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47章 太学激辩沸如汤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47章 太学激辩沸如汤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日上三竿,阳光却显得有气无力,透过太学庭院中那几株古老槐树光秃秃的枝桠,在地上投下斑驳破碎的光影。然而,与这冬日的冷清截然相反,太学之内,此刻却人声鼎沸,热浪灼人。

熹平石经的巨大碑林之间,挤满了身穿青色襕衫的太学生。他们或聚集成群,或独立碑旁,人人面色激动,挥舞着手臂,声音一个高过一个,激烈的争论声浪几乎要掀开太学的屋顶。空气中弥漫着年轻学子特有的热血、愤怒、彷徨与一种即将参与历史大事的亢奋。连日来的日食异象、市井童谣,尤其是昨夜朱雀阙上那如同鬼神执笔的骇人谶语,将所有积压的情绪彻底引爆。

“天象示警,谶语现世,此乃上天震怒!震怒为何?乃因朝有奸佞,蒙蔽圣听,祸乱朝纲!”一个身材高瘦、面容因激动而涨红的学生,正站在一块《尚书》石碑的基座上,声音嘶哑却极具煽动力。他是郭泰,党人领袖郭林宗之侄,在太学中素以激进气锐着称。 “郭兄所言极是!”旁边立刻有人高声附和,“‘赤德衰,玄色兴’!这分明是指我大汉火德将倾!若非十常侍及其党羽蠹国害民,贪贿无度,岂会招致如此天谴?当务之急,唯有清君侧,诛国贼,方能上应天心,下安黎民!” “清君侧!诛国贼!”一群围拢在郭泰周围的学生振臂高呼,群情激愤。他们多出身士族,对宦官专权深恶痛绝,此刻天象频现,更让他们坚信正义在手,热血沸腾。

“诸位!诸位稍安!”另一个声音响起,试图压过这激昂的声浪。说话者年纪稍长,面容沉稳,名叫贾彪。他站在《春秋》石碑前,声音洪亮:“天象谶纬,固然可畏。然则‘清君侧’三字,岂是易事?陛下年少,深居宫中,我等纵有忠义之心,又如何能直达天听?贸然行动,非但于事无补,恐反遭奸佞构陷,重蹈党锢之祸!” 他的话让一部分较为理性的学生点头称是。 贾彪继续道:“依我之见,‘玄色兴’未必便是改朝换代之兆!《易》云‘天玄地黄’,玄色亦可喻指沉潜刚克,涤荡污秽!当今天子圣明,日前已下诏罪己,求直言,查弊政。此正乃天命革新之机!我等当上书言事,指陈时弊,提出革新之策,助陛下整肃朝纲,中兴汉室!此方为稳妥之道!” “贾兄高见!”另一批学生出声支持,“革新政令,铲除积弊,方是根本!岂能只知喊打喊杀,徒逞血气之勇?”

“稳妥?革新?”郭泰闻言,猛地跳下基座,几步冲到贾彪面前,指着他的鼻子厉声道,“贾子厚!你莫不是怕了?与那些阉竖讲道理?他们若能听得进道理,天下何至于此!日前北寺狱中毒杀案,若非…若非有人暗中转圜,几位贤良早已成了冤魂!这便是你所说的稳妥?待到他们将忠良赶尽杀绝,你这革新之策,去与何人说?与那班吸髓吮血的阉狗说吗?!” 他言辞锋利如刀,毫不留情,引得周围一片哗然。支持郭泰的学生们更是大声鼓噪。

“郭泰!你休要血口喷人!”贾彪也被激怒了,脸涨得通红,“我岂是惧祸?正是欲行大事,才需谋定后动!似你这般鼓噪,除了引来缇骑抓人,还能有何益处?莫非你想让太学再经历一次党锢之祸吗?!” “党锢之祸?哈哈哈!”郭泰仰天大笑,笑声却带着悲愤,“正因为昔日吾等父兄辈尚有顾忌,才让阉竖坐大至此!如今天意已然彰显,若再畏首畏尾,才是真正的取祸之道!诸君!请看这熹平石经!”他猛地一拍身边冰冷的石碑,“陛下刊刻石经,原为正定经义,教化天下!而今,经义未明,奸邪先炽!吾辈读书,所为何来?岂能坐视社稷倾覆?!”

两派学生激烈争辩,唾沫横飞,谁也说服不了谁。更多的人则围在周围,面色惶惑,不知所措,被各种激烈的观点冲击得头晕目眩。

就在这混乱的顶点,一个阴恻恻的声音突然响起,虽然不大,却异常刺耳地穿透了嘈杂: “诸君高论,慷慨激昂,真是令人钦佩啊。”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几个衣饰明显华贵许多的学生,簇拥着一个面色白净、眼神倨傲的年轻人,从人群外围慢悠悠地踱了进来。为首者名叫张钧,其父乃是投靠了曹节的大司农张颢。 张钧摇着一把不合时宜的折扇,嘴角带着一丝嘲讽的笑意:“只是在下有一事不明,还望诸位教我。日食之事,太史令已然言明,乃天道运行常理。至于那朱雀阙上的字迹…”他故意顿了顿,吊足了众人胃口,才慢条斯理地说,“焉知不是某些别有用心之徒,为了构陷忠良,故意弄出的鬼蜮伎俩?或许…此刻那弄鬼之人,就藏在诸君之中呢?”

这话如同冷水滴入沸油,瞬间炸开! “张钧!你放肆!”郭泰怒喝。 “你说谁是鬼蜮伎俩?!” “阉党爪牙!安敢在此狂吠!”

支持清流的学生们顿时炸了锅,纷纷怒斥。而张钧带来的那几个人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讥: “怎么?被说中心事了?” “尔等日日非议朝政,诽谤中官,莫非真想造反不成?” “我看那阙上的字,说不定就是你们这些人半夜去偷偷写上去的!”

“放屁!”一个年轻气盛的学生忍不住爆了粗口,抓起地上半块冻硬的土坷垃就砸了过去! “你敢动手!”张钧那边一人躲闪不及,被砸中了肩膀,虽然不疼,但羞辱性极强,顿时尖叫着扑了上来!

霎时间,推搡、辱骂、拳脚相向!辩论迅速演变成了肢体冲突!石经碑林之间,青色的身影扭打在一起,呼喝声、痛呼声、劝架声、怒吼声响成一片。书籍、笔墨、汗巾在空中乱飞。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太学生,此刻竟如同市井斗殴之徒,场面彻底失控。

“住手!成何体统!”几位闻讯赶来的博士和学官气得浑身发抖,连声喝止,试图分开扭打的学生,却根本无济于事。

而在这场混战的边缘,仍有少数学生冷眼旁观,或面露忧色,或摇头叹息。也有人目光闪烁,悄悄退出人群,快步向太学外走去——不知是去报信,还是 merely 明哲保身。

在人群最不起眼的角落,一个身材中等、面容普通的青年学子,始终沉默地靠在一块《鲁诗》石碑后面。他看似也在关注着场中的混乱,但眼神却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他飞快地扫视着激辩的各方领袖,尤其是郭泰、贾彪等人,将他们的言论、态度、支持者一一记在心里。

当冲突爆发时,他微微蹙眉,却没有上前,反而向后又退了一步,彻底隐在石碑的阴影里。他的手缩在袖中,轻轻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玉环,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混乱持续了将近一刻钟,才在更多博士、仆役的合力制止下,勉强平息下来。不少学生衣衫破损,脸上挂彩,兀自怒目相视,喘息不止。庭院内一片狼藉。

几位博士气得脸色铁青,厉声训斥着,下令所有学生各归学舍,不得再聚众喧哗。

人群在一片压抑的愤怒和不安中,开始慢慢散去。郭泰被同伴拉着,依旧回头怒视张钧。贾彪整理着被扯歪的衣冠,面色沉重。张钧则冷笑着,在簇拥下扬长而去。

那个藏在《鲁诗》碑后的青年学子,也混在散去的人流中,低着头,悄无声息地快步离开。

他穿过太学重重的门廊,走出太学大门,却没有走向任何学舍,而是拐进了附近一条僻静的小巷。巷子里,一辆毫不起眼的青布马车静静地停在那里。

青年走到车旁,车窗的帘子掀开一角,露出一张沉静而睿智的脸庞——正是尚书卢植。

青年学子迅速而低声地禀报了几句,将太学内激烈辩论的各方观点、主要人物、以及最后爆发冲突的情形,简洁清晰地叙述了一遍。

卢植静静地听着,目光深邃,手指轻轻敲打着车窗框。

“知道了。”听完之后,卢植只说了三个字,帘子随之落下。

青年学子如同完成了任务的影子,立刻转身,消失在巷子的另一头。

马车缓缓启动,驶向南宫方向。

车内的卢植,闭目沉思。太学的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激烈。清流士子的愤怒已被彻底点燃,但其中激进的冒险倾向也显而易见。而阉党的反扑,已然开始利用像张钧这样的太学生进行搅局和构陷。

陛下所期望的“舆论鼎沸”已然达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接下来,该如何引导这把双刃剑,将其锋芒精准地对准真正的目标,而不至于伤及自身,甚至引发更大的动荡?

卢植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从袖中取出一卷薄薄的、用火漆密封的简牍。

那是陛下通过吕强,秘密交给他的。里面是针对目前天象谶语舆论,精心准备的、基于《白虎通义》君权理论的核心论点。

是时候,将这些“利器”,交给合适的人了。

马车碾过洛阳街道的积雪,发出吱呀的声响,朝着波谲云诡的皇宫驶去。而太学之内,那被强行压下去的沸腾之声,却仿佛仍在空气中隐隐回荡,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