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12章 铜雀衔玦·宫市暗流

建宁元年的腊月,洛阳城头铅云低垂,压得人喘不过气。雪粒子被朔风裹挟着,狠狠抽打在南宫德阳殿厚重的椒泥宫墙上,发出沙沙的碎响,像无数细小的虫豸在啃噬着这煌煌汉室的根基。

殿内却暖如暮春。巨大的青铜兽面炭炉吐着红舌,将沉水香烘得暖融馥郁。十二岁的天子刘宏,裹在一件略显宽大的玄色貂裘里,蜷缩在御榻深处,手里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白玉璇玑佩,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上面繁复的星图纹路。龙涎香的气息混杂着地龙蒸腾上来的暖意,熏得人头脑昏沉。他垂着眼睑,长睫在眼下投出小片阴影,掩住了眸底深处不属于这具稚嫩躯壳的冰寒与警惕。

殿门无声地滑开一条缝,一股凛冽的寒气猛地灌入,吹得殿角的宫灯一阵明灭摇曳。殿内侍立的大小黄门、宫女,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的木偶,齐刷刷地矮了半截身子,屏息垂首。

一个裹着深紫色锦貂大氅的身影,踏着无声的软底宫靴,缓步走了进来。他面皮白净无须,眼袋松弛,嘴角却天然带着一丝上翘的弧度,仿佛永远含着一抹谦恭的笑意。正是权倾朝野的中常侍曹节。他身后跟着两名低眉顺眼的小黄门,合力抬着一件被金红色锦缎严密覆盖的物事。

“老奴曹节,叩见陛下。陛下长乐未央。”曹节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温和平顺,在空旷的大殿里清晰可闻。他撩起锦袍下摆,动作标准流畅地行了大礼,额头轻触冰凉的金砖。

御榻上的刘宏像是被这声音惊扰了清梦,懵懵懂懂地抬起头,小脸上带着孩童特有的、尚未完全清醒的迷糊。他揉了揉眼睛,视线茫然地扫过殿中匍匐的身影,最终定格在曹节身上,嘴角咧开一个毫无心机的笑容,声音带着刚睡醒的软糯:“曹常侍?快起来,地上凉。”

“谢陛下隆恩。”曹节从善如流地起身,脸上那谦卑的笑意更深了几分,几乎要溢出来。他侧身让开,露出身后那件被锦缎覆盖的神秘物件。“今儿个天寒地冻,老奴想着陛下在宫里怕是闷得慌,特寻了个新鲜玩意儿,来给陛下解解闷,添点喜气。”

刘宏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像两颗被骤然点亮的黑曜石。他丢开手中的璇玑佩,那温润的白玉在锦缎上弹跳了两下,滚落到榻角。他手脚并用地从宽大的御榻上爬下来,赤着脚就踩在冰凉的金砖上,几步就蹿到了那覆盖着锦缎的物件前,满脸都是孩童见到新奇玩具时毫不掩饰的兴奋与好奇:“是什么?快让朕瞧瞧!是好吃的点心吗?还是新得的西域宝马小马驹?” 他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作势就要去掀那碍眼的锦缎,动作急切又带着点莽撞。

“哎哟,我的陛下,仔细手凉!”曹节口中惊呼着,动作却是不紧不慢,抢先一步,枯瘦却异常有力的手指稳稳捏住了锦缎的一角,脸上堆着哄孩子般的宠溺笑容,“点心马驹算什么稀罕?陛下请看,这才是真正的祥瑞吉兆!”

话音未落,他手腕一抖,猛地将锦缎掀开!

刹那间,仿佛有一道金光刺破了殿内略显昏沉的光线!

一座微缩的宫殿模型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通体流光溢彩。模型高约三尺,整体以精铜铸就,表面鎏金,在炭火和宫灯的映照下,流淌着一种沉甸甸、晃人眼的富贵气。模型的核心,是一座巍峨耸立的楼阁,飞檐斗拱,层层叠叠,极尽工巧。楼阁之巅,一只神骏非凡的铜雀引颈向天,双翼微张,振翅欲飞。雀身线条流畅,每一片羽毛都錾刻得栩栩如生,在金光中仿佛有了生命。最令人惊异的是雀首上镶嵌的两粒鸽卵大小的红宝石,那红,红得纯粹,红得妖异,如同凝固的鲜血,又似燃烧的炭火,散发着一种摄人心魄的魔力。

整座模型做工之精巧,用料之奢华,穷极想象。金光与血红的宝石光芒交织,霸道地攫取了所有人的视线,连角落里的宫灯都黯然失色。殿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倒吸冷气的声音。那些匍匐在地的宫女、黄门,虽不敢抬头直视御前,眼角余光瞥见这辉煌宝光,身体也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

“陛下,此乃‘金雀祥瑞台’!”曹节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激昂,“此雀乃上古神鸟后裔,口衔天玦,主社稷永固,皇图永昌!老奴遍寻天下能工巧匠,费尽心血,终于寻得此宝,特献于陛下!愿陛下承天之祜,寿与天齐!”

刘宏像是彻底被这金光灿灿、巧夺天工的“玩具”迷住了。他小小的身体猛地向前一扑,几乎整个人都趴在了那冰冷的铜雀台基座上。小手迫不及待地伸出,带着孩童特有的热切和莽撞,直接摸向了雀台最高处那只神气活现的铜雀。

“哇!好漂亮的大鸟!会飞吗?”他口中发出毫无城府的惊叹,手指先是小心翼翼地触碰了一下铜雀冰凉坚硬的尾羽,随即像是被那触感和金光蛊惑,顺着那流畅的曲线一路向上抚去,动作越来越快,越来越用力,似乎想将这金鸟抓在手里把玩。“这红石头真亮!像…像阿母以前藏起来的玛瑙珠!”他的声音充满了天真无邪的欢喜。

曹节脸上的笑容纹丝不动,甚至更温和了些,如同看着自家顽皮的孙辈。他微微上前一步,恰到好处地伸出右手,看似要护住兴奋的小皇帝,免得他失手碰倒这价值连城的祥瑞。

“陛下喜欢就好。此乃祥瑞,轻抚即可,轻抚即可。”他温言劝着,那只保养得宜、指甲修剪得圆润干净的手,却如同铁钳般,无声无息地搭在了刘宏细瘦的右臂上。五指微微收拢,指尖隔着厚实的貂裘衣袖,精准而有力地掐进了皮肉之中!

一股尖锐的、带着警告意味的刺痛,瞬间从臂上传来!

刘宏抚摸着铜雀翅膀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那刺痛尖锐而短暂,却像一盆冰水,瞬间浇熄了他眼底那层刻意营造的狂热。然而,他脸上的表情却像是完全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没有一丝一毫的破绽。他甚至顺势将整个上半身的重量都“倚”在了曹节扶着他的手臂上,仿佛那是唯一的支撑。

“朕知道啦,曹常侍!”他转过头,仰起小脸,对着近在咫尺的曹节露出一个无比灿烂、甚至带着点傻气的笑容。借着身体倾斜和手臂被“扶住”的姿势,他那只原本在铜雀翅膀上抚摸的左手,极其自然地、带着点孩子气的“不小心”,重重地蹭过铜雀高高翘起的华丽尾翎末端!

尾翎上那层厚重的、象征着祥瑞与财富的鎏金,在灯下闪着柔和的光。刘宏的袖口内侧,一块不起眼的、早已准备好的、用薄薄油纸包裹住的松烟墨块,随着他手臂的蹭动,隔着薄薄的油纸,在那光滑的鎏金尾翎上,留下了一道极其细微、颜色深暗、几乎与金器本身阴影融为一体的墨痕!

动作快如电光石火,又自然得如同孩童的笨拙失误。做完这一切,刘宏像是毫无所觉,依旧兴奋地指着铜雀口中衔着的那枚玉玦:“曹常侍,这大鸟叼着的白石头是什么?能吃吗?”

曹节的目光似乎在那道细微的墨痕上飞快地扫过,又似乎完全没有留意。他脸上的笑容依旧和煦如春风,扶着刘宏手臂的力道也恰到好处地松开了些,仿佛刚才那警告性的用力只是无心之失。“陛下说笑了,”他呵呵笑着,声音里带着长辈的纵容,“那是天玦,乃是沟通天地的神物,象征着陛下承天受命,岂是凡俗之物可比?陛下只需知,此玦在此,便是我大汉江山永固之兆!”

“哦……”刘宏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脸上露出一丝困惑,随即又被那金光闪闪的雀台吸引,伸出小手,这次却只敢远远地虚指着雀首的红宝石,“那这个呢?红红的,像火一样!朕喜欢这个!”

“此乃西域火精宝石,采日月光华,万年不熄,正是祥瑞之眼,护佑陛下龙目如炬,洞烛万里!”曹节的声音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

殿内暖意融融,炭火噼啪。金光映照着曹节谦卑笑容下深不见底的眼眸,也映照着刘宏那张写满天真与好奇、却无人能窥见其下惊涛骇浪的小脸。

夜色如墨,沉甸甸地覆盖着整个洛阳宫城。白日里喧嚣的德阳殿早已沉寂,巨大的殿宇在黑暗中只剩下一个模糊而威严的轮廓,如同蛰伏的巨兽。

偏殿一隅,窗棂紧闭,厚厚的锦帘隔绝了外界所有的窥探。一盏造型古朴的青铜雁鱼灯孤零零地立在宽大的紫檀木书案上,豆大的火焰在雁鱼口中跳跃着,散发出昏黄而稳定的光芒,勉强驱散着案前一隅的黑暗,将少年天子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身后冰冷的宫墙上。

白日里德阳殿中那个天真烂漫、被金光铜雀迷得神魂颠倒的小皇帝,此刻像是换了一个人。貂裘早已褪下,只穿着一件素色的深衣。他脊背挺得笔直,端坐于案前,稚嫩的面孔在摇曳的灯火下半明半暗,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眸里,再无半分孩童的懵懂,只剩下幽潭般的沉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仿佛能穿透眼前的黑暗,看透人心最隐秘的角落。

书案上,白日里那枚被刘宏“不小心”在铜雀金翎上蹭过墨痕的松烟墨块,此刻正静静地躺在那里,旁边是一小张裁剪得极其规整的、质地坚韧细腻的桑皮纸。墨块上的油纸已被小心剥开,露出乌黑润泽的本体。

刘宏伸出两根手指,小心翼翼地将那块小小的墨块拈起。指尖冰凉,动作却异常沉稳。他微微倾斜墨块,让那沾染了鎏金粉末的侧面,对准了桑皮纸光滑的纸面。

他的另一只手,拿起了一柄极其精巧、薄如柳叶、寒光闪闪的银质小刀。这刀不过寸许长,与其说是刀,不如说是一片打磨得极锋利的金属薄片,柄部缠绕着细细的丝线,便于拿捏。

昏黄的灯光下,刀锋贴近墨块沾染金粉的边缘。刘宏屏住了呼吸,手腕稳如磐石,没有一丝一毫的颤抖。他控制着极其微小的力道,用那薄如蝉翼的刀尖,像最耐心的工匠在雕琢最精微的玉器,开始轻轻地刮削。

细微到几乎听不见的“沙沙”声在寂静的殿中响起。银刀刮过墨块表面,一层混合着乌黑墨粉与极细碎金色颗粒的粉末,如同被驯服的流沙,均匀地、薄薄地洒落在下方洁白的桑皮纸上。乌黑是墨的本色,而其中掺杂的那些细碎金芒,在灯火的映照下,如同黑夜中散落的星尘,闪烁着神秘而诱人的光泽。

他刮得极其专注,极其缓慢。每一次下刀都小心翼翼,确保只带走最表层沾染了金粉的墨屑。刀尖在墨块上移动,如同在探寻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额角有细微的汗珠沁出,沿着他尚显稚嫩的鬓角滑落,他也浑然不觉。所有的精神,都凝聚在那一点寒芒与那片不断扩大的、混合着黑金粉末的痕迹之上。

时间在无声的刮削中悄然流逝。不知过了多久,那墨块上沾染了金粉的一侧,终于被彻底刮去了一层。而桑皮纸上,则留下了一小撮混合着墨粉与金粉的粉末,在灯下泛着奇异的哑光。

刘宏放下银刀,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他伸出指尖,极其小心地捻起一小撮粉末,凑到灯下细看。墨粉与金粉早已在刮削过程中混为一体,不分彼此。

就是它了。

他拿起案头一只小小的白玉杵,一端是平整的研磨面。他将那撮黑金粉末移到一方掌心大小的、温润细腻的澄泥砚上。然后,拿起一个小小的琉璃瓶,拔开塞子,往砚中极其吝啬地滴入了两滴清水。

水滴在澄泥砚面上晕开,迅速被干燥的砚体吸收,只留下两小片深色的湿痕。

刘宏用玉杵的研磨面,轻轻压住那撮黑金粉末,开始沿着一个方向,缓慢而坚定地研磨起来。玉杵与澄泥砚摩擦,发出细微均匀的“沙沙”声。随着他的动作,粉末渐渐被润湿,与水、与砚体发生着奇妙的反应。那乌黑的墨粉开始溶解,而那细碎的金粉颗粒,则被墨汁包裹着,在玉杵的碾压下,一点一点地碎裂、延展……

研磨的过程持续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当刘宏停下动作时,澄泥砚的中心,出现了一小滩浓稠如墨、却又泛着奇异金属光泽的墨汁。这墨汁比寻常的墨更黑,更沉,仿佛能吸收所有的光线,而其中星星点点的金芒,又像是被囚禁在深渊里的星辰,不甘地闪烁着。

成了。

刘宏放下玉杵,取过一支笔锋极细、以紫毫精心制成的狼毫小楷笔。他执笔的手稳如泰山,蘸取了砚台中那特制的、闪烁着金星的墨汁。

笔尖饱含墨汁,沉甸甸的。

他将白日里曹节献上铜雀台时,小黄门高声宣读的那份华丽贺表——上面用词藻堆砌着祥瑞、天命、忠心,此刻正被随意地摊开在书案一角——轻轻推开。露出了贺表下面,一本看似普通、封面没有任何标识的簿册。

簿册的纸张略显粗糙,颜色微黄,正是宫中记录日常用度、最不起眼的那种流水账簿。

笔尖落下,无声无息。

刘宏的目光锐利如鹰隼,穿透了这簿册表面记录的柴米油盐、鸡毛蒜皮。他落笔之处,并非账簿上原有的任何一行文字之上,而是极其精准地,落在了那些文字之间狭窄的空白处!

狼毫细笔如同拥有了生命,在纸页的空白间隙中灵活地游走。那闪烁着金星的墨汁,在粗糙的纸面上留下清晰而内敛的痕迹。刘宏写得飞快,手腕稳定,一行行细小却力透纸背的字迹,如同无形的刻刀,深深地嵌入纸页的肌理:

“建宁元年,冬,腊月望日。曹节献金雀台。耗铜八百斤(市价三千钱\/斤),金箔四十斤(市价万钱\/斤),红精石二枚(估五万钱\/枚),匠作工费(估十万钱)…粗计,耗资逾四百万钱。”

“宫市月税,明录三千金(三千万钱),实入库仅八百金(八百万钱)。差额两千二百金,其踪何在?”

“铜雀之金,与税缺之金,可有关联?”

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冰冷的石子,投入刘宏心湖深处,激起无声却汹涌的波澜。那触目惊心的数字对比——明面上的三千金,实际入库的八百金!巨大的差额如同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无声地吞噬着帝国的血液!而眼前这座金光灿灿、耗费巨万的铜雀台,它的每一寸辉煌,似乎都散发着那“失踪”金子的冰冷气息!

当最后一个问号的最后一笔落下,笔锋在纸面留下一个凝重而尖锐的顿点。刘宏缓缓搁下了笔。那支细小的紫毫笔,此刻仿佛重若千钧。他凝视着账簿空白处那几行在昏灯下泛着幽微金星的墨字,眼神深不见底,如同两口冰封的寒潭。小小的身体里,一股混杂着震怒、冰冷与彻骨杀意的暗流,在无声地奔涌、咆哮。

就在这时!

“喀啦!”

一声极其轻微、却异常清晰的脆响,如同冰面碎裂的声音,毫无征兆地从头顶的殿宇深处传来!在死寂的夜里,这声音如同惊雷!

刘宏全身的肌肉瞬间绷紧,如同受惊的猎豹!他猛地抬头,幽深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利箭,穿透殿内的黑暗,死死钉向声音的来源——殿顶那覆盖着厚重琉璃瓦的屋檐!

灯火摇曳,将他骤然警惕的身影,巨大而扭曲地投射在冰冷的宫墙上,如同苏醒的幼龙,张开了无形的鳞爪。

殿外,寒风呜咽依旧。雪粒子不知何时已变成了鹅毛大雪,无声地覆盖着宫阙万间,也将那刚刚响起的、如同鬼魅般的瓦片轻响,彻底埋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