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12章 糜竺出山掌商道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12章 糜竺出山掌商道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德阳殿上那场关于“均输平准”的激烈朝争,如同投入洛阳这潭深水的一块巨石,涟漪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扩散。宫墙之内,暗流涌动;宫墙之外,市井坊间,各种猜测、惶恐、乃至暗中串联的消息,已然不胫而走。尤其是那些嗅觉敏锐、根系庞大的商贾巨室,更是如同被惊扰的蚁窝,躁动不安。朝廷要重设均输平准署,强力介入商贸,这对于依靠信息差、地域差和囤积居奇牟取暴利的他们而言,不啻于一道直劈命门的雷霆。

然而,与外界想象中皇帝会立刻任用酷吏、以铁腕强行推行不同,深宫之中的刘宏,此刻却显得异常沉静。他深知,经济之事,错综复杂,远非一道诏书、一番恐吓便能理顺。强行推动,若不得其法,只会适得其反,甚至可能逼得这些掌握着巨大财富和物流网络的商贾铤而走险,与正在暗中酝酿的太平道合流,那将是灾难性的后果。他需要的,不是一个只会唯命是从的官僚,而是一个真正懂得如何“做生意”,又能领会他战略意图,并能将之灵活执行的大才。

他的目光,越过那重重宫阙,投向了徐州东海郡,投向了那个在原本历史轨迹中,能以巨万家资资助刘备,最终位列安汉将军的传奇人物——糜竺。

几乎在朝争落下的同一时间,数骑快马,背负着皇帝的密诏和丞相、尚书台联合签发的征辟文书,如同离弦之箭,冲出洛阳,沿着驰道,日夜兼程,直扑东海胊县。

与此同时,胊县糜家庄园,其繁华富庶,远超寻常人想象。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仆从如云,车马络绎。然而,庄园核心的一间静室内,气氛却与外表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

家主糜竺,年约三旬,面容儒雅白净,三缕长须修剪得一丝不苟,眼神温润中透着商贾特有的精明与审慎。他并未穿着锦缎华服,而是一身素雅的深衣,正跪坐于席上,指尖轻轻划过面前矮案上的一卷《盐铁论》,眉头微蹙。他的弟弟糜芳,则略显焦躁地在室内踱步。

“兄长,洛阳的消息已经证实了!皇帝力排众议,强行要设那劳什子均输平准署!这是明摆着要夺我们商贾之利啊!”糜芳声音带着不满和担忧,“咱们糜家几代人的心血,遍布江北江南的商路,难道就要这么被朝廷掐住脖子?”

糜竺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了弟弟一眼,声音沉稳:“稍安勿躁。陛下此举,意在平抑物价,安抚流民,打击囤积,其志非小,绝非简单地与商贾争利那么简单。”

“那又如何?最终受损的还不是我们!”糜芳急道,“咱们的粮队、盐队、布匹,以后岂不是都要看那什么均输署的脸色行事?价格被他们卡死,还有什么利润可言?”

“利润?”糜竺轻轻摇头,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芳弟,你看事情,还是太过表象。天下之利,分而享之,则利薄;合而谋之,则利厚。若这均输平准署,操作得当,未必不是一条更广阔的通天大道。”

他正要深入解释,室外忽然传来心腹管家急促而压低的声音:“家主!洛阳来了天使!是密旨!已至前厅!”

糜竺和糜芳同时一震。糜芳脸上瞬间血色褪尽,眼中露出惊恐:“天使?密旨?兄长,莫非……莫非朝廷是要拿我们糜家开刀,杀鸡儆猴?”由不得他不怕,商人地位本就不高,皇帝新政伊始,拿一个富可敌国的商贾立威,再正常不过。

糜竺眼中也闪过一丝惊疑,但他迅速稳住心神,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沉声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随我前去接旨,记住,无论听到什么,不可失仪!”

前厅之中,从洛阳星夜赶来的宦官面无表情,身后跟着两名气息沉稳的宫廷侍卫,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糜竺带领全家老小,恭敬跪地接旨。

然而,预想中抄家问斩的旨意并未出现。宦官展开的绢帛上,赫然是皇帝的征辟令!征辟商人糜竺,入洛阳,担任新设的均输平准署“均输平准令丞”(副手),即刻启程!

旨意宣读完毕,不仅糜芳目瞪口呆,连素来沉稳的糜竺,也怔在了原地,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征辟一个商人,入朝为官?还是担任如此关键、敏感的新设官职?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宦官将旨意交到糜竺手中,淡淡地补充了一句:“陛下口谕,糜卿家善于货殖,通晓商道,朕有所闻。望卿勿负朕望,速速入京,共商大计。”说完,便不再多言,径直离去。

留下糜家众人,面面相觑,厅内一片死寂,随后爆发出难以置信的低声议论。

“兄……兄长……这是……这是真的?”糜芳结结巴巴,脸上充满了狂喜与茫然交织的复杂神色。商人地位低下,若能跻身官场,尤其是皇帝亲设的新衙署,对于整个糜家而言,简直是鲤鱼跃龙门!

糜竺紧紧握着那卷征辟诏书,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心中的震惊远比弟弟更甚。他瞬间想通了无数关节:皇帝此举,用意极深!绝非简单地看中他的钱财,而是看中了他糜家遍布天下的商业网络、成熟的运营经验以及对各地物产、价格、流通渠道的精准把握!这是要借他糜竺之手,借糜家的“商道”,来为朝廷的“政道”服务!

风险极大!一旦入局,糜家就将被牢牢绑在皇帝的战车上,与那些反对新政的庞大势力成为死敌。但机遇同样空前!若能做成,糜家将不再是单纯的富商,而是能影响国策的“帝商”,其地位和未来,将不可限量!

是福是祸?糜竺心念电转,脸上神色变幻不定。

“兄长,还犹豫什么?这是天大的好事啊!”糜芳急切道。

糜竺缓缓摇头,目光变得深邃:“好事?也可能是泼天的祸事。一步踏错,糜家百年基业,恐将灰飞烟灭。”他沉吟片刻,眼中终于闪过一丝决断,“但,陛下以国士待我,我糜竺,岂能不以国士报之?更何况,这或许正是我糜家转型,真正跻身于这天下棋局的关键一步!”

他不再犹豫,立刻下令:“芳弟,你立刻去准备,挑选家族中最精干、最可靠的掌柜、账房、护卫,随我一同入京!同时,动用一切关系,将我们在各州郡的粮仓、货栈、商路信息,尽快整理成册,务求详尽!”

“是,兄长!”糜芳兴奋地领命而去。

数日之后,糜竺轻车简从,但带着一支由家族核心商业力量组成的精干队伍,离开了根基深厚的胊县,怀着一半豪情一半谨慎,踏上了前往洛阳的征途。

抵达洛阳后,糜竺并未被立刻安排觐见,而是被安排在驿馆暂住。他心知这是皇帝有意让他先熟悉情况,也不急躁,只是通过自己的渠道,默默收集着洛阳乃至全国的物价、物资流通信息,并与早已抵达洛阳的家族人员汇合,不断完善他那本厚厚的“商情册”。

直到他抵达洛阳的第五日黄昏,才有内侍前来传召,并非在正式的宫殿,而是在西苑的一处临水轩榭。

夕阳的余晖将池水染成金红色,轩榭四周帷幔轻垂,侍卫远远警戒,气氛静谧而透着一种非同寻常的亲近。刘宏依旧是一身常服,负手立于水边,看着池中游鱼。当内侍引着糜竺进来时,他才缓缓转过身。

“草民糜竺,叩见陛下!”糜竺不敢怠慢,以大礼参拜。尽管富甲一方,但在皇权面前,他保持着绝对的恭敬。

“糜卿家不必多礼,看座。”刘宏的声音平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他打量着眼前这个儒雅如文士般的商人,很难将其与“富可敌国”四个字联系起来。“一路辛苦。朕征卿前来之意,想必卿已明了。”

“蒙陛下不弃,以商贾之身授以官职,竺,感激涕零,敢不竭尽驽钝!”糜竺恭敬回答,姿态放得极低。

刘宏点了点头,开门见山:“朝堂之上,群臣反对,皆言均输平准乃与民争利,耗费巨大,且易生弊端。朕力排众议,强行推动,如今将这署衙框架搭了起来,但具体如何运作,方能不负朕望,真正起到平物价、通有无、安民心、弱豪强之效,而非徒增扰民恶政?糜卿家精于货殖,遍行天下,必有以教朕。”

他没有摆皇帝的架子,而是以请教的口吻,直接将最核心、最棘手的问题抛了出来。这既是对糜竺的考验,也显示了他务实的作风。

糜竺心中一震,知道关键时刻到了。他深吸一口气,并未立刻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那本早已准备好的、厚厚的情报册,双手呈上:“陛下,此乃草民家族多年来经营所积,关于各州郡主要物产、常年价格波动、主要商路、关键节点及各地大商贾之粗略记录,或可供陛下参详。”

刘宏示意身旁的荀彧(他也在场)接过,略一翻阅,眼中便闪过一丝惊讶与赞赏。这册子记录之详尽、数据之清晰、分析之透彻,远超他想象,胜过十份官样文章。这糜竺,果然是个实干之才!

“陛下,”糜竺这才开口,声音沉稳而清晰,“均输平准,其意在‘调’与‘平’,而非‘夺’与‘禁’。若如朝中诸公所想,或如史上某些时期所为,由官府完全垄断经营,强定价挌,则官吏或不谙商道,效率低下,或借此营私,盘剥更甚,确会沦为扰民恶政,亦难持久。”

刘宏和荀彧都微微颔首,这正是他们担心的。

“故以草民愚见,”糜竺话锋一转,提出了他深思熟虑的策略,“或可采取‘官商合营,调控为主’之策。”

“哦?细细说来。”刘宏来了兴趣。

“所谓‘官商合营’,并非官商不分,而是明确权责。均输平准署,代表朝廷,掌政策制定、价格指导、大宗物资调配之权,并建立核心仓廪体系,以为平准之基。而具体物资收购、转运、销售等环节,可引入民间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的商号参与,以契约形式,规定其权利与义务,按其经营规模与贡献,给予合理利润。如此,则可借助民间商号遍布州郡的网络、灵活的运作机制和丰富的经验,大大提升效率,避免官僚体系之僵化。”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调控为主’,意指官府不必事必躬亲,垄断所有 trade。其主要力量,应用于关键之时、关键之物。例如,当某地粮价因灾或因囤积而异常高涨时,均输署便动用官仓储备,或指令合作商号,以略低于市价之‘平价’大量抛售,迫使囤积者跟风出货,从而平抑粮价。当某地物产丰饶价格低廉时,则可收购储存,调剂至匮乏之地。如此,如同水闸,平时放任水流(民间贸易),关键时刻则启闭调控,引导水流方向与流量,既可稳定大局,又不至于窒息民间商业活力。”

糜竺一番话,将原本可能僵硬、粗暴的官方经济干预,描绘成了一幅既有国家掌控力、又充满市场灵活性的蓝图。这完全超越了汉代“盐铁官营”的简单模式,融入了一种更高级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刘宏听得眼中异彩连连。这正是他想要的!既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要避免计划经济式的低效和**。糜竺的策略,完美地契合了他的想法。

“妙!”刘宏忍不住赞了一声,“以官驭商,以商通政,调控无形,平准有力!糜卿此策,深得朕心!”他看向糜竺的目光,充满了认可和期待。“如此一来,既可快速借助尔等现有网络打开局面,避免另起炉灶之缓慢与耗费,又可借助商贾之逐利天性,使其在为朝廷服务中亦能得利,减少抵触,更能精准打击那些不顾大局、肆意囤积的豪强!好一个‘官商合营,调控为主’!”

荀彧也在一旁微微点头,看向糜竺的目光中多了几分重视。此人对经济运作的理解,确实远超寻常朝臣。

“既然糜卿已有成算,那这均输平准署的具体运作,朕便交由卿全权负责!朕授予你临机决断之权,凡涉及平准事务,五品以下官吏,可先任命后奏报!”刘宏当即拍板,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和权力。“首要之务,便是稳定洛阳及三辅粮价,同时,密切关注冀州、青州等太平道活跃区域之物资流向!”

“臣,糜竺,领旨!必竭尽全力,以报陛下知遇之恩!”糜竺心中激动,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糜竺和糜家的命运,已经彻底改变,与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皇帝,与这风雨飘摇又孕育新机的大汉帝国,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轩榭之外,夜色渐浓。一场由皇帝主导、商人执棋的经济改革大幕,随着糜竺的正式出山,悄然拉开。然而,无论是刘宏还是糜竺都明白,这只是开始。那些在朝堂上失利的反对者们,那些利益受损的地方豪强,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太平道徒,都绝不会坐视这“均输平准”顺利推行。更激烈的较量,更凶险的暗箭,或许就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糜竺退出西苑,回头望了一眼那在夜色中愈发显得深邃莫测的宫城,心中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感与一丝隐忧交织。他知道,自己踏上的,是一条金光大道,也是一条遍布荆棘的险途。糜氏家族的百年气运,尽系于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