样加入了防伪材料)加盖,鲜艳夺目。正中的编号则是深深的钢戳凹印。最神奇的是,将纸券举起对着光,立刻能看到隐藏在纸基中的、“官盐”二字与环绕的龙形水印,栩栩如生!

“妙!妙不可言!”糜竺抚摸着这小小的纸券,如同抚摸着绝世珍品,“有此物在手,看那些私盐贩子还如何作假!”

新式盐引率先在司隶地区和河东盐池推行。糜竺雷厉风行,宣布旧引作废,限期兑换新引,严令各盐场、关卡、市集,必须严格查验新引的每一项防伪特征,尤其是水印和编号系统,不符者一律按私盐论处,货物没收,人犯送官。

起初,一些习惯了旧有漏洞的盐商和背后牵扯的地方势力不以为然,试图沿用旧法,贿赂胥吏,或者找来高明工匠仿造。然而,他们很快发现,这新盐引的仿造难度超乎想象。

有人试图仿造纸张,但无论用什么纸,都做不出那种独特的水印效果。

有人试图雕刻假印,但那复杂的印文、特殊的线条以及多色套印的技术,让最老到的刻工也徒呼奈何,更别提那些细小的编号钢戳,根本无从仿起。

有人甚至收买了盐政小吏,想偷偷多盖几张空白引票,但编号是唯一的,且与存根联对应,一旦查出重号,立刻暴露。

几起试图蒙混过关的盐商被当场查获,人赃并获。糜竺毫不手软,联合新任司隶校尉(曹操兼任,以其酷烈手段),对此类案件从重从快处理,抄家、流放,毫不留情。曾经气焰嚣张的私盐贩子们,突然发现财路被一根巨大的、闪烁着技术寒光的铁钉死死钉住!

盐市风气为之一清。官盐因为渠道规范、质量保证,虽然价格比私盐略高,但胜在稳定、合法。而私盐则因为风险剧增,成本高昂,逐渐失去了市场。源源不断的盐税,开始比以前更加顺畅、更多地流入大司农的府库。

这一日,糜竺与陈墨一同入宫,向刘宏禀报新式盐引推行情况及初步成效。

温室殿内,刘宏拿着那张制作精良、防伪手段层出不穷的新盐引,翻来覆去地查看,尤其是对着光线看到那清晰的水印时,眼中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赞赏。

“好!糜卿,陈卿,你二人做得非常好!”刘宏龙颜大悦,“小小一张盐引,竟能融汇如此多的巧思与技艺!此非仅一盐引,实乃一利器!既可杜私贩,增国帑,亦可彰朝廷法度之威严,技术之精进!”

他看向糜竺:“糜卿,盐税增收几何?”

糜竺躬身答道:“回陛下,仅司隶及河东试行两月,盐税入库便比去年同期增长五成!若推行天下,预计岁入可增钱亿万万!且此法一出,各地私盐猖獗之势已得到明显遏制。”

“好!”刘宏抚掌,又看向陈墨,“陈卿,此引造价如何?可能大规模制作?”

陈墨回答:“回陛下,初期试制,所耗颇费。然工艺流程固定后,便可分工序、批量制作,单张成本可大幅降低,远低于其防伪价值与带来的税收增益。”

刘宏满意地点点头,在殿中踱了几步,目光深邃:“盐税之增,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传朕旨意,自此新增盐税,半数划入‘新政专项基金’,由尚书台统筹,用于均输平准、兴修水利、推广农具、安置流民!此乃良性循环之始!”

他停下脚步,看着眼前这两位一文一武(技术之武)、一商一工的臣子,心中感慨万千。糜竺的商业才能与陈墨的技术力量结合,竟能爆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这让他对未来更多、更深入的改革,充满了信心。

“糜卿,陈卿,”刘宏语气郑重,“盐引革新,只是第一步。日后,漕运、矿冶、乃至更大规模的工坊制造,皆需二位通力协作。朕希望,我大汉不仅能打造出最锋利的刀剑,也能建立起最精巧、最强大的‘工’与‘商’之基石!”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糜竺与陈墨齐声应道,他们都从皇帝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对技术和商业力量的重视与期待。

就在刘宏为盐政初定、财源广进而稍感欣慰之际,一名御史暗行的密使,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殿外,带来了一个密封的铜管。

卢植接过铜管,检查了火漆封印后,才呈给刘宏。

刘宏打开铜管,抽出一卷薄如蝉翼的绢帛,上面是用密写药水显现的细小字迹。他的目光快速扫过,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眉头微微蹙起,最终化为一声冰冷的轻哼。

“果然……沉不住气了。”他将绢帛递给卢植,“暗行密报,青、徐沿海一带,有数家大盐商,因新盐引断了他们私下贩盐的巨利,正在暗中串联,似有异动。而且……其中似乎有太平道的影子在背后煽风点火。”

糜竺和陈墨闻言,心中一凛。技术的利剑斩断了旧的利益链条,却也逼得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不得不跳出来了。

刘宏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青州、徐州的海岸线,眼神锐利如刀:“看来,这盐引刮掉的,不止是私盐的利润,还刮出了一批藏在泥里的‘大鱼’。也好,正好一并收拾了!传令曹操,让他巡行青徐之时,‘顺便’给朕看看,是哪些人,敢在天子脚下,搅动风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