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22章 天子亲授参谋制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22章 天子亲授参谋制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洛阳城西,讲武堂。

此处远离市井喧嚣,高大的围墙圈起一片肃穆之地。校场上,数百名学员正顶着春日骄阳进行着残酷的体能操练,汗水浸透了他们统一的青色劲装,沉重的石锁被一次次举起,整齐的号子声震天动地。而在校场旁,一座新落成的、风格简朴厚重的大堂内,气氛却与外面的火热截然不同。这里寂静无声,落针可闻,唯有少年天子刘宏沉稳的声音,在梁柱间缓缓回荡。台下,坐着讲武堂首批百余名学员,以及被紧急召回述职的部分前线中级将领。他们屏息凝神,目光聚焦在御座之上,因为今日天子所授之内容,前所未闻,足以颠覆他们过往对“为将之道”的所有认知。

刘宏没有穿冕服,而是一身利落的玄色骑射服,更显干练。他站在一面巨大的木板前,木板上用木炭绘制着一幅简略的北疆态势图。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或成熟的面孔,看到了好奇,看到了敬畏,也看到了一些人眼中深藏的疑惑——陛下日理万机,为何亲自来讲授这看似基础的舆图?

“诸卿,”刘宏开口,声音清晰而平和,“段颎将军前日送来捷报,野狐岭一战,斩首四百,扬我军威,可喜可贺。”他顿了顿,话锋陡然一转,“然,朕今日想问诸位,若尔等为段将军,于此战之前,除却排兵布阵,冲锋陷阵,尚需思虑何事?”

台下微微骚动。一名出身北军的年轻司马起身拱手:“回陛下,末将以为,需思虑敌情多寡,地形利弊,天时可否。”

又一名边军出身的军侯补充:“还需思虑粮草补给,士卒体力,以及…战后首级功勋核算,以防争执。”

回答中规中矩,皆是兵书所载,也是为将者的基本素养。

刘宏不置可否,目光投向坐在前排的曹操:“曹议郎,你有何见解?”

曹操起身,他目光炯炯,显然思虑更深:“陛下,段将军出塞,首重者,乃‘势’。其一,我军初入胡地,士气虽锐,然地理不熟,此为‘险势’;其二,鲜卑已知我军动向,必调兵遣将,此为‘动势’;其三,陛下之《北伐诏》已传草原,胡虏内部,主战主和者必有分歧,此为‘间势’。为将者,需明此三势,方能趋利避害,非独恃勇力也。”

这番论述,明显高出一筹,引得众人侧目。刘宏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随即又摇了摇头。

“孟德所言,已触及根本,然,仍未尽善。”刘宏的话让曹操微微一怔,也让台下众人更加好奇。

刘宏拿起一枚木炭,在态势图上,于代表段颎部队的标记旁,画了一个圈。

“一军之主将,如段将军,需临阵决断,指挥若定,此毋庸置疑。然,一人之智,有时而穷;一人之目,有所不及。”他的声音提高了一些,“战场之势,瞬息万变!敌情、我情、天时、地理、后勤、士气、乃至敌方内部之裂隙…信息浩如烟海,纷繁复杂!主将纵有通天之能,又岂能事事亲力亲为,洞察秋毫?”

他放下木炭,负手而立,目光如炬:“故,朕今日与诸卿论者,非为将之勇,非为卒之悍,而为一制度,名曰——‘参谋部’!”

“参谋部?”台下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这个词对他们而言,太过陌生。

“何谓参谋?”刘宏自问自答,“参,参与也;谋,谋划也。参谋者,非主将之附庸,非文书之小吏!乃汇聚军中聪颖之士,专司情报汇集、沙盘推演、策略制定、后勤核算之机构!他们,是主将的‘外脑’,是军中的‘智库’!”

他详细阐述起来:“譬如,斥候探得敌情,非直接报于主将,而是先汇于参谋部,由专人分析、筛选、核实,去伪存真,绘制成清晰图表;譬如,大军欲动,参谋部需预先根据舆图,规划数条行军路线,并详细标注沿途水源、险隘、可能遭遇敌军之地;譬如,接到作战任务,参谋部需制定上、中、下三策,详细推演每种策略之利弊、所需兵力、可能之风险及应对方案,供主将抉择;再譬如,大军粮草消耗、军械损耗、伤员安置,皆需参谋部中有精于算学者,日日核算,确保无误!”

随着刘宏的讲述,一个分工明确、运作高效、旨在将军事决策从主将个人经验的“艺术”,提升到系统化、科学化“工程”的机构雏形,渐渐浮现在众人脑海中。这完全超越了他们所知的任何“幕僚”、“军师”的概念!

台下众人,从最初的疑惑,渐渐变为震惊,再到深深的思索。尤其是那些来自前线、经历过实战的将领,更是感触颇深。他们太清楚,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主将一人要处理那么多信息,做出那么多决策,是何等艰难和容易出错!若有此“参谋部”分担,主将便能更专注于最关键的战略决断!

“陛下圣明!”卢植首先起身,他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此制若行,实乃我军之幸,社稷之福!集众智以辅一人,可最大程度避免因主将一时之失,而致全军覆没之惨剧!此乃…此乃王道也!”他用了“王道”这个词,意指集体智慧和制度的力量。

曹操的目光更是亮得惊人,他紧紧握着拳头,脑海中仿佛有惊雷炸响。他自负智计,但此刻才明白,个人的智慧在一种优秀的制度面前,竟可以如此被放大和系统化!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

刘宏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知道火候已到,便抛出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空谈无益,实践方知真章。”他沉声道,“朕决定,即日起,于北伐大军中,先行试行此‘参谋部’制度!而首批骨干…”他的目光扫过讲武堂的学员们,“便从尔等之中遴选!”

一言既出,满堂皆惊,随即涌起巨大的兴奋与期待!天子这是要让他们这些学员,直接参与到北伐大军的核心决策层去历练!

“朕会命皇甫嵩将军,于其帅府之下,设立首个‘前敌参谋司’。”刘宏继续道,“由讲武堂祭酒推荐,朕亲自核定,遴选十至十五名成绩优异、思维敏捷之学员,组成首个参谋小组,随军参赞!尔等之职责,非上阵杀敌,而是运用在此所学,为皇甫将军提供情报分析、策略建议、后勤规划!尔等可敢应命?”

“敢!!” 台下爆发出整齐划一、充满朝气的怒吼。能被天子亲点,参与此等开历史先河之创举,是何等的荣耀与机遇!

刘宏满意地点点头,但随即脸色一肃,语气变得极其严厉:“然,朕有言在先!参谋参谋,重在‘谋’而慎在‘参’!尔等只有建议之权,绝无决策之权!最终拍板定案者,唯有主帅皇甫嵩!若有谁敢倚仗身份,越权干政,干扰主帅决断,无论出身如何,立斩不赦!尔等可明白?!”

“臣等明白!谨遵陛下圣谕!”所有学员,包括曹操在内,皆凛然应诺。他们知道,这是一条充满机遇,也布满雷池的道路。

授业结束,刘宏在卢植等人的陪同下离开讲武堂。学员们则激动地围拢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方才天子所授的“参谋部”概念,憧憬着即将到来的随军生涯。

回宫的路上,卢植依旧难掩兴奋:“陛下,此制若能成功,必当载入史册,惠及千秋!老臣仿佛已看到,一支耳目更聪、头脑更明、决策更准的无敌雄师,正在成型!”

刘宏微微一笑,但笑容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但愿如此。制度是骨架,但填充骨架的,终究是人。希望这些年轻人,莫要辜负朕的期望,也莫要辜负了这个大时代。”

他深知,将一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骤然放到权力和决策的中心,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冒险。他们能带来新的思路,但也可能因为经验不足而提出谬误的建议,甚至可能因为接近权力核心而滋生不该有的野心。对皇甫嵩的统帅能力,以及对这群年轻人的心性,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回到温室殿,刘宏正准备批阅奏章,卢植却去而复返,脸上带着一份刚从北疆送来的密报,神色比方才在讲武堂时,凝重了数倍。

“陛下,皇甫将军密报。”卢植将一卷小小的绢帛呈上,“是关于…贾文和离间计的最新进展。”

刘宏展开密报,快速浏览。前面部分让他精神一振,皇甫嵩在信中提及,段颎送回的俘虏口供,以及他们自己通过其他渠道收集的信息都显示,西部大人置鞬落罗与檀石槐之间的矛盾,似乎正在加剧,置鞬落罗对征集本部兵马南下,表现得十分消极…

然而,看到密报的最后几句,刘宏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

皇甫嵩在末尾用极其隐晦的笔触写道:“…然,近日军中捕获一鲜卑细作,其身上搜出之信物,经查,并非指向檀石槐本部,亦非置鞬落罗…其纹饰样式,竟与…竟与西部另一大人‘宴荔游’部族关联甚密。而据臣所知,此宴荔游,素以勇猛忠诚着称,深得檀石槐信任,从无异动迹象…此事颇为蹊跷,臣已加派人手详查…”

宴荔游?

一个素来忠诚的部落?

他的信物,怎么会出现在意图不明的细作身上?

是贾诩的计策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连忠诚的部落也开始动摇?

还是…檀石槐已经察觉了离间之计,并且,开始了他的反制?这甚至可能是一个故意抛出的、迷惑汉军的反向陷阱?

刘宏放下密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讲武堂里,他刚刚为军队装上了“外脑”,寄望于用集体的智慧和科学的制度来应对复杂的战局。而此刻,来自草原的迷雾却似乎更加深沉了。

他意识到,这场战争,智力上的博弈,或许才刚刚进入最凶险的阶段。他派往皇甫嵩身边的那些年轻参谋们,将要面对的,恐怕不仅仅是军事地图和沙盘,还有隐藏在情报背后的,无数真真假假、尔虞我诈的阴谋。

“传朕口谕给皇甫嵩,”刘宏沉吟良久,缓缓开口,“参谋司之事,照常进行。至于宴荔游…令他继续深查,但切勿打草惊蛇。另外,提醒他,也提醒即将出发的参谋学员们…”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战场之上,最危险的敌人,有时并非对面挥刀的勇士,而是那些看不见的,藏在情报与人心之中的…谎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