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14章 太学问策·雏凤清声

建宁二年的春末,洛阳城浸在一种黏腻的暖意里。前几日的狂风骤雨洗去了些许沉闷,却也催发了宫墙夹道间疯长的青苔,湿漉漉地泛着幽绿的光。空气里浮动着一种混杂的气息:新翻泥土的腥气,宫苑深处迟开的牡丹甜腻的香气,还有从城外洛水方向飘来的、若有若无的鱼腥水汽。几只羽翼未丰的雏燕,在德阳殿高耸的鸱吻间笨拙地跳跃,发出细弱而执拗的啾鸣。

鎏金饰玉的御辇,由四匹通体雪白、神骏异常的天马稳稳牵引,碾过太学门前那条被岁月和无数履痕磨得光可鉴人的青石板御道。石板缝隙里,积着昨夜未干的雨水,倒映着御辇华丽的车盖和侍卫们沉默如铁的身影。车盖是青色的锦缎所制,垂着十二旒白玉珠串,在午后的阳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象征着天子至高无上的威仪。

辇内,十二岁的天子刘宏,并未端坐。他小小的身体几乎是半趴在那扇敞开的、镶嵌着薄如蝉翼明角纱的车窗边,下巴垫在交叠的手臂上,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睁得溜圆,好奇地打量着车外缓缓掠过的景象。他今日未着沉重的冕服,只穿了一身质地柔软的天青色深衣,腰间松松系着玄色丝绦,少了几分帝王的威严,倒像个富贵人家出来踏青的懵懂小郎君。

车驾行至太学正门外的广场。这里地势开阔,青砖墁地,中央矗立着巨大的、饱经风霜的石质辟雍(象征周代天子讲学之所)。广场四周,数人合抱的古老槐树撑开巨大的伞盖,浓密的枝叶间,雪白的槐花开得正盛,如云似雪,沉甸甸地垂下来,风一过,便簌簌地落下细碎的花瓣,铺满了青砖地,也沾上了肃立在道路两侧、垂首恭迎的博士、祭酒、诸生们的衣冠鬓角,带来一阵阵清苦的芬芳。

太学令(掌管太学的最高官员)周福,一个须发皆白、穿着宽大玄色深衣的老者,领着身后数十位同样穿着素色儒袍、头戴进贤冠的博士、祭酒,以及数百名年龄不一、但都屏息凝神、垂手恭立的太学生,早已在广场中央的辟雍前,整整齐齐地跪伏了一地。山呼海啸般的颂词整齐划一地响起,在槐花飘落的静谧里显得格外洪亮:

“臣等恭迎陛下!陛下躬亲垂范,临幸太学,文教幸甚!天下幸甚!陛下长乐未央!”

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震得槐树上栖息的鸟雀扑棱棱飞起几片。

御辇缓缓停稳。侍立辇旁的中常侍曹节,那张永远带着谦和笑意的白净面皮上,适时地堆出更深的恭敬。他微微躬身,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颂词的余音:“陛下,太学到了。博士诸生,皆在恭迎圣驾。”

刘宏这才慢吞吞地从车窗边缩回身子,坐直了些。他揉了揉被窗框硌得有些发红的下巴,脸上露出一种孩童特有的、对新鲜事物既期待又带着点懵懂的茫然神情。他看了一眼曹节,又探头看了看车外黑压压跪伏的人群,小嘴微微张了张,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含糊地“唔”了一声,由着曹节亲自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他,步下那鎏金的踏脚墩。

脚踩在湿漉漉、落满槐花的青砖上,一股混合着泥土、槐花和人群体温的气息扑面而来。刘宏似乎有些不适应,小鼻子微微皱了一下,下意识地往曹节身后缩了缩,只露出小半个脑袋,怯生生地打量着四周。那模样,活像一只误入陌生领地的小兽。

太学令周福颤巍巍地起身,领着众人再次深深揖礼。他苍老的声音带着激动和一种学究的刻板:“陛下天资聪颖,圣心向学,今日驾临,实乃太学百年之荣光!老臣斗胆,请陛下移步明堂,观诸生辩难经义,以示圣朝文治昌明!”

曹节立刻温言接道:“陛下,周博士所言极是。明堂乃讲学论道之圣地,陛下亲临,聆听高论,必能有所裨益。”他微微侧身,手臂虚引,姿态恭谨,却无形中为刘宏划定了方向。

刘宏似乎被这阵势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只是懵懂地点了点头,小手不自觉地抓紧了曹节宽大的袖袍一角,任由这位权宦引着,在博士、祭酒们的簇拥下,朝着太学深处那座最为宏伟、象征着儒家至高殿堂的明堂走去。他的脚步有些迟疑,目光却像是不受控制般,好奇地左右张望着那些垂首侍立、身着统一素色襕衫的太学生们。那些年轻或不再年轻的脸上,有紧张,有崇敬,有麻木,也有不易察觉的……一丝空洞与倦怠。

明堂之内,高阔而肃穆。巨大的梁柱漆成庄重的玄色,支撑着深邃的穹顶。阳光透过高处的明瓦,被切割成一道道倾斜的光柱,光柱中浮动着细微的尘埃。空气中弥漫着陈旧书卷的墨香、竹简的微涩,以及无数代人盘桓于此沉淀下的、沉甸甸的学术气息。

正中央,设一宽大的紫檀木讲席。此刻,一位身着深紫色博士官袍、头戴高冠、面色红润的中年人,正立于席前,神情激昂。他便是太史令高第(虚构人物),专掌天文历法、图谶祥瑞。他手中高高举着一片颜色深暗、裂纹密布的巨大龟甲,龟甲上刻满了玄奥难辨的符号。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在空旷的大殿里嗡嗡回响:

“……故《河图·括地象》有云:‘荧惑守心,其国大凶!’去岁冬末,荧惑星(火星)徘徊于心宿(天蝎座主星)之侧,光赤如血,久久不去!此乃天降凶兆,示警人君!心宿者,天王之位也!荧惑犯之,主……主……”

高第的声音陡然变得沉痛而惊惧,仿佛那灭顶之灾就在眼前,他偷眼迅速瞥了一下御座上那小小的身影,才继续道:“主宫闱动荡,神器不安!更有甚者,去岁腊月,洛阳地动,今春又有蝗孽微现于兖、豫……此皆天心示警,皆因……皆因阴阳失调,人主失德,故而上天降灾以儆效尤!”他猛地将龟甲往身前的案几上重重一顿,发出“咚”的一声闷响,震得案上笔砚都跳了一跳。

“然!”高第猛地提高了声调,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神秘与笃定的光芒,“天心虽怒,亦留一线生机!《洛书·灵准听》有载:‘荧惑守心,王者当修德禳灾,减膳撤乐,斋戒沐浴,祈告于南郊圜丘,献太牢之礼……’唯有如此,方能上感天心,下安黎庶,消弭灾祸于无形!此乃圣王之道,万世不易之理!”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引经据典,充满了神谕般的蛊惑力。明堂内一片寂静。侍立两侧的博士、祭酒们大多垂着眼睑,神情肃穆,仿佛沉浸在这关乎国运的天机之中。不少年轻的太学生更是被这番“天象示警”的宏大叙事所震慑,脸上露出敬畏和忧虑的神色。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的、令人窒息的宿命感,仿佛那荧惑的凶光,那地动的余威,那隐约的蝗影,都化作了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压在这煌煌汉室的脊梁之上。

高第满意地看着众人的反应,目光掠过御座上的小皇帝,见其也是一脸懵懂茫然,似乎被这“天威”吓住了,心中更是笃定。他清了清嗓子,准备继续阐述那套繁琐而耗费巨大的禳灾仪轨。

就在这片因“天威”而噤若寒蝉的寂静里!

“一派胡言!”

一个清朗、坚定,甚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愤怒的声音,如同裂帛,骤然响起!清晰地、毫不留情地劈开了明堂内那层由谶纬和恐惧织就的厚重帷幕!

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瞬间聚焦向声音的源头!

只见在靠近殿门处、一群年轻太学生聚集的地方,一个身影排众而出!

此人约莫二十许岁年纪,身量颀长,穿着一件浆洗得有些发白、却异常整洁的青色布衣襕衫,头上只简单地束着同色葛巾。他面容清癯,眉骨略高,使得那双眼睛显得格外深邃有神,此刻那双眼中正燃烧着两簇明亮的、毫不妥协的火焰!正是青年卢植!

他大步流星地走到明堂中央,在高第惊愕、继而转为阴沉的目光注视下,毫无惧色。他先是对着御座方向,一丝不苟地行了一个标准的揖礼,动作沉稳有力,带着一种读书人特有的骨鲠之气。礼毕,他霍然转身,正对着手持龟甲、脸色铁青的高第。

“高博士!”卢植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金玉坠地,清晰地送入每个人的耳中,“学生卢植,涿郡野人,粗通经史,然于博士方才所言‘天象示警’、‘荧惑主凶’之论,实不敢苟同!此等言论,看似玄奥高深,引经据典,实则——虚妄无根,贻害无穷!”

“哗——!”

明堂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哗然!太学生们瞪大了眼睛,博士们交头接耳,连坐在角落闭目养神的太学令周福也猛地睁开了眼,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竟有人敢在御前,在明堂之上,如此直接地、毫不留情地驳斥太史令的谶纬之说!这简直是石破天惊!

高第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指着卢植的手指都在微微颤抖:“狂……狂生!你……你竟敢在圣前,在明堂圣地,亵渎天机!妄议谶纬!你……你师承何人?!安敢如此放肆!”他气得几乎语无伦次。

卢植却像是没看到他的愤怒,也全然无视了周遭投来的或惊诧、或担忧、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他挺直了脊梁,那洗得发白的青衫,此刻却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他目光如电,扫过高第手中那块被视为神物的龟甲,嘴角甚至勾起一抹极淡的、带着冷意的弧度。

“天象?”卢植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直指核心,“荧惑守心,不过是星辰按律运行!岁星(木星)十二载一周天,荧惑(火星)七百余日一逆行!其行其止,皆有历法可推,何曾有灵?何曾示警?!”

他向前一步,目光灼灼,如同两道利剑,直刺高第:“去岁腊月地动,根源何在?学生斗胆,敢问高博士,可知洛阳周边,洛水、谷水诸河道,淤塞几何?堤防年久失修,隐患堆积如山!朝廷赋税,十之七八耗于宫室营造、权贵享乐!可曾拨下足够钱粮,加固堤防,疏浚河道?天灾?此乃**之积弊爆发!”

他再向前一步,气势如虹,根本不给高第喘息反驳的机会:“今春兖、豫蝗孽微现,博士便言上天震怒?学生再问,去岁兖、豫诸州,夏旱秋潦,收成大减,州郡官吏非但不思赈济,反而催逼赋税更甚往昔!豪强趁机兼并土地,流民遍野!百姓连糠秕都难以为继,无力驱蝗保苗,这才致蝗卵越冬,今春萌发!此乃吏治**、民生凋敝之果!与天象何干?!”

卢植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空旷的明堂内轰然回响,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那些被谶纬迷雾笼罩的心头,也砸在御座上那个小小的身影耳中!

“灾异之起,不在虚无缥缈之天象,而在庙堂之上,在州郡之间,在乡野之中!赋税苛如猛虎,则民怨如沸水,此乃旱魃之根!吏治腐若朽木,则贪蠹丛生,此乃蝗灾之源!宫闱不靖,权阉蔽日,则正气不伸,此或可比拟荧惑之乱!不思修明政治,体察民瘼,整肃纲纪,却妄图以虚无缥缈的斋戒祈禳、耗费巨万的太牢之礼来平息天怒?此非治国,实乃欺天!更乃愚民!”

他猛地一挥袖,青色的袖袍在光柱中划出一道决绝的弧线,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此方是吾辈读书人当行之道!而非沉迷于龟甲裂纹、星象吉凶,以此推诿塞责,粉饰太平!”

最后一句,如同惊雷炸响,久久回荡在明堂的梁柱之间!

满堂死寂!

针落可闻!

所有博士、祭酒、太学生,全都目瞪口呆!周福老博士的胡须在微微颤抖,浑浊的眼中光芒闪烁不定。高第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青,嘴唇哆嗦着,指着卢植,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仿佛被那番话抽干了所有的力气和依仗。

谶纬的迷雾,被这青年一番如刀似剑、直指本源的言论,硬生生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露出了其下掩盖的、腐朽而残酷的现实!

御座之上,一片小小的、裹着晶莹糖霜的蜜饯果子,从刘宏微微张开的小嘴里掉了下来,无声地落在他天青色的衣袍上,滚了几滚,粘上几根细小的槐花绒毛。

他像是完全被眼前这突如其来的、激烈而精彩的论辩惊呆了。小小的身体保持着刚才前倾的姿势,双手扒着御座的扶手,小脑袋微微歪着,那双黑白分明、澄澈如水的眼睛里,此刻盛满了毫不作伪的、孩童式的巨大震惊和……崇拜?

他直勾勾地看着明堂中央那个青衫磊落、傲骨铮铮的身影。看着他在满堂权威的逼视下,在谶纬迷雾的重重包围中,如同孤峰上的青松,挺直了脊梁,挥斥方遒,字字句句如同金石坠地,砸碎虚妄,直指要害!那番关于赋税、吏治、民生、天灾**的剖析,像一道道闪电,劈开了刘宏心中某些一直盘踞的阴霾!这哪里是什么太学生?这分明是一柄刚刚出鞘、锋芒毕露、足以斩破这污浊世道的利剑!

“好……好厉害……”一声细弱却清晰的童音,带着满满的惊叹和毫不掩饰的仰慕,突兀地打破了明堂内死一般的沉寂。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从卢植身上,齐刷刷地转向了御座。

只见小皇帝刘宏,似乎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失言,依旧保持着那副被彻底“震住”的呆愣模样。他小嘴微张,眼睛瞪得溜圆,直勾勾地盯着卢植,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神迹。他甚至下意识地抬起小手,啪啪地拍了两下,声音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清脆。

“这个大兄……”他扭过头,看向侍立在御座旁、脸色已然有些阴晴不定的曹节,小脸上满是天真无邪的兴奋和求知欲,声音又软又糯,带着孩童特有的直白,“他懂得好多呀!比那些老爷爷讲的星星石头有意思多了!”他伸出一根白嫩嫩的手指,指向脸色铁青、几乎要晕厥过去的高第,“曹常侍,朕喜欢听这个大兄说话!让他……让他以后天天进宫给朕讲这些好不好?讲那个……那个虎啊虫啊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似乎因为动作幅度过大,那宽大的天青色深衣袖口,随着他拍手和指点的动作,悄然向下滑落了一小截。

一截书卷的边角,从袖口的遮掩下,无声地滑露出来。

那书卷的材质是宫中常见的素帛,颜色微黄,边缘已有些磨损卷曲。露出的部分,清晰地显露出两个用端正隶书书写的墨字标题,虽然只有半截,却足以让有心人辨认——《盐铁论》!那是一部在儒学内部也颇具争议、深刻讨论国家经济政策利弊的煌煌巨着!绝非一个十二岁“懵懂”孩童该随身携带、甚至袖中藏阅的书卷!

站在明堂中央的卢植,目光如电。在那书卷滑出的瞬间,他深邃锐利的眼神,便如同被磁石吸引,精准地捕捉到了那露出的半截书名!

《盐铁论》!

这三个字,如同三根冰冷的针,瞬间刺入卢植的眼帘!他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

一个十二岁的、看似天真懵懂、被谶纬吓住的小皇帝……袖中竟藏着《盐铁论》?!

卢植的心头,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深潭,骤然掀起了滔天巨浪!惊疑、震动、难以置信……种种复杂激烈的情绪在他眼中飞快地交织闪过!

然而,当他带着这份巨大的惊疑,猛地抬起眼,再次看向御座上那个小小的身影时——

刘宏似乎毫无所觉。他依旧歪着小脑袋,眨巴着那双看起来无比澄澈、仿佛能一眼望到底的大眼睛,带着孩童特有的、不谙世事的纯真笑容,充满期待地看着他。那笑容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仿佛刚才袖中滑出的书卷,真的只是一个无心的意外。

那澄澈的眼底,清晰地倒映着卢植自己震惊未褪的身影。

也倒映着这明堂之上,象征着煌煌汉室、却早已被谶纬迷雾和权力阴影笼罩的,腐朽而沉重的穹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