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42章 日食预言惊朝野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42章 日食预言惊朝野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卯时三刻,南宫却非殿内早已灯火通明。

青铜仙鹤灯架上跳动的火焰,将群臣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投在绘有山海经异兽的壁面上,恍若鬼魅起舞。殿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状的压抑,百官垂首屏息,目光却不时瞟向殿外渐明的天际,又迅速收回,生怕被同僚察觉内心的不安。

今日,是太史令王立预言日食之期。

御座上,年方十五的刘宏看似慵懒地倚着凭几,指尖有一搭没一搭地轻敲着扶手上镶嵌的温润白玉。唯有侍立近旁、深知陛下习惯的老宦官吕强才看得出,那敲击的节奏远比平日急促——天子内心,绝不似表面这般平静。

刘宏的目光掠过丹陛之下。

太尉李咸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司徒桥玄须发微颤,似在强抑激动;司空刘矩则不时以袖拭额,不知是因殿内炭火太旺,还是心中焦灼。而位列百官之前的曹节,今日竟罕见地未着常服,而是披上了一袭紫绶朝服,腰环金印,冠冕整齐,仿佛不是来候天象,而是预备一场盛典。

刘宏嘴角几不可察地一勾。好个曹常侍,这是赌定了日食不至,太史令预言落空,便要借此发难,一举将“妖言惑众”的罪名扣在那些暗中非议宦官的清流头上?

“陛下。”曹节忽然出列,声若洪钟,打破了殿内死寂,“臣闻今日太史令预言有日食之异,然自光武中兴以来,凡天象示警,必因政有阙失。若今日天朗气清,日月昭彰,则可知当今圣天子在位,海内清平,而近日宫中流言、坊间诽谤,实为小人构煽,当严惩不贷!”

话音未落,几位御史台的官员便齐声附和:“曹常侍所言极是!天日昭昭,岂容诡言惑众?”

卢植立于中阶,眉峰紧蹙,正要出言反驳,却见御座上的少年天子轻轻抬手。

“曹常侍忠心可嘉。”刘宏的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少年清朗,却又有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然,天象幽微,岂是人力可妄断吉凶?太史令掌天文历算,恪尽职守,有所预言,亦是分内之事。纵今日无食,亦不过学艺不精,何来构煽之说?”

他语气平和,却将曹节那番夹枪带棒、意欲引向党争的言论,轻巧地拨回了“学术不精”的范畴。

曹节面色一沉,正要再言,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太史令王立,在两名灵台郎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奔入殿中。他发冠歪斜,官袍上甚至沾着些许露水泥渍,显然是一路疾跑而来。这位平素最重仪容的老臣,此刻却满面潮红,眼神中交织着极度亢奋与难以置信的惊惶。

“陛…陛下!臣…臣…”王立扑跪在地,气喘吁吁,竟一时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满殿哗然!

曹节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厉声道:“王太史!可是推算有误?天象无异?你好大的胆……”

“不!不——!”王立猛地抬头,声音因激动而尖锐刺耳,“出现了!出现了!圭…圭影!正在触及临界之线!距初亏…距初亏不足一刻!分毫不差!分毫不差啊!”

最后一句,他几乎是嘶吼出来,仿佛要将胸腔中那股巨大的震撼尽数倾泻。

“什么?!” 殿内瞬间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目光齐刷刷射向王立,旋即又猛地转向殿外那片正逐渐被晨曦染成金红色的天空。

曹节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化为错愕,继而是一片铁青。他身旁的几个阉党骨干,更是面无人色,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刘宏敲击玉石的指尖倏然停住。他缓缓坐直身体,目光沉静地掠过殿下百态,最终落在王立身上。

“王太史,镇定。”少年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既如此,便依礼制,备救日仪式。众卿,随朕至灵台,观天敬德。”

命令简洁而从容,仿佛那石破天惊的预言,早已在他预料之中。

……

灵台高耸,俯瞰洛都。

寒风猎猎,吹得百官袍袖鼓荡。祭坛已匆匆设好,牺牲陈列,太祝高声吟唱着古老的祷词,声音在空旷的高台上显得格外苍凉。

所有人的心却都不在仪式上,无数道目光死死盯着天际那轮逐渐升起的太阳。

刘宏立于华盖之下,面色平静。他微微侧首,看向身旁那具经过他“点拨”改良的圭表。那根新淬炼过的青铜晷针,在晨光下泛着幽冷的青光,投下的影子正以一种肉眼几难察觉的速度,向着表盘上那道刻痕缓缓逼近。

他的思绪飘回月余前。那次“偶然”驾临灵台,他状似无意地提及《周髀算经》中“暑极则晷短,寒极则晷长”之理,又“好奇”地问起晷针受热膨胀是否会影响测影精度,甚至亲手用烛火炙烤一根铜簪演示给王立看。最后,他“突发奇想”,建议可否将晷针稍作打磨,并置于不同温度下反复测量校准,以追求“至精至准”。

王立当时眼中闪过的,是茅塞顿开的狂喜。此后夜以继日地调试、观测、计算……

刘宏心下明了,哪是什么天意昭昭,不过是基础物理学的必然——热胀冷缩使得晷针在昼夜温差下长度微变,影响了日影长度,进而导致推算误差。他只需引导王立意识到这一点,并通过反复实验量化这个误差,加以修正,其观测精度自然远超这个时代仍凭经验估算的同行。

所谓预言精准,不过是科学规律的必然结果。

但在满朝文武眼中,这却是毋庸置疑的天启!

“来了!”人群中不知是谁发出一声压抑的惊呼,带着难以言状的恐惧。

刘宏收束心神,举目望天。

只见煌煌日轮边缘,竟真的出现了一丝细微的缺痕!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口,悄无声息地啃噬了一口。

那缺痕以一种缓慢却无可阻挡的速度扩大,明亮的世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下来,阳光失去温度,天地间被投入一种昏黄暧昧的光线之中。寒风似乎更加刺骨,远处传来洛阳百姓惊慌的呼喊和犬吠鸡鸣。

“天狗食日!真是天狗食日!” “太史令…太史令竟真算准了时辰!” “天谴!这是天谴啊!”

百官再也维持不住镇定,骚动如同水波般扩散开来。许多官员已是面白如纸,股栗欲坠,若非在御前,恐怕早已惊呼逃窜。即便是李咸、桥玄等重臣,也皆面露骇然,仰望着那不断被阴影吞噬的太阳,喃喃自语。

曹节僵立在原地,脸色灰败。他死死盯着那轮残日,仿佛想用目光将其重新拼凑完整。他身边的党羽们更是惶惶如丧家之犬,彼此交换着惊恐的眼神。他们所有的谋划,所有的气势,在这苍穹显现的“异象”面前,被击得粉碎!

“陛下!”司徒桥玄忽然扑跪在地,声音颤抖却洪亮,“日者,阳精,人君之象!今日食之,乃上天示警!请陛下颁罪己诏,修德省刑,询纳忠言,屏退奸佞,以回天意!”

老臣声泪俱下,叩首不止。

“臣等附议!”卢植、杨赐等清流官员纷纷跪倒,呼声一片。

阉党众人面如死灰,曹节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此时此刻,任何辩驳都苍白无力。

刘宏的目光扫过跪倒的群臣,扫过面色惨白的曹节,最后望向那已食甚、天地晦冥如夜的太阳。巨大的阴影笼罩了洛阳城,也笼罩了每个人的心。

他上前一步,扶起桥玄,声音沉痛而坚定:“司徒请起。天象示警,朕心惕然。岂非朕德不修,政不善,上干天和,以致于此?朕之过也。”

他转向众人,朗声道:“即日起,朕当素服避殿,减膳撤乐,反思己过。凡政令有不便於民者,皆可直言进谏,朕当虚己以听。司徒,三公及司隶校尉,即日彻查近日灾异频仍之由,凡有奸宄壅蔽、下情不能上达者,无论涉及何人,严查具奏!”

话语掷地有声,在晦暗的天地间回荡。

“陛下圣明!”清流臣子们激动万分,叩首高呼。天子此言,无异于给了他们一把尚方宝剑!

曹节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怒交加的厉色。陛下这话,看似自责,实则句句指向他们这些常侍近臣!“奸宄壅蔽”、“下情不能上达”,这分明是要借天象之威,清算阉宦!

然而,此刻天昏地暗,人心惶惶,他纵有千般不甘,万般愤恨,也只能随着众人缓缓跪下,牙关紧咬,从齿缝里挤出四个字:“陛下…圣明…”

刘宏将曹节那强忍怨毒的眼神尽收眼底,心中冷笑。他再次抬头,望向那开始生光、边缘泻出一线金芒的日轮。

黑暗达到极致后,光明终于开始回归。但那短暂却漫长的晦暗,已如同一个巨大的烙印,深深烙在了每个目睹者的心中。

天意,已然彰显。

而更汹涌的暗流,即将在这刚刚重见天日的朝堂之上,猛烈碰撞。

日食虽渐退,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刘宏负手而立,感受着逐渐恢复暖意的阳光洒在脸上,眼神幽深,望向前方。

他突然看到张让正低着头,混在宦官队伍的最末尾,却极快地、几不可察地朝他微微点了点头。

刘宏的心猛地一沉。

张让此刻冒险传递信号,只可能意味着一件事——曹节在震惊与愤怒之下,恐怕已经做出了某种极端决断。

一场远比日食更为凶险的危机,正在这重现的光明之下,悄然逼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