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23章 假田令下流民附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23章 假田令下流民附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凛冽的寒风如同裹着冰渣的鞭子,抽打着冀州大地。灰蒙蒙的天空下,枯黄的野草在龟裂的田埂间瑟瑟发抖,几条瘦骨嶙峋的野狗有气无力地翻找着冻硬的土块,远处废弃的村落只剩下几堵焦黑的断壁残垣,无声地诉说着去岁那场蝗灾兼兵祸的惨烈。一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队伍,正麻木地沿着官道向北蠕动,他们眼神空洞,脚步虚浮,仿佛一阵稍大的风就能将他们吹散在这片绝望的土地上。队伍中,不时传来孩童微弱的哭泣和老人压抑的咳嗽,但很快便被呼啸的寒风吞没。

“爹……俺饿……”一个被父亲用破布条捆在背上的小女孩,耷拉着脑袋,气若游丝地呻吟着。

背着她的汉子叫王犇,原是魏郡的佃户,身材原本还算魁梧,如今却只剩下一副高大的骨架,眼窝深陷,嘴唇干裂爆皮。他听着女儿的哀求,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疼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他摸了摸怀里,只剩下最后半块硬得能硌掉牙的、掺着麸皮和不知名草根的饼子。这是他留着到最关键时候吊命的。

“丫丫乖,再忍忍……就快到了……”王犇沙哑着嗓子安抚女儿,尽管他也不知道所谓的“到了”是哪里。南边家乡的田地被清河张氏那样的豪强兼并了,县令老爷和豪强穿一条裤子,告状无门,反被打了个半死。听说北边胡人被打跑了,或许……或许能寻条活路?可北边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是更严酷的寒冬,还是如狼似虎的边军?

绝望如同冰冷的淤泥,一点点淹没着他。他不由得想起前几天在破庙里避雨时,那个穿着灰色道袍、自称太平道弟子的人说的话。“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加入我教,符水治病,互帮互助,等大贤良师登高一呼,便能创建一个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的黄天世界!”那人的话语充满蛊惑,当时确实让不少走投无路的流民眼中重新燃起了一点诡异的光。王犇也有些心动,但那“甲子年”似乎还远,而女儿可能明天就要饿死了。

就在他心神摇曳之际,官道前方忽然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骚动。几骑快马护着一辆牛车从北面驶来,停在了流民队伍前方不远处的路口。一名穿着低级官服、但精神干练的年轻小吏跳下牛车,命随从在路旁一块还算平整的土坡上,贴上了一张巨大的、用厚麻纸书写的告示。

“都听好了!皇帝陛下仁德,念及北疆新定,流民失所,特颁《假民公田令》于北疆各郡试行!”那小吏中气十足,声音在寒风中清晰地传开,瞬间吸引了所有流民的注意。

“凡我大汉子民,无地者、少地者,皆可前往朔方、五原、云中等郡登记入籍!官府按丁口授田,每丁授露田(注:轮耕的田)八十亩,永业田(注:可传子孙的田)二十亩,女子、次丁减半!”

人群一阵轻微的骚动,无数双原本死寂的眼睛里,陡然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授田?每丁一百亩?这是他们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那小吏继续高声宣读:“官给种子、贷予耕牛、农具!头三年,免一切赋税徭役!三年后,始纳田租,每亩仅收粟四升(注:远低于豪强地租五成甚至更高),户调绢二匹、绵三斤!所贷耕牛、种子,分五年无息偿还!”

清晰的条款,低廉的赋税,尤其是“官给种子、贷予耕牛”和“头三年免税”这两条,如同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了每一个濒临绝望的心。与豪强动辄五六成甚至更高的地租,以及层出不穷的苛捐杂税相比,这简直是天堂!

“官爷……此话……此话当真?!”王犇挤到人群前面,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他怕这又是一场空欢喜,是哪个狗官想出的骗他们去苦寒之地做苦力的新花样。

那小吏看了王犇一眼,似乎理解他的疑虑,指着告示末尾那鲜红的、象征着皇权的玺印和尚书台大印,正色道:“此乃陛下亲颁诏令,尚书台签发,各郡县皆需张榜公布,岂能有假?尔等若不信,自可去前方郡县查验!陛下有严令,地方官吏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盘剥登记入籍之流民,违令者,自有‘御史暗行’持‘白虹剑’问罪!”

“御史暗行”、“白虹剑”!这两个最近在民间悄然流传、带着血腥和杀气的词,此刻听在这些受尽欺压的流民耳中,却如同仙音一般!他们或许不懂大道理,但他们知道,前几天汝南那无法无天的郡守和豪强,就是被这“御史暗行”砍了脑袋!皇帝陛下,是动真格的!

“陛下万岁!”

“苍天有眼啊!”

“俺……俺有地了!一百亩!丫丫,你听见了吗?咱们有地了!不会再饿肚子了!”王犇猛地将背上的女儿解下来,紧紧抱在怀里,这个饱经磨难、几乎流干眼泪的汉子,此刻竟嚎啕大哭起来,那哭声里,积压了太久的委屈、绝望,以及喷薄而出的希望。

原本死气沉沉的流民队伍,瞬间沸腾了!人们欢呼着,哭泣着,相互搀扶着,原本指向不明、充满迷茫的北上之路,此刻仿佛变成了一条通往希望和温饱的金光大道。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这支庞大的流民队伍,调转了方向,怀着前所未有的迫切和激动,朝着朔方郡的方向,加快了脚步。

半个月后,当王犇和无数像他一样的流民,拖着疲惫但充满希望的身躯,终于抵达朔方郡的临戎县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这里没有想象中的荒凉和肃杀,虽然积雪未融,寒风依旧,但广袤的原野上,已经能看到一道道新挖掘的、笔直的沟渠,如同大地的血脉,延伸到视野尽头。远处,一座座新建的、规划整齐的土坯房村落星罗棋布,炊烟袅袅。更远处,由军队保护的大型牛马场内,成千上万的耕牛和驮马正在被集中饲养、分配。

在指定的登记点,流程虽然繁琐,但异常高效。来自尚书台和均输平准署的干员,与当地郡县小吏一同办公,核查流民身份(主要确认非在逃罪犯),登记造册,发放标注了姓名、籍贯、授田位置和数量的“田凭”——那是一块精心打磨过的木牍,上面还烙有官印。

“王犇,魏郡人士,丁男一口,幼女一口。”负责登记的小吏头也不抬,熟练地记录着,“按制,授尔露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因其有幼女,特许永业田增至二十五亩。这是你的田凭,拿好,遗失不补。你的田地在城南第三屯,丙字区第七号至第十一号地块,已由官奴初步平整过。这是种子领用券,去那边仓廪领取春粟种。耕牛需排队等候分配,预计开春前能轮到你,届时凭此田凭租赁,五年内归还同等成色耕牛或折价还款即可。”

王犇颤抖着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木牍和盖了红印的麻纸券,仿佛捧着稀世珍宝。他认得几个字,能看清上面自己的名字和那一个个代表土地的数字。这一切,真实得让他想哭。

他被引领到分配给他的土地上。虽然还覆盖着白雪,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来年秋天,这里长满金灿灿粟穗的景象。不远处,已经有心急的流民在官奴的指导下,开始清理田埂,修缮农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久违的、属于泥土和希望的生机。

朝廷派来的“劝农使”(多是陈墨培养的工官或老农)穿梭在田埂间,大声宣讲着“代田法”的要点和当地的气候农时。“……这地啊,不能年年紧着一块种,要轮休!看好了,这样开沟,这样下种,保墒又肥田!”

更有随行的太医署学徒,在临时搭建的医棚里,为身体不适的流民和孩子诊治,发放一些驱寒防病的草药汤。

王犇蹲下身,抓起一把冰冷的、带着湿气的黑土,紧紧攥在手里,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这一次,是滚烫的。他有了地,女儿有了活下去的希望。那个虚无缥缈的“黄天世界”,在此刻这片实实在在的、属于他自己的土地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与此同时,在流民聚集的村落和工地间,几个穿着普通百姓衣服,但眼神闪烁、行踪鬼祟的人,正焦虑地观察着这一切。他们是太平道派来,混入流民中发展信徒、传播教义的底层弟子。

一个年轻些的弟子看着远处热火朝天的垦荒景象,以及那些流民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忍不住对领头的师兄低声道:“师兄……你看他们……好像……真的能活下去了。咱们之前说的‘黄天世界’,他们现在好像……不怎么信了。”

那师兄脸色阴沉,咬牙道:“哼!不过是朝廷收买人心的手段!这北疆苦寒之地,能种出什么好庄稼?等他们发现被骗,耗尽力气,自然会回头来找我太平道!”

“可是……”另一个弟子犹豫道,“我偷偷去看了,官府发的确实是好种子,耕牛也壮实……而且,听说这是皇帝亲自下的令,还派了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御史暗行’监督,那些贪官都不敢乱来……师兄,咱们在钜鹿,大贤良师说得好听,可……可咱们自家伙食,有时候也紧巴巴的,符水……好像也治不好俺娘的咳疾……”

“闭嘴!”那师兄厉声喝断他,眼神凶狠地扫过几个面露迟疑的同门,“你们忘了大贤良师的教诲了吗?‘苍天已死’!这汉室气数已尽!眼前这点小恩小惠,不过是回光返照!谁敢动摇信念,休怪教规无情!”

然而,他的呵斥显得有些外强中干。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当人们能看到眼前实实在在的土地、种子和活下去的希望时,那些关于遥远未来的、充满风险的承诺,其吸引力正在飞速消退。他们发展新信徒的难度,比以前大了何止十倍!甚至一些原本已经入教的底层信徒,此刻也开始找各种借口推脱聚会,眼神躲闪。

一股无形的、源自生存本能的离心力,正在太平道最基础的信众中悄然蔓延。张角那建立在苦难和绝望之上的宗教大厦,其地基,正在被刘宏用“假田令”这把现实的锄头,一锄一锄地挖松。

洛阳,皇宫暖阁内。

刘宏正听着荀彧关于北疆“假田令”试行情况的汇报。荀彧脸上带着难得的轻松笑意:“陛下,朔方、五原等郡,首批接纳流民三万余户,授田工作进展顺利,民心安稳,垦荒热情极高。均输平准署调拨的种子、农具已大部到位,陈墨负责的耕牛繁育和调配也在加紧进行。各地虽有豪强暗中怨怼,但慑于……慑于朝廷威严,尚未敢明目张胆阻挠。”

刘宏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庭院中一株在寒风中顽强挺立的古柏,微微颔首。“民心如水,堵不如疏,疏不如导。给他们土地,给他们希望,他们自然会用脚做出选择。”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这只是开始。荀卿,你以为,仅靠北疆之地,能容纳天下流民吗?”

荀彧沉吟片刻,肃然道:“北疆地广人稀,固然能解一时之急,然若要根除流民之患,非在中原、在荆扬等地,推行‘度田’、‘限田’,抑制豪强兼并不可。此乃刮骨疗毒,阻力……恐十倍百倍于北疆假田。”

“朕知道。”刘宏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先让北疆这块试验田成功,让天下流民看到希望,让朝廷积累经验。待时机成熟……”他没有说下去,但眼中那份决然,已说明一切。

他走到案前,铺开一张帛书,提笔蘸墨。“拟诏:北疆假田令试行初见成效,着即扩大至并州雁门、幽州右北平等条件适宜之边郡。严令各州刺史、郡守,需体察圣意,妥善安置,若有阳奉阴违、推诿塞责、盘剥流民者,无论官职高低,一经查实,以周凌、赵闳为例,严惩不贷!此诏,明发天下!”

他要将这股希望的星火,烧得更旺,形成燎原之势,彻底照亮那些被太平道阴影笼罩的角落。

诏书很快通过四通八达的驿传系统,飞向了帝国的北方边疆,也飞向了各方势力的案头。

在北疆,更多的流民如同百川归海,涌向那些希望之地。王犇们开始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挥洒下充满希望的汗水。

而在钜鹿那间愈发阴沉的密室里,张角看着手中关于“假田令”扩大范围的紧急情报,脸色铁青,手指因为用力而关节发白。他面前,张梁暴躁地来回踱步,怒吼道:“大哥!不能再等了!朝廷这是要断我们的根啊!再等下去,信徒都要跑光了!必须在他们的‘希望’彻底扎根前,动手!”

张角闭上眼,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绝望的味道。他感觉到,那张由他精心编织了多年的大网,正在被一股强大而精准的力量,从外部和内部同时撕扯。皇帝的出手,又快又狠,直指要害。

他猛地睁开眼,眼中最后一丝犹豫被疯狂的决绝取代,嘶哑的声音在密室里回荡:“传令各方……提前……准备动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