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77章 帝国双壁镇四方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77章 帝国双壁镇四方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春深时节,洛阳城外的官道上,两支代表着帝国最强武力的军队,正朝着截然相反的方向开拔。一支旌旗向西,玄甲森森,在车骑将军皇甫嵩的统帅下,带着凛冽的杀气,奔赴烽火连天的凉州;另一支旌旗向东,精锐剽悍,在光禄勋、都乡侯段颎的率领下,返回他们刚刚取得辉煌胜利的北疆驻防。两支洪流在洛阳城外短暂交汇,又各自奔赴使命,构成了帝国疆域上一幅极具象征意义的图景。

这一幕,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遍了朝野,也传到了帝国周边那些或明或暗的观察者眼中。不知从何时起,“帝国双壁”这个称号,开始悄然在洛阳的市井街巷、士林清谈,乃至边境胡部的窃窃私语中流传开来。

“听说了吗?‘帝国双壁’!皇甫车骑西征,段光禄东镇!有这二位在,我大汉江山,稳如泰山!”

“是啊,皇甫将军用兵稳健,爱兵如子,乃仁义之师;段将军勇猛绝伦,胡人闻风丧胆!一仁一勇,相辅相成,真乃国家柱石!”

“有此双壁在,陛下便可高枕无忧,专心整顿内政了!”

百姓的议论充满了朴素的自豪与安心感。而在更高层的权力圈子里,这个称号则蕴含着更为复杂的意味。它标志着,经过北伐血战的洗礼,以皇甫嵩和段颎为代表的、忠于皇帝、战功卓着的新兴军事巨头,已经取代了以往外戚、宦官轮流坐庄,或各地军阀尾大不掉的旧有格局,成为了支撑帝国武力的核心力量。帝国的军事格局,为之一新。

西线,通往凉州的陇山道上。

皇甫嵩的大军正在艰难跋涉。与北伐时轻骑快马的奔袭不同,此次西征,面对的是熟悉地形、叛服无常的羌人以及复杂的山地环境,行军更为谨慎稳重。中军大旗下,皇甫嵩并未骑马,而是坐在一辆加固过的驷马安车上,闭目养神。他年事已高,连续征战让他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但腰杆依旧挺得笔直。

参军曹操策马来到车旁,低声禀报着刚收到的前方军情:“将军,斥候回报,叛军主力北宫伯玉部约三万人,已放弃围攻陇西冀县,转而向西,似乎欲与盘踞在令居的李文侯部汇合。另有一股羌部落,约数千人,脱离大队,向南方山区流窜。”

皇甫嵩缓缓睁开眼,目光平静无波:“北宫伯玉与李文侯汇合,是想集中兵力,与我军决战。至于那股南窜的羌人……不过是见势不妙,想躲入深山老林,避过我军锋芒,以待日后。”

他顿了顿,问道:“孟德,依你之见,我军当如何应对?”

曹操早已深思熟虑,立刻答道:“叛军欲合兵,正可发挥我军结阵而战、装备精良之优势!可令前锋加快速度,咬住北宫伯玉部,不使其轻易与李文侯汇合。我军主力则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压迫其决战。至于南窜之羌部,兵力不多,危害有限,可暂不理睬,或派小股精锐尾随监视,待解决其主力后,再行清剿。当务之急,是打掉叛军的脊梁!”

皇甫嵩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赞许:“善。就依此策。传令下去,全军加速,目标——驱赶北宫伯玉,迫其在对我有利之地形决战!”他看了一眼曹操,“孟德,你持我手令,去后军督促粮草辎重,务必保证畅通。此战,后勤亦是关键。”

“诺!”曹操领命,调转马头,心中对皇甫嵩这种稳扎稳打、先断主干再清枝叶的用兵风格,更多了几分敬佩。与段颎的雷霆突袭不同,皇甫嵩更像一座移动的山岳,给人以无可撼动的安全感。西线有他在,叛军虽众,却难翻大浪。

东线,北疆,受降城。

与西线的紧张行军不同,此时的北疆,呈现出一派罕见的、带着些许生机的宁静。城墙上下,汉军士卒巡逻的身影依旧警惕,但眉宇间的杀伐之气已缓和了许多。城外,新开辟的屯田点上,绿油油的禾苗在春风中摇曳,归附的匈奴、乌桓人在汉人农官的指导下,笨拙地照料着他们陌生的庄稼。更远处,五原榷场虽然不及最初热闹,但定期的互市仍在进行,胡汉商人进行着以物易物的交易。

段颎没有待在舒适的城内官署,而是像往常一样,亲自巡视在边境线上。他骑着他的乌骓马,只带着一队亲兵,沿着修复加固后的烽燧线路缓辔而行。他目光锐利如鹰,扫过每一处关隘,每一片草场。

在一处靠近鲜卑活动区域的河谷,段颎勒住马,望向北方。亲兵校尉低声道:“将军,据探子回报,和连与置鞬落罗的人马,前几日在狼居胥山以北百余里处又打了一仗,规模不大,互有损伤。和连似乎吃了点亏,正在大肆征调东部素利等部的兵马,看样子想找回场子。”

段颎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笑意:“打得好!让他们接着打!传令给前沿各部,严密监视,但严禁擅自越境挑衅。他们要人,要兵器,只要肯出高价,可以通过‘特殊’渠道,少量卖给他们一些……记住,要平衡,不能让一方太快倒下。”

“另外,”段颎补充道,“告诉那些已经内附的部落,安心放牧、种地,朝廷保他们平安。若有鲜卑溃兵或小股马贼流窜过来骚扰,格杀勿论!首级悬于关隘示众!”

“诺!”

段颎的策略简单而有效:利用贾诩的“扶弱抑强”之策,暗中煽风点火,让鲜卑人持续内耗。同时,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牢牢守住边境,保护屯田和互市的成果,将归附的胡人逐渐转化为边疆的屏障。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威慑,让任何一方鲜卑势力都不敢轻易南顾。东线有他在,胡马不敢度阴山。

洛阳,南宫。

刘宏站在巨大的天下舆图前,目光久久停留在代表凉州和北疆的区域。皇甫嵩和段颎的动向、军报,正通过完善的驿传系统,源源不断地送到他的案头。

荀彧侍立在一旁,轻声道:“陛下,皇甫将军稳进陇山,步步为营,叛军虽众,难挡其锋;段将军坐镇北疆,胡虏内斗,边关晏然。东西两线,皆已稳住。”

刘宏缓缓转过身,脸上看不出太多的喜悦,反而有一种深沉的平静。“双壁镇四方……是啊,有嵩、颎二卿在,外患暂不足虑。”他踱步到窗边,望着宫城内开始泛绿的草木,“但这,恰恰让朕更加看清了……”

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外患如同疥癣之疾,虽痛痒难耐,却可凭借良将精兵,药到病除。而我大汉真正的沉疴痼疾,却在庙堂之上,在州郡之间,在田亩阡陌之中!”

他指向舆图上帝国广袤的内腹之地:“土地兼并,流民日增;吏治**,豪强坐大;财政拮据,国库空虚;乃至这凉州羌乱,究其根源,岂不也是内政不修所致?以往,朕被边患牵扯了太多精力,无暇他顾。如今……”

刘宏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如同宝剑出鞘:“如今,这‘帝国双壁’为朕撑起了外部的一片天,挡住了风雨。朕,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好好看一看,治一治这帝国内里的脓疮了!”

荀彧心中一震,深深躬身:“陛下圣明。攘外必先安内。如今外部暂安,正是革新内政,根除积弊的千载良机!”

“拟旨,”刘宏语气决然,“着尚书台、御史台、大司农,会同各州刺史,开始详细核查天下垦田、户口,尤其是各地王侯、豪强所占田亩、荫附人口之数!朕要知道,这大汉的天下,到底还有多少子民是有籍可查,有田可耕的!”

“再拟旨,命各州郡讲武堂分校,加快军官培养,严格按新军制整训郡国兵!朕要逐步收回地方兵权,绝不容许再现凉州边将恣意妄为、激起动乱之事!”

一道道旨在触及帝国深层矛盾的政令,开始从洛阳发出。刘宏深知,这必将触动无数既得利益者的蛋糕,遇到的阻力,恐怕远比对付鲜卑骑兵和羌人叛军要大得多。

然而,就在刘宏准备大刀阔斧整顿内政之时,一个来自幽州的、看似不起眼的消息,被夹杂在众多公文之中,送到了尚书台:渔阳郡有豪强张纯、张举,因不满朝廷核查田亩、整训郡兵之令,勾结乌桓部落首领丘力居,似有异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