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11章 东观迷雾·党锢余烬

建宁五年的初雪终于落了下来,细碎的雪沫如同盐粒,簌簌地敲打着德阳殿厚重的琉璃瓦,旋即被殿内旺盛的地龙暖意蒸腾成若有若无的水汽。暖阁内温暖如春,熏笼里龙涎香的气息丝丝缕缕,却压不住空气中无形的紧绷。

刘宏斜倚在铺着白虎皮的软榻上,手中捧着一卷新誊抄的《尚书》,目光却有些游离。案几上,堆放着几份关于北疆羌乱再起、请求增拨军饷的奏疏,朱批“着尚书台议处”的字样透着一丝敷衍。窗外,羽林卫甲胄摩擦的铿锵声,比平日更加密集地传来,提醒着他曹节在匠作监事件后变本加厉的掌控。

陈墨。那个在匠作监废墟中惊鸿一瞥、双手蕴藏不凡的年轻工匠,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刘宏心中激起的涟漪尚未平息。那瞬间的“底座阀门”点破,是试探,也是信号。但如何绕过张让无处不在的眼睛,将这颗关键的“火种”真正纳入掌心?璇玑遗册中那些足以改天换地的图谱,又如何才能在曹节这棵盘根错节的毒树阴影下,生根发芽?

刘宏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竹简。力量……他需要力量!不仅是璇玑的技术之力,更需要撬动这深宫、乃至整个朝堂的力量!羽林新军初具雏形,皇甫嵩忠诚可用,但根基尚浅。朝堂之上,宦官一手遮天,外戚何进粗鄙无谋,而真正拥有清望、掌握着地方势力和天下舆论的……是那些在两次党锢之祸中被残酷清洗、禁锢的士大夫!

李膺、陈蕃……这些名字如同闪电般划过刘宏的脑海。史书上记载的“天下楷模”,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虽遭重创,但根基未绝!若能掌握曹节构陷忠良的铁证,不仅能收拢部分士族之心,更能埋下一颗足以在关键时刻引爆、重创宦官集团的炸弹!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刘宏心中迅速成型。他放下竹简,脸上适时地浮现出一丝孩童的烦闷和求知欲,对着侍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的小宦官吩咐道:“去,传张常侍来。”

片刻之后,张让那如同滑腻蛇行的脚步声在暖阁外响起。他躬身而入,脸上依旧堆着无懈可击的恭谨笑容:“陛下传召,奴才惶恐。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刘宏揉了揉眉心,小脸上带着一丝“苦恼”:“张常侍,朕今日读《尚书·洪范》,见‘五福六极’之说,其中‘恶’之一极,颇觉晦涩难明。太傅讲经时语焉不详,朕心甚惑。朕记得,父皇在时,曾言东观藏书浩瀚,尤以灾异、天人感应之论为最,或有详释?” 他刻意提到“父皇”和“天人感应”,这是曹节、张让等人赖以掌控舆论、打击异己的核心理论武器。

张让眼中精光一闪,随即笑道:“陛下敏而好学,先帝在天之灵定感欣慰。东观乃兰台秘府,典藏先朝经籍图谶,宏富非常。陛下欲究天人感应、灾异之论,东观确为不二之选。只是……”他话锋微转,露出“关切”之色,“东观殿宇深邃,经年尘封,阴寒之气甚重,陛下龙体初愈,恐……”

“朕不怕!”刘宏立刻接口,语气带着孩童的执拗,“读圣贤书,明事理,岂能因区区阴寒退缩?多穿些便是!张常侍,你速去安排,朕今日就要去东观查阅!”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听闻东观藏书浩瀚,需熟悉典籍之人引导。卢植卢子干,博闻强记,曾在太学讲经,颇受赞誉。召他随侍,为朕解疑。”

卢植?张让的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这个青年才俊,性格刚直,学问扎实,虽未卷入党锢核心,但其师承渊源与那些被清洗的“党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皇帝点名要他……是巧合?还是……

张让的目光在刘宏那张写满“求知欲”和一丝“不耐烦”的小脸上逡巡。去东观查灾异之书,点名一个尚未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似乎并无不妥。东观重地,自有心腹看守。正好,自己也借机看看这小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陛下勤学,奴才钦佩。”张让躬身应道,“奴才这就去安排车驾,并召卢植侍驾。” 他转身退下时,眼神深处掠过一丝冰冷的审视。

半个时辰后,刘宏的御辇在羽林卫的严密护卫下,停在了南宫东北角一座气势恢宏、却透着森森古意的殿宇前——东观。殿宇高耸,飞檐斗拱在细雪中更显肃穆,朱漆大门紧闭,铜兽门环上积着薄雪,门前守卫森严,气氛凝重得如同陵寝。

张让早已候在阶前,身边跟着一个身着青色儒袍、身形挺拔、面容清癯的青年,正是卢植。卢植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眉宇间带着读书人特有的清正之气,眼神明亮而沉稳,只是在那沉稳之下,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思和压抑。见到御辇,他立刻垂首躬身,姿态恭谨却又不失风骨:“臣卢植,叩见陛下。”

“平身。”刘宏的声音透过御辇的帷幔传出,带着孩童的清脆,“卢卿随朕入内。”

沉重的朱漆大门在刺耳的“吱呀”声中缓缓开启,一股混合着陈年墨香、尘土、还有一丝淡淡霉味的冰冷气息扑面而来。殿内光线昏暗,高大的殿柱支撑起幽深的穹顶,一排排巨大的、顶天立地的黑漆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整齐地排列着,上面密密麻麻堆满了竹简、帛书、木牍。空气仿佛凝固了千百年,只有御辇车轮碾过金砖的轻微声响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张让亲自在前引路,羽林卫在门口止步,只留几名心腹内侍跟随。卢植落后刘宏半步,垂首而行,目光谨慎地扫视着这座象征着帝国最高知识殿堂的幽深殿宇,眼神复杂。

“陛下欲查灾异天人感应之论,当在‘五行’、‘谶纬’二区。”张让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有些空洞,他熟稔地引着御辇走向大殿深处某个区域。

刘宏透过御辇的纱帘,目光锐利地扫过两旁的书架。书架上积尘甚厚,许多竹简捆扎散乱,甚至有些帛书破损不堪,显然久未整理。这与史书中记载的东汉鼎盛时期东观“校书郎云集,典籍焕然”的景象相去甚远。党锢之后,清流凋零,这知识的殿堂也沦为了被遗忘的角落。

御辇在“谶纬”区的书架前停下。刘宏在张让的搀扶下步下御辇,立刻有内侍搬来锦墩。刘宏裹紧了身上的貂裘,装模作样地拿起一卷标注着《春秋纬·潜潭巴》的帛书翻看,眉头微蹙,似乎被其中晦涩的星象预言所困扰。

“卢卿,”刘宏将帛书递给卢植,声音带着“困惑”,“此卷所言‘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是何解?朕观近年星象,荧惑似有异动,心中不安。”

卢植恭敬接过帛书,略一浏览,沉稳答道:“回陛下,此乃古谶之言。荧惑者,火星也,主兵戈、灾异。南斗为天庙,主天子宫室。荧惑入南斗,星占家多解为兵戈入宫禁,主君王蒙尘之兆。然……”他顿了顿,声音清朗,“谶纬之言,多牵强附会,穿凿附会者众,陛下明鉴万里,当观其大略,不必尽信其细微末节。”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解释了星象,又点明了谶纬的局限性,既没有迎合曹节等人借灾异兴风作浪的意图,也没有完全否定,显露出扎实的学识和谨慎的态度。

“哦?”刘宏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目光却“不经意”地扫向旁边书架更高处一卷散落的竹简,“那卷简……似乎写着‘三公奏议’?取来朕看看。”

一名内侍连忙踮脚去取。那是一卷捆扎散乱的旧简,边缘磨损严重。内侍取下时,动作稍大,“哗啦”一声,其中几片简牍竟散落开来,掉在地上。

“混账东西!毛手毛脚!”张让脸色一沉,厉声呵斥。

那内侍吓得面无人色,慌忙跪地捡拾。

刘宏的目光,却瞬间被其中一片掉落在自己脚边的残简牢牢吸住!

那片简牍只有巴掌大小,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暴力扯断的。简面被灰尘覆盖,但上面用汉隶书写的几行墨字,却如同烧红的烙铁,瞬间烫入刘宏的眼帘:

“……节、甫等,贪墨北军饷械,数额……(墨迹模糊)……万……”

“……私通鲜卑别部,输铁器、盐……(字迹残缺)……图谋……”

“……构陷渤海王悝谋逆,证据……(此处断裂)……皆出……”

虽然字迹残缺模糊,信息断续不全,但那几个关键词如同惊雷炸响在刘宏脑海!

曹节!王甫(已死)!贪墨军饷!私通鲜卑!构陷渤海王刘悝(桓帝亲弟,被曹节诬陷谋反赐死)!

这是……劾奏曹节的奏章草稿?!而且是三公府级别的重要弹劾!怎么会散落在此?还被毁坏?!

刘宏的心脏狂跳起来,几乎要撞出胸腔!他强作镇定,不动声色地用脚尖将那残简轻轻拨到自己貂裘的衣摆之下,动作快得如同错觉。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那内侍已手忙脚乱地将其他散落的竹简捡起,惶恐地磕头。

“罢了。”刘宏摆摆手,语气带着孩童的“不耐”和一丝“倦怠”,“都是些陈年旧账,看得朕头晕。卢卿,你且替朕在此处寻些关于‘荧惑守心’的详实记载,不拘谶纬,正史星图亦可。朕去‘五行’区那边看看。” 他说着,站起身,似乎想活动一下。

张让的目光如同探针,扫过那堆被捡起的散乱竹简,又落在刘宏略显“疲惫”的小脸上,并未发现异常。“奴才陪陛下过去。”

“不必了,”刘宏脚步有些“虚浮”地朝旁边“五行”区的书架走去,“朕就在这附近走走,透透气。张常侍在此督促卢卿便是。” 他一边走,一边状若无意地靠近了旁边一排书架——那里光线更加昏暗,书架上的典籍堆放得也更为杂乱,甚至有些卷轴半垂下来,积满了灰尘。

刘宏走到一处被巨大书架阴影笼罩的角落,背对着张让和卢植的方向,假装被书架上一卷帛书吸引,伸出手去够。借着身体的掩护,他飞快地弯腰,将衣摆下藏着的那片残简捡起,看也不看,迅速塞入袖袋深处!动作一气呵成,快如闪电!

冰凉的竹简贴着皮肤,却带来一种滚烫的触感!曹节的罪证!虽然残缺,却是致命的引线!

就在他刚直起身,暗自松了口气时,眼角余光却猛地瞥见,在这排书架最底层、靠近墙角的阴影里,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蜷缩着一个灰扑扑的身影!

那是一个老吏!穿着一身洗得发白、打满补丁的旧式小吏袍服,头发花白蓬乱,身形佝偻得如同虾米。他正抱着一捆散乱的竹简,用一块破布,极其缓慢、专注地擦拭着简片上的灰尘。他的动作僵硬而麻木,眼神空洞,仿佛沉浸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里。即使御驾亲临的动静,似乎也未能将他从那死寂的尘埃中惊醒。

刘宏的心猛地一沉!这老吏……什么时候在这里的?他看到了吗?

他强压惊疑,装作好奇地走近两步,故意踩响了一块松动的金砖。

“咔嚓。”

轻微的声响终于惊动了那老吏。他身体猛地一颤,如同受惊的兔子,迟缓地抬起头。那是一张布满深刻皱纹、如同风干橘皮般的脸,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惊恐和长期压抑下的麻木。当他看清眼前站着的是个衣着华贵、裹着貂裘的孩子(显然不认得皇帝),眼中的惊恐更甚,慌忙丢下竹简,匍匐在地,额头死死抵着冰冷的金砖,身体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老……老奴……冲撞贵人……死罪……死罪……”声音嘶哑干涩,带着浓重的恐惧。

“你是何人?在此作甚?”刘宏的声音刻意放得平缓,带着孩童的好奇。

“回……回贵人……”老吏的声音颤抖得不成调,“老奴……贱名……何足挂齿……蒙……蒙恩……在此……洒扫……整理旧档……”他不敢抬头,语无伦次。

刘宏的目光扫过他身边散落的竹简。那些简片磨损严重,但依稀可见标题:《三府劾奏辑录》、《延熹案牍散佚》、《陈公(蕃)门生故吏名册》……全是与党锢案、与曹节等人构陷忠良密切相关的敏感卷宗!这个老吏……是在整理这些?!是奉命?还是……自发?

“你……认得陈蕃?李膺?”刘宏试探着,声音压得更低。

听到这两个名字,匍匐在地的老吏身体猛地一震!如同被无形的鞭子狠狠抽打!他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中瞬间爆发出一种极其复杂的、混合着巨大悲痛、刻骨仇恨和一丝微弱到几乎熄灭的……光!他死死地盯着刘宏,嘴唇剧烈地哆嗦着,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仿佛想说什么,却因极度的恐惧和激动而无法成言!

“陈……陈公……李……李公……”他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名字,老泪纵横,混着脸上的灰尘,冲出道道污痕,“清……清流领袖……国之……国之栋梁……死……死得冤啊!”

他的声音如同泣血的夜枭,在空旷寂静的书架间回荡,充满了无尽的悲愤和控诉!

“冤在何处?”刘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袖中的残简仿佛在发烫。

“冤在……”老吏的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声音却压得极低,如同耳语,带着一种豁出去的悲壮,“冤在阉竖构陷!曹节!王甫!段珪!这些豺狼!他们……他们罗织罪名,指鹿为马!陈公府中搜出的‘反书’,是……是他们派人偷偷放的!李公‘结党’的证据,是……是严刑逼供屈打成招!渤海王殿下……更是……更是天大的冤屈!他们……他们……”

他越说越激动,枯瘦的手指死死抠着冰冷的地砖,指节泛白,身体因巨大的情绪波动而剧烈颤抖,几乎喘不上气来。

“证据呢?”刘宏的声音如同冰珠落地,冷静得可怕。

“证据……”老吏的眼神瞬间黯淡下去,充满了绝望,“烧了……都烧了……当年……三府联名的劾奏原本……陈公与故友往来的书信……都被……被他们抢走……付之一炬……剩下的……只有……只有这些散佚的草稿……还有……”他痛苦地闭上眼睛,“老奴……老奴无能……亲眼看着……看着他们……”

他猛地咳嗽起来,咳得撕心裂肺,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咳出来。

巨大的悲愤和无力感如同潮水般淹没了刘宏。他袖中的残简,此刻重若千钧。这是唯一的、侥幸逃过焚毁的铁证碎片!而那些被付之一炬的,是无数忠良的鲜血和清白!

“何人在此喧哗?!”张让那冰冷滑腻的声音,如同毒蛇出洞,骤然在不远处的书架后响起!脚步声由远及近!

老吏如同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瞬间僵住!眼中的悲愤和火焰瞬间被无边的恐惧取代!他身体猛地一软,瘫倒在地,如同被抽掉了所有骨头,只剩下绝望的颤抖。

刘宏心中警铃大作!他瞬间转身,脸上已换上一副孩童受惊的表情,指着地上剧烈咳嗽、奄奄一息的老吏,声音带着“惊吓”和“嫌恶”:“张常侍!这……这老奴……他……他刚才突然发狂!胡言乱语!吓死朕了!”

张让的身影已经转过书架,阴鸷的目光如同刮骨钢刀,瞬间扫过瘫软在地、面如死灰的老吏,又落在刘宏那张“惊魂未定”的小脸上,最后停留在老吏身边散落的那堆写着《陈公门生故吏名册》等字样的敏感卷宗上。

他的瞳孔,极其细微地收缩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